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07黄国贞
黄国贞
微课是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其自身具有短小精悍、生动灵活、针对性强、反复使用、内容丰富等特点,被普遍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有实践研究表明,将微课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不仅可激起学生探究语文知识的兴趣,而且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增强教学有效性。本文就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一、借助微课,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普遍对生动、有趣的事物具有很强的探究热情。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最大限度激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而微课自身就具有新颖与有趣的特点,较好地迎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可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
因此,在初中语文微课教学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各类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恰当选择有趣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出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能真切体会到学习是一种有趣的、快乐的过程。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三峡》一课时,教师就可用微课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事先录制好的与长江三峡壮丽景色有关的视频给学生,使得学生在用视觉与听觉感知、欣赏景色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对三峡美景的情感,从而使得他们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中,最终明显优化教学质量。
二、借助微课,优化学生预习质量
课前预习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学生预习质量的高低对整个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产生直接影响,为学生制作出更科学、更恰当的课前预习方案,从而使得学生有针对性与目的性地做好新課预习工作,最终能明确新课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并将自己存在疑惑的知识点记录下来,以便在正式教学中有目的性地听课与提问。
比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三颗枸杞豆》一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是“通过课文中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精准分析三叔的性格特点”,这也是新课预习的关键内容。因此,教师用微课设计预习活动的过程中,应将下列几个问题录制到微课视频中:“找出课文中三叔的语言内容,这些内容说明了三叔的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与三叔动作有关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能看出三叔的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描写三叔神态的句子,透过这些句子可表现出三叔的什么特点?”通过上述几个问题的提示,可指导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预习活动,使得他们更好地把握课文要点。
三、借助微课,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语文知识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仅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还有丰富的人文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充分利用微课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特点,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辅助材料录制到微课视频中,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使得这些素材能帮助学生更加合理地理解课文的意思与主旨,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沁园春·雪》这篇课文的时候,由于该作品是毛泽东主席在1936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在陕北登上海拔千米的雪原上观察地形时,面对辽阔的大地,内心豪情激荡,写下了这一作品。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经历尚浅,再加上时代的变迁,他们很难理解当时作者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进行创造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事先把作品创作时的国内外形式、毛主席的经历等材料录制到微课中,在恰当的教学环节播放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蕴含在作品字里行间中的自豪及爱国之情,最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要义。
四、借助微课,增强课后巩固效果
课后巩固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延续,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途径。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后训练作业的布置与完成效果,以推动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能力、习惯及兴趣上的差异,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不尽相同,而须要巩固的知识点也有较大差异。如果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布置统一作业的形式,就缺乏针对性,不利于效果的提升。
因此,教师应依据各类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制订差异化的课后训练题目,用微课的形式发布在一定的平台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从而巩固训练时间,并可优化课后巩固效果。比如,在学习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晏子使楚》一课时,教师就可为各类学生布置差异化的课后作业,使得他们都能自主选择到能帮助自己查漏补缺的训练题目。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将其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可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可优化课前预习效果,可降低学习难度,可提高课后巩固质量。因此,教师应深入探究、大胆创新微课的应用方法,以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西场初中(2266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