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本真 创设生态课堂
2018-03-07虞玉萍��
虞玉萍��
生态语文教育观强调语文教学应当摆脱“教师死板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转而尊重学生主体,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确保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个性成长。那么,具体落实到初中诗歌教学上,语文教师应当如何构建起生态化的课堂教学呢?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就此展开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诗歌课堂生态化的内涵
在生态的诗歌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拥有学习的绝对主动权,他们或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探究,实现对所学诗歌的深刻理解;教师也不再是照抄照搬教辅资料,而是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具体知识点的教学。概括而言,生态化的诗歌课堂处处涌现着“生动、生长、生活、生命、生成”的智慧火花。
二、诗歌课堂生态化的策略
1.生动、生长
所谓“生动”,即指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认真思考、积极探究的学习状态。而“生长”则是指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成长。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立足于“生动”追求最终的“生长”,学生反响异常良好。
以下是笔者教授《再别康桥》时的一个片段:
师:《再别康桥》是我国诗人徐志摩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作者将题目定为“再别康桥”有何含义呢?
生1: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再”有“第二次”的意思,诗人将题目定为“再别康桥”是不是在表明他这是第二次离开康桥呢?
生2:我不同意你这个说法。我查过相关资料,徐志摩于1921年第一次来到康桥,之后于1922年離开,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康桥,再会吧》以作纪念。1925年徐志摩第二次来到康桥,在前来的途中他写下了《我所知道的康桥》以抒发内心的情感,随后再次离开。《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这是诗人第三次离开康桥时的抒情之作。
(其他学生纷纷报以热烈掌声。)
师:从生2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康桥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每次离开康桥或者前往康桥时都会抒发自己内心对于康桥的真挚情感。那么,面对再一次的离别,诗人内心会有哪些情绪涌动呢?
生3:我认为是依依不舍、留恋万分。
师:大家同意这位学生的观点吗?
生齐:同意。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诗歌学习的探究氛围日渐浓厚,学生也从中获得了诸多收获:了解到创作背景之于诗歌的重要意义、探究诗歌应当立足于整个诗歌的创作背景……这充分证明了生态诗歌教学中,“生动”之于“生长”的积极意义。
2.生活、生命
所谓“生活”即是指语文教学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同他们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所谓的“让生活之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学生语文学习的海洋”便是这个道理。生活化的教学往往能加深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至于“生命”则是指语文教学要时刻体现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理念,在融洽、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生命价值观。
可以说,在生态的诗歌课堂中,“生活”是“生命”的前提,而“生命”则是“生活”的最终归宿。笔者在《七律·长征》的教学实践中就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以下是具体的教学片段:
师:见到“长征”这两个字,大家脑海中会浮现什么?
生1:翻越雪山。
生2:跨过草地。
生3:物资匮乏,吃不饱穿不暖。
师:是的,长征期间的条件非常艰苦。假如是你,面对这种严峻的环境,大家会怎么做呢?请结合现实生活经历回答。
生4:很可能就放弃了,吃不饱穿不暖简直没法想象。
生5:我也很可能会放弃,我可翻不了雪山,寒冷的冬天要不是上学,连门都不想出。
师:大家的回答很幽默,但是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面对艰苦的条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自己不能战胜长征。并将其中的一项项障碍看作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可是,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却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的眼里,红军战士意志刚强,万水千山之于他们都是平平常常的事物。绵延的五岭之于他们是微微的波浪,恢宏的乌蒙山也只是小小的泥丸……这是一种多么乐观、多么豁达、多么豪情壮志的心理啊!对比一下,之前那些同学的视野未免有些狭隘了。不知道大家从这一番描述中,又学到了什么呢?
生6:待人处事要积极乐观。
生7:要有一番壮志凌云之情绪。
生8:要坚信“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
至此,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诗歌教学使得学生对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这恰恰正是《七律·长征》这一经典诗歌教学的出发点所在。很好地实现了生态诗歌课堂教学下“生活”与“生命”的有机统一。
3.生成
生态课堂提倡尊重课堂生成,并鼓励教师立足这些生成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笔者在诗歌的课堂教学中也会格外注重将生成资源有效地纳入到教学之中,最终促使诗歌生态课堂处处闪耀着精彩的光芒。
如,在教学《生活是多么广阔》这一现代诗歌时,笔者正在带领学生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突然一名学生大声提问道:“老师,诗人‘去歌咏队‘去演戏‘去高山滑雪‘去星光下露宿……这些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讲并不现实啊,这是不是说明我们没有必要再学习这首诗了呢,反正他的内容也与现实不符。”突然出现如此不“和谐”的声音,笔者也是心里一慌,但随即马上稳住了心绪。“这名学生的观点代表了他的真实想法,对于这种大胆发言的勇气老师首先要给予肯定与激励。但是,我们究竟还有无必要学习这首现代诗呢?老师认为应当率先认真分析这一诗歌的创作背景及情感内涵。
《生活是多么广阔》写于1942年,当时诗人身处延安。当时,国民党长期对延安实施全面经济封锁,致使延安地区的物质极为匮乏,人们的基本生活难以维持。为了鼓舞人们重新焕发对生活的热爱,也为了抒发自己对革命新生活的热爱,诗人写下了这首诗歌。诚然,像刚才那位学生讲的那样,诗人在诗作中所列举的一些例子并不十分契合我们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有必要对其进行学习。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敏感度逐渐下降,更有不少身处青春年华的初中生抱怨‘生活无趣,相信通过学习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大家能从中理解什么是生活?怎样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进而从作者热爱生活的态度中学会如何热爱生活。这才是本诗歌学习的最大价值意义所在……如此,不仅巧妙化解了学生的质疑,同时,在充分利用这一生成资源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把握了《生活是多么广阔》这一诗歌的精髓与内涵。
由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生动、生长、生活、生命、生成”这“五生”原则,才能在建构生态诗歌课堂的同时,真正让诗歌教学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215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