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感受散文的艺术魅力
2018-03-07吴秀菊
吴秀菊
新课改以来,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核心。初中生已经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能够欣赏一般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学除了要让他们掌握并学会运用基本的语言知识外,还要着重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的编排设计也正朝着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方向发展,在6本语文教材中,散文占了很大比例,约有8个单元。
那么,何谓散文?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散文,仅指狭义的散文,即文艺性散文。它包括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散文是一帧帧多视角的风景,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这三种不同类别的散文,教师要把握其特性,区别其内涵,让学生能够从不一样的散文类型中品味到不一样的文学魅力,挖掘出不一样的文学价值。
一、叙事与情感结合
散文是作者自己独特感受的文本体现,它以抒写自我的特性以及自我情感为主,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无论是以第几人称来写都带有极强的自叙性。叙事性散文虽不及抒情性散文那般“直抒胸臆”,但它仍是以“抒情”为主,以“叙事”为辅,如《老王》《背影》《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信客》等文。在这一类散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对文章情感以及作者本人所要传达的感受上,而不是将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分析上。在叙事性散文的学习中,不少学生不能准确区分小说与叙事性散文,无法找到两者之间明朗的界限,这就是对叙事性散文的理解与把握有偏差的结果。
如叙事性散文《老王》的教学。在这篇散文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心放在“老王”这一人物形象上,从文中的叙述来分析老王的性格、社会地位等,进而分析作者对老王的情感,最后将思想延伸至社会的角度,分析社会上的各种“老王”。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突出《老王》作为散文的艺术魅力,学生更倾向于把它理解成一篇小说而不是散文。要想带学生深度领悟《老王》作为一篇散文的艺术价值,就必须从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
这篇散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正是杨绛和钱钟书夫妇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历,短短的一篇作品将十年浩劫的惨痛经历化作一汪静水,于浅淡平实中娓娓道来。杨绛将情绪隐于文字之中,看似朴素叙事却蕴含着巨大的表现力和深重的人文关怀。《老王》虽然描写的是一个普通的劳动人民,但是作者更多的情绪隐藏在“老王”身后,可以说这个“老王”正是作者自身的化身。作者通过回忆“老王”来阐述自己的生活感悟和人生体验,如果单纯地把这篇作品看作是对故人的回忆,无疑是降低了这篇作品的格调,忽视了作品背后的情绪。
在分析这类具有历史背景的叙事性散文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简单介绍作者成文的背景。很多在学生看来艰涩难懂的语言,或是莫名其妙的情绪,只要理解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就都迎刃而解了。散文是一种比诗歌更为接近作者写作意图的文体,是文学大家们共同爱好的、可以直抒胸臆的文体方式。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探讨和体味深度情感和隐藏情绪的能力,教师在进行这类散文的教学时,有必要让学生从作者的经历、人生境遇以及社会大环境等客观角度来揣摩作者写作时的心态,通过表象看透写作意图。
还是以《老王》这篇作品为例,作者杨绛的文风就是平淡温和,看似毫无跌宕,实际暗流缱绻。学生在品读这样一篇作品的时候,可以从作者的文风形成原因入手,先自行讨论,然后可以和其他同时期的作者进行对比,这一时期的作者多数在描述自身经历的时候都非常平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这种平静之下的情绪涌动进行深入发掘。散文的魅力就在于其看似无意却又能将作者情感融合其中,不管是记叙了什么样的故事,作者的意图绝不是简单的描述和记录。一个作家的性格和经历,多多少少都会渗透在作品当中。只要愿意耐心寻找和体察,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可以让学生回味一生。
二、理性与趣味共存
一篇议论性散文是否有理趣,在于它是否包含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和深刻见解。只有包含着作者对社会人生深入和睿智的思考的散文才谓之好散文。正如杜牧所说:“文以意为主”“是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智慧的火花和理性的思考是建立在至真至性的情思之上的,只有經历过深入探究和思考过的散文才能呈现出独特的理趣美。虽然初中生的逻辑性思维还有待于培养和提高,但这个时候学习近现代作家的议论性为主的散文,已经可以提取出自己独特的认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敬畏自然》《谈生命》等这类散文的时候,不要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知识堆砌出来的作品,学生应该掌握的也远远不是一些技术性知识,而是对于全文有宏观的正确的方向性把握。
下面以八年级下册的《敬畏自然》这篇议论性散文为例重点说明。以往有些教师在面对这样的作品时,往往将作品剖析得“支离破碎”,这对于学生体会其中的议论着眼点并没有太大好处。教师在分析课文之前,可以先给学生们介绍作者。作者严春友是中国现代颇具知名度的一位哲学家,对于人和宇宙、自然的关系有很多哲学性的论著,其中不乏语言轻松活泼、内容深刻的文学作品。
在《敬畏自然》这篇作品中,严春友将自己对于“人类”和“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通过拟人和比喻的形式描写出来。不再认为人类有能力征服自然,而是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是自然的产物,是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这种观点对于初中生来说,不仅可以产生思想上的撞击,还容易引导学生进入到朴素的哲学思考中来。写作语言平实质朴又不失趣味,正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课文是节选,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己找到原文阅读,到课堂上说一说自己读完删节部分的感受。
我们常说,很多时候新思想、新科技无法走入人群的原因就是无法沟通,正所谓“鸡同鸭讲”,读者不明白作者一堆掉书袋的目的,作者也苦恼读者不理解而无从下手。探讨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作为一篇宣讲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科普性作品,写作语气虽显直白,又不乏调侃,这样可以让读者在体会作者语言幽默趣味的时候不知不觉接受其观点。作者严春友非常清楚,要达到传播科普知识和传递思想的写作目的,就必须得到普通读者的关注和理解。理性的科学思维和追求理解认同的口语化写作方式相结合,正是这篇科普文的魅力所在,也是除了科学内容之外值得学生学习的写作方法。endprint
所以教师在讲解这篇作品时不妨请学生试着结合它的中心,分析和讨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围绕课文的科学思想和写作方式展开不同方向的辩论和探讨,这对于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提升学生的哲学品位以及掌握新途径的写作方式都会有更好的帮助。
另外,课余时间可以让学生用这种口吻和方式来描述一项自己喜欢的学科,接近生活的可以有英语学习、数学训练,如果有的学生喜欢生物、机械等其他科目,也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写作,老学究式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知识传递的需求,科技时代要吸引潜在人群关注自己的思想,必要的推销手段绝不能少,让学生明白在面对不同性质的人群时,该如何推广自己。这些对于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项须要用一生去学习的本领。
三、抒情与理性融合
新课改对于课堂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把教学重点从逐字逐句地分析作品转移到从整体上领悟感受作品情感、作者情绪上来,并能通过理性的分析来找到作品的内涵。
对于抒情性散文,以往的教学都是不断地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词句之间的含义和关系,现在的语文课堂应该更注重作品整体把握的能力。对于课本中的抒情性散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感性欣赏的基础之上,同时理性地分析作品,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和情绪体现。这类散文最能体现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作品浓浓的抒情意味中有着极强的自我情感寄托,作者往往托物言志,在作品中所描绘的景与物,所遇到的人和事,可以说都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反应,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容易进入分析课文的误区,教师在指导情感强烈的作品的时候,不妨将学生带到室外,去体会真实的自然、社会和人文。
七年级上册的《春》就是这类散文的一个代表,《春》虽然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被讲解和分析得已经十分透彻。但是作为一篇优质散文,我们对它的解读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进行。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难懂的教条或是哲理深厚的文言文尚且如此,文从字顺的现代文更不用说了。正像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一样,散文也是一种世界语言,它有着音乐般的音符和旋律。散文的阅读没有过高的技术难度,学生可以先跟随朗读示范,通过散文音乐般的语言来体会作品的情绪,教师对这样一篇作品先不要急于解释和讲解,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春”的到来。
初中生想要对这篇散文有自己的见解,可以先自己熟读课文,这篇作品完全可以通过朗读来实现学习目的。虽然课文教学可能出现在9月份,那时春天已经过去了,但是对于厦门这个特殊地区来说,9月的校园依然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到花园中去上课,学生依然可以感受到如春天般的气息。或者,教师也可以把体会的任务留到第二年春天,学习讲究的就是融会贯通和连续绵延,并不存在耽误以后功课的问题。教师先在课堂上针对作品的某个段落,进行朗诵竞赛,让学生自己评选最喜欢的情感抒发方式,并说出为什么这样的朗读最能吸引人。当然,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兴趣指向各有不同,不能强迫学生接受某一种方式和口吻,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和疏通,让学生能够有明确的自主意识。
对于已经被研究透彻的散文大家的作品,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很容易落入窠臼。既想有自己的观点,又怕错误地引导学生而造成知识点的谬误,所以,对于这部分的学习,我一直主张另辟蹊径:朗诵的前提就是掌握作品基调,初中生要在初中三年接触很多散文,能够在第一时间分辨出散文类型和特质,这是深入学习的感性能力,很多学生文学直觉很好,可以不需要技术分析来达到区分的目的,教师要保护和认可这种能力。对于既有直觉又愿意朗诵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不同类型的作品中体会其中细微的情感变化。
学生在学完《春》之后还要学习《济南的冬天》《吆喝》以及《那树》等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不同,写作目的不同,年代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表达的都是作者的情感,作者真正要说的东西都包含在字里行间。朗诵是非常容易找到其中隐含意思的最直观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感性认知了解。如果真的把一篇情感丰富、意境悠远的散文给肢解成层次分明的标本,那才真的是焚琴煮鹤了。
总之,通过对不同类型散文的学习,初中生的文学素养应该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对于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宗旨,边整理边积累,课改的过程都是艰难的,作为一线教师要迎难而上,真正把课改落到实处。在保证课标要求的前提下,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来欣赏散文作品、体会散文作品的深层内涵,不再受制于既定框架。提高散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散文的节奏美与艺术美,将散文的情感带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培养学生感同身受的能力、感性直观的综合文学素养以及艺术情趣。
这样的方式需要长期坚持,散文教学应该跟随作者的脚步和思维,慢慢进入到作品的情绪氛围中,这样写出的感想和认识,才有着丰富的血肉和真实的情感。作品经过这样的解读和认可,才有可能将其原貌真正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找到开启散文学习的法门。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361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