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层老师的心声:学校不能缺失文化
2018-03-07王季
王季
以前,农村人常常把学校老师称为“先生”,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称谓,饱含着对担当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崇高使命的教师职业的尊敬和爱戴,这种感恩之情既是乡村文明的星星之火,也是乡村教育的重要根基。而今,市场经济意识的熏陶和急功近利环境的污染导致基层对教师的“尊重”逊色了不少。不仅如此,时不时被媒体所披露的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学生校服采购乱象、学前教育重视不够、留守儿童问题、辍学率居高不下、教师良莠不齐等问题比比皆是,经常把教师和学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作为多年来一直浸润在书香的农村学校教师,本人认为我国农村教育整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学校硬件建设方面尽管还有一些问题,但是,最为缺失的不是硬件,而是文化的灵魂找不到了。学校教室可以简陋一点、破败一点,仪器、图书馆、实验室、微機室可以不达标,但绝对不能缺少留得住孩子的好文化、好精神,缺失了校园文化,就好像失去了灵魂,没有了对文化的传承,这让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老师们情何以堪!
一、校园文化在改革风浪中摇摆缺失
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导致经济要素与交易方式渗透到了农村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本该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居然成为了一座“文化孤岛”,学校变成了考试分数、升学率等量化指标所左右的竞技场,校园文化情怀与传承精神长期没有受到关注而在无奈与不安中丧失了应有的地位。这种情形下,校园在某些方面渐渐演变成权力寻租、利益寻租的场所,教师们也任人指点而无所适从,导致学校内部文化缺失和价值观混乱,只能受困于操作层面上的改良。在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学校,随时可能因为政策的改变、利益的驱使和量化考核的介入而迷失方向,顺应利益格局的变化成了学校生存的基本条件。静心而论,通常可以将校园文化分为显性文化和隐形文化,两者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的整体。显性文化指一切可见可触摸的文化元素,经常以物化形式存在,例如教室的布置,走道的标语、警示牌,墙壁的装饰等。这种显性文化对于美化亮化校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是校园文化的全部。而隐形文化是指长期浸泡、浸润、浸染在师生内心而形成的一个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由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心理素养、传统习惯以及三风(校风、教风、学风)等构成,隐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区分校与校办学水平的本质所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建设好隐形文化,但在实践中,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只重视显性文化建设。漂亮的楼房,崭新的课桌,各种标语、警示牌、宣传画、孔子雕像一应俱全,绿化美化工程也毫不懈怠。这些物化的校园文化为师生工作、学习提供了理想场所,自然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学校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些物质元素无论多精美漂亮也掩盖不了大部分师生不知道“校训”是什么、不会唱校歌的事实,更掩盖不了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差、文明素养低、缺乏理想信念的现状,部分教师把教书视为职业甚至是副业,而不是事业,这不能不引起有关各方的关注。
二、校园文化为什么会迷失方向
为什么在全社会都强调文化建设与价值观培植的环境下,基层学校文化尤其是隐形文化则渐渐迷失而没有及时引起人们关注呢?我认为原因主要归于三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到位,急功近利的信念已经让人们完全沉醉于那些眼前能看得见的短期行为和经济得失,而狭隘的校园文化观念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可见”“可感知”的显性校园文化建设,无视隐形文化的存在。
二是评价不科学,许多考核只重视短期化的指标,而没有认知到隐含于其深处的精髓所在,显性文化建设简单易行,见效快,只要肯花钱,短期即可显现出成绩,而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则需要若干年甚至几十年的培育和积淀。
三是社会负能量影响,社会现实中的各种负面因素渗透和影响着学校,显性文化可见、可感知,是工作成绩的象征,无论是社会人士还是上级部门都能在第一印象上给个高分,而隐形文化就不一样了,只有久居校园的师生才能暗闻其芳。
三、基层学校的文化重构与传统承接
一个学校缺失了精神文化是可悲的,也是可怕的,带给孩子的是精神的浮躁和荒芜,培养的学生有知识没灵魂、有成绩没文化,带给教师的是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导致教育功利化思想严重、“无利不起早”现象较为普遍。一所学校办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从师生的言谈举止中能看出学校风格、学校文化,学校的师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成为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积渐体验、躬行实践——以丰富的体验沐浴人类文明的光辉;和而不同、持正守方——以平等的交流达成多元文化的和谐。这应该成为我们基层学校始终不变的追求与准则。那么怎样培育健全的校园文化呢?在此提出以下策略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步伐:
第一,正确认识显性文化与隐形文化的关系。我们强调隐形文化的重要性,并不排斥显性文化的功能和地位。两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显性文化是隐形文化的载体,学校的治学理念、办学宗旨、价值观念以及制度规范必然以显性文化的形式出现。隐形文化是显性文化的精神所在,它为显性文化提供了深远而持久的文化方向和内容,一个学校能走多远、一个学生能走多远,主要取决于这种隐形文化的沉淀与深厚。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显性文化的发展,让每一面墙、每一个标语变成“说教者”,时刻提醒学生。另一方面,上下左右都应该更加注重让精神层面的东西穿透物体表面,深入人心,落实在行动中,贯穿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上。
第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形成制度约束与诱导行为良性化。制度与文化的有机统一,需要以制度的形式彰显学校的文化底蕴。因而,它既具有育人性,又具有管理性,既要实现教育人、塑造人的目标,又要具有约束规范师生行为的目的。那么,制度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就是把融入在制度中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变成师生自觉的行为习惯,实现由制度的约束功能升华为文化的塑造功能。因而,在制度建设中必须把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以及校训等融入制度中,使制度不再冰冷而缺乏灵魂,确保制度能够独具特色,具有一致认同感的行为规范。
第三,文化建设要“校本化”。部分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搞形式主义,为搞文化而搞文化,照搬照抄,严重脱离实际,因而也就丧失了生命力。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理应具有文明的价值追求即要实现的理想,又应具有本校特色,而不应该是千篇一律,别人搞什么,自己也搞什么,只有模仿,没有个性。比如,在建设“秩序校园”之下,以校园的整洁有序、师生言行的规范得体来增进师生的心理安全感;而面对学校基础薄弱、信息闭塞、教师成长受到束缚等瓶颈,让老师们积极参与、敢于尝试、大胆交流、学会批判和尊重、学会反思和感悟比纯功利的精英培养模式更实在、更管用。因此,“积渐体验、和而不同”核心理念应该提炼和内化为教师和学生共享的主流价值观。
总之,一个学校的硬件是躯体,文化是灵魂。校园文化的厚度决定了孩子们人生征程中所能跨越的高度。唯有如此,我们的基层学校才能真正重现快乐和谐、传授知识、风清气正的辉煌景象。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南郑县阳春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