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泊桑小说的社会价值
——以《我的叔叔于勒》和《项链》为例

2018-03-07王莉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我的叔叔于勒玛蒂尔莫泊桑

王莉君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其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而倍受推崇,19世纪法国优秀的作家莫泊桑,以炉火纯青的艺术手法,如椽巨笔,不仅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更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鲜活的法国社会画卷,成为深入了解法国风情和市民生活的绝佳切入点。本文以莫泊桑创作的《我的叔叔于勒》(1883年)和《项链》(1884年)两篇小说为研究文本,尝试用一种全新的角度来分析小说,进一步挖掘出深藏其中的社会内涵,体味出莫泊桑小说伟大的社会意义。

1 特殊时代造成鲜明的阶级差别

19世纪80年代,法国从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特别是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工业速度变缓,大资产阶级在国内加紧剥削,部分小资产阶级破产沦为靠微薄薪水维持生活的城市平民,对外加强掠夺海外殖民地,搜刮大量财富,这样,资产集中到大资本家手里,社会贫富差距变大。莫泊桑的两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项链》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展开的,小说关于时代背景介绍,着墨不多,却是辞简意赅,有着无限丰富的时代气息。

莫泊桑独具匠心,《项链》一文中,通过渲染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白日梦,细腻而又生动地描述大资产阶级衣食住行的奢华。上层社会的家是这样子的:“接待室蒙着东方的帷幕,点着青铜的高脚灯盏,身穿短裤子的高个儿侍应生听候指使,热烘烘的空气暖炉。”食物是昂贵的:“肉色粉红的鲈鱼和松鸡翅膀”。丢项链之前的玛蒂尔德还是小资产阶级,居室是“寒伧的房屋,粗糙的墙壁,陈旧的家具。”,肉汤已是美味,女主人公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珠宝首饰。后来,借了高利贷的她成了社会最底层的女子,“挽着篮子走到蔬菜店里、杂货店里和肉店里讲价钱、去挨骂,极力一个铜元一个铜元地去防护那点可怜的零钱。”莫泊桑巧妙地地展现了19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上层阶级和下层社会天壤之别的生活状态。

《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年轻时“行为不正,糟蹋钱。”,“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19世纪中叶北美洲的纽约还只是英国辖下的殖民地,是冒险者的天堂,不少法国人怀揣一夜暴富的梦想到海外殖民地赚钱。而法国境内的菲利普先生一家人生活拮据,“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这就是社会平民的生活状况。

2 势利社会导致赤祼的金钱交易

19世纪的法国是大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的垄断社会,他们主导社会的贪奢之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当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就是征服、奴役、掠夺和杀戮。整个法国社会把金钱的多寡和地位的高低作为人际交往的标准,拜金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婚姻是社会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社会关系中,婚姻关系最能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的:资产阶级婚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财产。

《项链》开篇就揭露出婚姻本质:玛蒂尔德“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所以没有陪嫁的资产,没有任何方法使得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因此,“她将就和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结了婚。”丈夫诺瓦栽的家庭条件也相当普通,这就是门当户对。婚后的玛蒂尔德没有一件像样的衣裳,没有一件珠宝首饰。后来,不慎丢失了一条价值四万法郎的金刚钻项链,只能四处借高利贷偿还,过着卑微的生活,用了整整十年的青春和辛苦偿还巨债。莫泊桑之所以开门见山介绍玛蒂尔德的婚姻情况,是因为作者深深懂得这是酿成女主人公悲剧的原因之一就是家庭收入的微薄。

《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有二女一儿,由于菲利普先生挣的钱不多,造成“我大姐那时28岁,二姐26岁。她们老找不着对象,”成为全家都十分发愁的事。两个姐姐之所以成为大龄剩女,是因为没有陪嫁。“终于有一个看中二姐的人上门来了,他是公务员,没有钱。”,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这个青年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金钱一下子就成为婚姻的催化剂。求婚是因为女友家有个有钱的叔叔,菲利普夫妇也心知肚明,因此,当他们在轮船上与落魄的于勒相遇,菲利普先生“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菲利普太太决定“把孩子领开,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菲利普为了成全女儿的婚姻,不能和穷困潦倒的于勒相认,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们不能置身现实之外,对菲利普夫妇进行道德批判。两部小说人物的婚姻是当时法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就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等级门第、政治利益、金钱和利害关系为基础的婚姻制度。”

3 温饱家庭酿成冷酷的亲情关系

家庭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和群体形式,是在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情是指有血缘关系或由婚姻关系形成的美好情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亲情蒙上了铜臭味并被其淹没,为追求金钱,血肉亲情变得冷漠,自私。

《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丈夫路瓦栽是教育部小科员,地位低微,他想得到晋升机会,只能凭借漂亮动人的妻子,于是费尽气力弄到一张教育部长举办舞会的请帖,如能引起关注,自己就可能跻身上层社会。他忍痛花费四百法郎为妻子做了一套裙袍,在晚会上,他的妻子大出风头,“她比一般女宾都要漂亮、时髦,迷人”,路瓦栽心安理得地在一间无人理会的小客厅里睡着了。夫妻间应当相互爱护,彼此尊重,而为了改变命运,这个丈夫利用妻子的美貌达到自己的目的,实在令人心寒。

《我的叔叔于勒》中让菲利普先生痛恨弟弟的原因,都与金钱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次是于勒行为不正,糟蹋钱,把自己的那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菲利普先生应得的那一部分。对于生活窘迫的菲利普一家来说,这份遗产意义重大。第二次是菲利普先生的两个女儿年近三十却因没有陪嫁而成为一家人发愁的事情。本想改变现状的梦想彻底打碎,变得异常气愤,在冷酷艰辛的现实面前,原本血浓于水的亲情在金钱面前轻若鸿毛。

4 结语

如果我们能把小说还原到具体的时代和社会中,我们就会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就会感受到作者对人物所寄托的深刻的同情和轻微的讽刺。古今中外的传世经典,鲜有不关怀社会和人生的,小说只有以丰盈的现实生活为土壤,不断撷取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通过刻画感性人物形象,才能激励读者去深刻洞察社会,洞悉人性。

猜你喜欢

我的叔叔于勒玛蒂尔莫泊桑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项 链
读《项链》有感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人物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再探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我的叔叔于勒》三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