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语言学研究新视角
——《社会语言学导论:社会与身份》评介

2018-03-07张子烨

皖西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语料语言学身份

张子烨

(集美大学 文学院,福建 厦门 161100)

《社会语言学导论:社会与身份》这本书,由美国莎伦德克特(Sharon K.Dekert)和卡洛琳维克(Caroline H.Vickers)两位教授于2011年完成,于Bloomsbury出版社出版,2013年再版发行。2014年由译者何丽将原版引入国内,由她联合宿宇瑾翻译,2015年6月在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是社会语言学领域中非常新颖的一部理论著作。

书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通过‘身份’ 这座桥梁,该书将社会语言学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融会贯通,结合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展开了跨学科研究。”[1](P8-12)这句话虽然略显笼统,却也极其精准地体现了这学术著作的基本特点。

一、内容评介

本书一共八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为本书的第1至2章。

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主要探讨了在社会语言学中,“身份”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身份是人们在交际中,以一种较为复杂的方式构建起来的,而每一个交际过程,都在从不同的维度出发构建着人的“身份”,如性别身份、国家身份、职业身份、文化身份等等。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有一个堪称经典的纽约百货大楼调查,售货员在面对不同发音的人群发出不同的音,并不是偶然,而是跟社会阶层有关。这个例子揭示了语言学上的一个规则,即,语言中的一些特定的发音可以象征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在某种方式上构建一个人的身份,比如,性别、年龄、国籍、种族、阶层等等。

本书所立足的身份问题,并不是指个体的静态属性,而是动态的、变化的,能够在一定范围代表个体自我感知的多维同构,也就是说,身份并不是个体固有不变的特征,而是在行动中构建的,身份取决于其构建的语境。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身份观。正如刘卫红在她的一篇论文《社会性别与身份认同的语言建构》中所说,“身份”这个术语在概念上并不是单一的,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构建起来的,因此,语言作为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工具,在身份构建的过程中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身份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交际语境,人们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语言的变化,可以实现社会身份的构建与转变[2]。

在这一部分,作者分别介绍了性别身份、专家-新人身份、语言身份以及移民和无界身份在语言交际中的同构。在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性别身份的同构问题,一个针对亚群体所处的社会语境进行的研究便足以为例:这个群体是一群打扮成女人的男人,他们生活在一个保守的豪萨穆斯林社区,他们无论在言行举止还是职业选择,甚至有时在着装上都与女人相似。在当地保守的文化中,这个群体的成员经常饱受社会的羞辱甚至暴力对待。于是这个群体开始使用一套复杂的语言体系,其中的多含义,一方面可以适应群体内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应对群际交流。这正是因为,群体外的人们与他们在性别的定义上有着不同的见解。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以那些刻板化的两性特征来定义这个群体的性别,显然是不可取的,我们必须从他们交际的实际语境中来看待他们的性别。

(二)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为本书的第3至4章。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关于语言变异与语言发展的理论。

本书关注了社会语言学早期的成果,探讨了这些成果如何建立语言使用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这可以说是社会语言学这个学科的源头[3]。拉波夫(Labov)是社会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把语言放到社会中,研究不同的社会因素对于语言变异与发展的影响[4]。拉波夫早期研究过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玛莎葡萄园独特的语言变体,发现当地人对于某些单词的发音有别于其他说英语的地区,他们的说话方式凸显出自己的独特,让他们听起来像来自玛莎葡萄园的人。尽管拉波夫并没有从身份标记的层面来解读这个案例,但我们可以从这个调查中看到,发这些音的个体,正在会通过特殊的语言变体用这种方式,把自己构建成为该地区的合法成员。这是社会认同构建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拉波夫为代表的早期语言学家,已经开始在社会语言学的不同领域研究语言使用问题,这些早期的研究成果为今天的语言与身份的关系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语料与理论基础。

早期变异派社会语言学家在语料搜集与分析中,还发现了“观察者矛盾”现象,即指我们在进行语言研究的时候,通常需要搜集大量的语料作为研究对象和研究基础,而我们搜集的方式一般来说就是进行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由于访谈所营造的场景与日常生活中的典型环境不同,访谈的对象会不由自主地调整他们谈话的正式程度。早期的社会语言学家在搜集语料的时候就已经关注到这个现象,并且不断改进他们的访谈方式来缓冲这种矛盾,例如,激发谈话人的情绪,或者启发式的大声朗读等等,从而达到搜集更为真实有效的语料的目的。这也为后来的社会语言学家搜集语料的方式提供了警醒与参考。

除此之外,本书还对于语言变异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详尽细致的介绍与分析。

语言接触是语言变化的主要因素。低强度的语言接触,指说话人在语言接触中没有太多机会与其他人展开交际活动,故而不可能引发语言的极端转用。而高强度的语言接触,即指彼此接触的说话人有机会和其他人展开社会交际活动,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引起语言的极端转用,即皮钦语与克里奥尔语的产生和发展。

(三)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是本书的第5章。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介绍了语言与交际的问题。

主要研究社会语言学和身份之间的微观互动方法。所谓微观互动,就是指本土社会框架内个体间的互动。通过研究语言的这一层面,我们会思考参与者如何在他人面前定位自己,以及如何在讨论的话题中定位自己。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致力于研究“面对面互动”,就是指人们身处于双方互动中,并且所有的参与者都在场,或者虚拟在场。从面对面互动,戈夫曼衍生出了这样几个概念:

一是框架:在面对面互动中,互动参与者会很自觉地定义他们参与的这个互动的情形,比如严肃或不严肃,正式或非正式,合作或对抗,独白或对话等等,戈夫曼把这些我们可能会做出的定义归结为互动的“框架”。我们在互动的初始阶段就预设好了互动的框架,于是我们的互动就在这样的框架中展开,而一旦这个框架被破坏了,互动便将面临终止的危险。举例来说,当你同你的朋友相约出去玩,你最初的预设是在一种亲密和无拘束的框架内谈话聊天,而此时你的朋友突然开始向你推销产品,他滔滔不绝说的全是关于他的工作他的产品的内容,这个时候你会感到尴尬甚至不舒服,这就是因为,你事先预设的互动框架被打破了。

二是立场:戈夫曼给立场下的定义是:“我们通过处理收到或发出的言语向自身和他人看齐”。所以我们对于自己所参加介入的互动框架的理解与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但是立场不仅关系到我们本身,还与我们与其他人相对的角色位置相关。在我们的互动过程中,立场很可能随时发生转变,而立场一旦转变,互动框架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作者引用了一个非常简短的互动案例,发生在一个听众热线节目的开场:

——主持人:来自克拉普汗的琼打来电话。早上好。

——致电人:早上好布莱恩。

在这个简短的互动中,主持人的前一句话是说给所有的听众的,而后一句话转换立场,单独说给这一位听众。在这样一个立场转换的过程中,互动框架也发生了变化,主持人的前一句,只是他一个人的独白,而后一句,致电人电话打进来,互动就变成了对话。

戈夫曼对于面对面互动的研究,启发我们思考参与者如何在他人面前定位自己,如何在讨论的话题中定位自己,构建自己的身份。而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也让我们对于语言和身份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也更细致的理解。

(四)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是本书的第6至7章。

这一部分主要讲语言、权利和交际。

从微观互动和宏观社会事件两个角度探讨权利的影响,语言、意识形态和身份的问题。根据戈夫曼的面对面互动原理,探究微观层面上的语言与身份的关系问题,而这一部分则是从宏观的角度,探究本土和微观互动层面上的语言、身份、权力等的概念。从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分析了权利如何得以确立的问题。

作者在解释权力的时候,提到了一个概念叫作“把关接触”。人们对机构话语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即包括机构代表和非机构个体之间的交流,对这些言语实践进行了分析。由于个体需要机构代表来满足他的某种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与机构代表相比,个体常常会位低权轻。机构代表基本掌握着话语控制权,而且通常可以控制不同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客户无权选择话题,而且必须根据机构代表所选的话题来表达自己。这种以权力的为基础的接触就称作“把关接触”。

这种把关接触普遍存在于各种官方场景和机构场景中。在家庭场景中,因为孩子尚不成熟,难以辨别是非,所以父母处于强势地位,成为孩子的主导者。这种权利不平衡通常会体现在语言中:父母往往会使用指示语,而孩子只能提出要求。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把关有时候会受到孩子的反抗,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权力和权威经常会受到挑战。也就是说,在权利关系中,被主导者往往会反抗主导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反抗,恰恰体现了权力的存在,也表现了权力的依托性。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力地位是需要不断协商,且充满争议的。

除了家庭场景,书中还提到了“官方场景”。一般来说官方场景都会和机构联系在一起,比如社会服务机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法律机构等等,在机构代表和非机构个体之间的互动就体现了非常典型的权力不平衡性。在教育场景中,很显然,老师与教授有权给学生打分并决定他们是否可以通过考试,当教育把关接触中出现了交际障碍的情况时,一般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也就是学生,会受到影响。

(五)第五部分

第五部分是本书的第8章。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些方式方法,比如观察、转写、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分析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特别强调了语料搜集时的有关伦理和法律的注意事项。社会语言学研究非常重视搜集来自人们所言、所写,以及生活中所为,而产生的语料。这一部分里,作者探讨了作社会语言写研究基础的习惯做法和实证方法,具体关注了四个方面,一是对调查者伦理上的保护,二是观察和纪录的方式,三是语料搜集的背景和时间,四是观察者对被观察者的影响。笔者认为,对于调查者伦理上的保护,在现阶段的语料搜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Scott-Jones曾说过:“慈善之心要求研究者必须尽量减小研究中的伤害并尽可能得到最大的收获。”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准则。我们在研究调查对象之前必须考量伦理问题。我们的调查对象一般都不是公众人物,我们应该确保这些人是处于自愿,而不是被迫地接受我们的调查研究,使得每一个个体得能得到尊重并且有自主性。并且,研究者在进行语料搜集时还必须要做到对研究对象隐私的保护。总而言之,一切调查研究,在法律和伦理道德方面,都必须做到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个人意志。

而在语料收集调查与研究方法上,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在观察人群搜集语料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观察但不参与具体活动,这是一种更加“置身事外”的方法。二是参与式观察,也就是说,观察者亲自参与他所研究的人群的交际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收集语料。而纪录语料也有多种方式,一是在观察的过程中写田野日志,二是采用录音或者录像的手段来纪录。这些手段都各有其优势和不足。比如写田野日志,它能让我们获得实时的,丰富的语料,但不可否认,有时候会漏掉交际中的一些信息;而我们使用录音或录像使得记录更详细全面,可是在某些情况下,调查对象可能会对此感到不适,并且在录音录像的过程中,更加需要认真考虑调查对象的隐私等诸多问题。

在进行参与式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时候,研究者主要使用录音机或者录像机来纪录人们的交际活动。在分析转写语料时,研究者可以界定数据中的重要片段,这些片段可以通过访谈参与者来进行成员核查,比如研究者会带上这些片段的录音,回放给参与者听,从而了解他们对于这个片段的评价。这样的反馈可以让研究者更进一步地了解参与者对于交际中出现的问题的看法,研究者通过分析录音或录像材料等方式来总结在这类交际中产生意义的语言的特点。

总之,作者认为我们在选择调查方式的时候,应该综合考量多种因素,降低这些因素对于我们搜集语料的干扰,这样才能确保调查的正当性和语料的可用性。

二、总评

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兴起的时间并不长,至今为止仅仅四十余年。但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它是一门交叉性、应用型、边缘性的学科,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等多种学科都有交叉,研究的内容十分宽泛、多样,且驳杂。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使得社会语言学可以为其他学科研究中,与语言相关的问题提供一种理论支持。

这本《社会语言学导论:社会与身份》与以往一些介绍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的著作相比,最大的特色在于,它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视角,那就是“身份”。它指出在社会语言学的相关概念中,“身份”是一个核心问题。我们知道,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人口流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与融合,人们的社会认同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人的身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构建而成的。

身份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际语境,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社会身份的构建与转变可以通过语言的变化而实现。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探究社会与身份的问题,独具一格又理所当然。社会语言学对身份的探索早期静态探讨说话人语言变异与其社会身份的关系,中期则强调以交际为中心的交际活动或者言语事件本身的研究,当代互动社会语言学指出话语不仅是用来交流信息而且是动作行为的语用思想,并强调运用真实语料探讨话语双方共同建构身份的重要性。研究视域进一步拓宽、研究方法也逐渐多样化,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5]。

作者在这本书中,涵盖了大量的社会语言学概念与理论,并且始终将语料与理论紧紧联系在一起,所有的理论都有真实的语料与实例作为支撑,灵活地将各种语料有机地融入到每个章节的理论之中,使得两者相互解释,相互支撑,为这部学术性理论著作营造出一种难得的明朗和谐的氛围。

在内容方面,本书虽然是一部学术性专著,却并非仅仅停留在学术与理论的层面上,作者旨在介绍广义社会语言学涉及的相关观点和问题,围绕“身份”这个核心,沿用了拉波夫以及一些早期社会语言学家的研究案例,并且继承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社会语言学上更加新颖的观点,从新的角度诠释了语言学的理论,并且通过引用各种各样的语料,便于读者对于这些概念与理论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与学习。

在行文方面,作者引用了很多社会语言学史上的很多经典案例,比如拉波夫的纽约百货大楼调查、非裔美国人家庭中的黑人小孩被学校判定智力障碍的案例等,以及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话轮,比如美国总统竞选期间麦凯恩与奥巴马辩论中的一个话轮,以及上文所提到的听众热线中的话轮等。作者从这些案例和话轮中,探究语言所承载的社会意义,分析它所反映的身份特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又为这部理论著作平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体例方面,本书结构分明,从身份开始,引出语言,于社会交往与互动中探究语言与身份的关系,最后还列了独立的一章,来介绍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而且,它在每一章的章节末尾都会有一节“社会语言学实践:研究活动”,并列举了一些有利于我们理解本章内容的研究实践活动。正因为有这样脉络分明的体例安排,使得本书具备了很强的实践性与教学性,更加有助于研究者对于社会语言学相关知识及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社会语言学导论:社会与身份》作为社会语言学领域的一部新颖的学术力作,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者若能作为深入研究的一个契机去认真研读,必将会大有收获。

[1]Sharon K.Dekert& Caroline H.Vickers.社会语言学导论:社会与身份[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2]刘卫红.社会性别与身份认同的语言建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4,34(7):238-242.

[3]宿宇瑾.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学术文本翻译[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纪卫宁. Labov的社会语言学和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之比较——两种研究语言变迁的视角[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60-63.

[5]袁周敏.社会心理学与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J].外语学刊,2011(4):77-81.

猜你喜欢

语料语言学身份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