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江黄史考
2018-03-07陈亚琳
陈亚琳
(中原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西周初年,江国与黄国受封于周王朝,江国的封地在今河南省正阳县一带,黄国的封地在今河南省潢川县一带。公元前648年楚人灭黄,其后不久,在公元前623年江国亦为楚国所灭。两国同为淮夷,相携发展,共同抗楚,一起在淮河流域存在了400余年。他们的存在,不仅促进了当时淮夷地区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发,也增进了当地与中原、楚地文化的交流融合,研究两小诸侯国史,有助于丰富战国前期地域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研究。
一、江黄之族源
(一)源起
江国和黄国皆为赢姓,《史记》载有:“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黄氏、江氏……秦氏。”[1]《世本》也说:“江、黄皆嬴姓国。……淮夷,嬴姓……”[2]关于赢姓的始祖,史载为伯益,是少昊氏的后裔,伯益是有名的圣贤之人,带领部族人民开垦荒地,管理山川林木,深受爱戴和尊重。禹在位时看到伯益有贤德之才,想举荐伯益为下一任首领,为了避免贤贤相争,伯益在箕山隐居躲避。禹的儿子启继位后,感念伯益的功绩和高尚的品德,就封伯益为费侯,其封地在山东费县。
(二)立国
先秦时期活动在山东一带的伯益后人,和同处于东方的一些部落一起被统称为东夷。《后汉书·东夷列传》载:“夷有九种,曰畎夷……黄夷、白夷……阳夷。”[3]在商代,商王朝与东夷部落之间战争不断,《竹书纪年》载:“帝相元年……征淮夷,三年征风及黄夷,七年于夷来宾……”[4]为了躲避战争,东夷部落频繁南迁,部分人南迁至淮水流域,后人称之为淮夷,其中就有江国和黄国。西周初年管叔、蔡叔串通武庚,伙同东夷叛乱,管、蔡大军被平定之后,周公奉命东征讨伐淮夷。《史记·鲁周公世家》云:“周公奉成王命,兴师东伐,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作为淮夷成员的江、黄两国,由于在这场叛乱中保持着冷静的态度,而没有被讨伐。战乱平叛之后,为了巩固局势稳定人心,分封江、黄这两个异姓淮夷为子爵诸侯国,江国和黄国至此安定下来。
二、江黄之兴衰
作为姬姓周朝统治下的异姓诸侯国,江国和黄国并没有受到周王朝太多的关注和关怀,从受封之初就生活在筹谋自身发展与调养生息之中,逐渐寻找机会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力量。历史发展至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野心开始膨胀,特别是生活在南方荆蛮之地的楚国也意图在中原大地有所作为,淮河流域不少诸侯国都卷入了这场乱世争霸的纷争之中,最终皆为楚国所灭,江国和黄国也没有逃脱如此厄运。
(一)兴盛
江黄两国受封的淮河流域,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农业生产环境相对优越,生产技术相对发达,适合调兵养息,耕作居住。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给江黄两国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两国逐渐站稳脚跟,相继发展起来。其中黄国还在淮域众多小诸侯国中,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尚处于较强位置。已发掘的黄君孟夫妇墓和黄季佗父墓中,曾挖掘出大量的铁器、玉器、精美的织物,这些上等器具和物品都可以说明黄国一定的实力。两国虽为周王朝异姓小国,却也逐步在淮河流域兴盛起来。但是国之繁荣,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到了战乱纷争的春秋时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江黄之兴盛注定不会长久。随着楚国争霸一方野心的膨胀,江黄两国小有的繁荣,随即成为楚国眼中猎物,被列入征伐计划之中,江黄两国在这场历史的纷争之中,逐步为楚所灭。
(二)灭亡
《左传·桓公八年》载:“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使薳章让黄。”公元前704年楚国第一次以主人的身份广邀诸侯国于沈鹿会盟,唯独黄国和随国没有参加,为了在诸侯国面前树立威严,楚国出兵伐随、黄。由于楚国兵力强盛,先随军大败,楚、随两国签立了盟约而后退兵。黄国由于离楚国郢都尚远,且有随国做了前盾,才在缝隙之中得以保全。楚文王与成王时期,楚国力日盛,先后伐随、申、蔡,灭息、邓,这时的江国和黄国,也开始坐立不安人心惶惶。公元前675年楚人攻黄,“伐黄,败黄师于碏陵”。没有了邻国和邦国的庇护,这次征战使得黄国元气大伤,国力损耗巨大。而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江国,或许由于与楚国的联姻,少了一场损耗国力的纷争。
楚人的野心日益膨胀,江黄小国为求自保开始寻求自己的联盟。于是公元前658年江黄两国同时参加了齐国主持的以伐楚为核心的会盟,“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5]首次参加会盟的江人和黄人得到消息后欣然往之,于是“贯之盟,不期而至者,江人、黄人也”[6]。得到了齐国的庇护,成功加入北方集团。次年,江黄两国又再次参加阳谷会盟:“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5]前656年,中原联盟大军发动了攻楚、蔡的战役,楚国迫于寡不敌众,与中原联军会盟于昭陵,随后中原诸侯联军退兵。第二年楚军卷土重来,出兵弦国。弦国自恃与黄国、江国都有着联姻的关系,所以对楚国放松了警惕,在与楚军实力差距悬殊的情况下,毫无悬念地于公元前655年被楚国所灭。“江、黄、道、柏……皆弦姻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故亡。”[5]邻国受损,唇亡齿寒,这时的江黄两国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公元前650年,楚人以“黄人不归楚贡”而伐之。这次伐黄,黄国受到了致命之击,楚人于公元前648年灭黄国。而此时的江国,也到了危难之时。楚成王去世之后,楚穆王并不看重与江的联姻关系,于是江国和楚国之间的亲戚缘分也至此告一段落,在楚穆王登基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23年,江国终为楚人所灭,江黄两国就此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当江国的盟国君主秦穆公知道江国被楚所灭时消息时,就曾有过这样的感慨:“同盟灭,虽不能救,敢不矜乎!吾自惧也。”[5]这不仅是秦穆公在感叹盟国遭难,自己无力相救,更是在拿江国的遭遇来勉励自己,只有国力强大发展迅速才能战胜楚国,才能在乱世之中谋得一席之地。
三、江黄之文化
生活在淮河流域的江国和黄国,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而其本身带有淮夷文化的因子,又融合了新流入的楚文化的影响,使得两国的文化丰富而多彩。正是由于各诸侯国文化上的交流与碰撞,江黄两国逐渐形成了强国强兵、崇尚武德、贯通南北、兼容并蓄,邦交联姻等多元文化特点。
(一)尚武
黄国在淮域诸小国中,军事文化较为发达。在河南光山的黄季佗父墓中出土的“铜剑(含鞘)、铜戈(含木柲)、铜箭(含羽杆)等兵器,制作工艺精美,并且十分锋利,在春秋早期兵器中均属上乘”[7]。这些都是黄国自身军事实力的展示,也体现了黄国文化中崇尚武德,强调军事本领的特点。也正因如此,黄国在面对强敌楚国时,才有了不恃楚的资本,在《左传·僖公十二年》中就有说道:“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共楚职,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后为楚所灭。”[5]这也正是与淮河流域其他诸国相比,江黄两国灭亡稍晚的原因。
(二)联姻
江黄两国文化也表现出联姻的特点。春秋时期上层社会中奉行着一种有媵婚制度,一国嫁女,出嫁的女方家里会铸有青铜器,供女方在男方家里使用。而在媵器上的铭文,多为女方家庭对出嫁女的祝福,代表着出嫁女身份。这种媵婚在本质上,带有邦交的特点,不仅为国与国之间合作交流提供方式,在春秋时期的频繁战乱之中,也是上层社会家与家之间相互依靠共同生存的手段之一,江国和黄国也有相关用于联姻器物的出土。现出土的“叔姬簠”铭文云:“叔姬霝迮黄邦,曾侯作叔姬、邛妳媵器 ……子子孙孙其永用之。”[8]是曾侯为了爱女叔姬嫁往黄国所媵器,“邛”通“江”,郭沫若先生认为:“邛,当作江黄之江。”[8]说此器为曾女适黄,楚女适江,曾侯所作媵器。而曾侯所在为随国,这个器物的出土也正是给随国和黄国的共同联合抗楚的事实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再如江国曾与楚国联姻,延长了其灭亡的历史。
(三)兼容
在战争中的联合不仅形成了黄国与北方大国之间亲密合作关系,更是促进了国与国之间在文化上的交流。现已发掘的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的一批紫铜色铜器,制作工艺精美,色泽也是稀有高贵,在春秋早期流行的青绿色铜器中,显得格外珍贵。其中“出土的紫色绣绢和‘绢纺’……极为珍贵的标本”[9]。而在当时,“紫绢”是齐国的国色,黄国和齐国共同联合抗楚,这紫色织物有极大可能是从齐国流传而来。可见,正是由于黄国在文化上的兼容并蓄贯通南北的特点,才更好地争取到了与北方强国合作的机会,这种文化上的包容性是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纽带。
江黄两国不仅在出土文物上和其他诸侯国有着联系,在墓制形式上也是融合着中原和楚文化的多种因素。其中黄国墓和代表中原文化的虢国墓,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虢国墓的棺椁有两种形式:即单棺重椁和一棺一椁。黄国沿用这种形式,黄君孟墓为一棺一椁,而黄夫人墓为单棺重椁。”[10]而且黄国墓采用地下掘墓、地上起坟的墓制,是黄国融合了楚墓中平地起坟的土墩墓制和中原习俗中“墓而不坟”的传统下的首创,体现了黄国文化包罗万象,融会贯通的开放性,同时也是黄国文化中先进性的体现。
受封于西周初年的江国和黄国,是豫东地区鲜有的淮夷一族,两国同宗同源共同受到来自强楚的灭国威胁。面对外有强敌,内有危机,国力不堪的种种挑战,两国紧紧相依,先后参加中原大国的抗楚联盟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充自己的实力,与随国、弦国等相邻的诸侯国通婚来巩固抗楚防线。同时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中,不断带来了新的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其文化特征也从外来的东夷文化,融合成包含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多重文化。在两国生存发展的400余年中,不断通过和其他诸侯国进行邦交,联姻,或者战争等多种方式,努力在乱世之中维持着自身的稳定,促进着自身的发展,虽然最终的结局是以失败为告终,但是其抗楚的决心不减,给同时期其他的诸侯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江国和黄国的兴衰演变,是两周时期社会动荡下的必要产物,也是各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交融的必然结果。两国从发展兴盛到受楚所灭,是作为淮夷自身发展局限性的体现,也是历史发展潮流奠基者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