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态动词must多义性特征生成的认知心理分析

2018-03-07连燕华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多义性量值道义

连燕华

(集美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情态动词是英语中很常见的语法现象,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它的语义特征较为复杂。正如Palmer说的,情态动词系统是英语语法中最难描述的方面[1]。语言学家对情态动词也做过较多的研究,例如:Langacker(1990),杨洪艳(2012)采用认知语法角度分别做了对英语和汉语情态动词的探讨;李丛禾(2008)运用空间转换理论对汉语情态动词的探讨等等。虽然也有一些语言学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情态动词的多义性的观点(如:Palmer和 Eve Sweetser),但只是对情态动词的总体描述。本文试图从情态类型和情态量值视角,结合认知心理来考察情态动词must的多义性特征,并对其的生成原因作描述和解释。

一、情态动词的定义及分类

英语情态动词或称情态助动词。对于“情态”,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定义。Lyons从语用学的角度认为情态指的是说话者对言语的态度和意见表达的手段[2]。Nuyts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指出:情态所表达的是一个可能性、必然性、必要性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允许义、义务义和意愿义[2]。Halliday从功能语法的角度把情态界定为处于肯定和否定之间的一种表达方式[3]。

综合以上的观点,我们认为:“情态”是用于说话者对于言语表达的命题内容的真实性不同程度的判断和信念或对于命题行为表达不同程度的承诺。

对于情态动词的种类,在语言学界的观点也不完全一致。Warner认为情态动词由认识、义务和动态三种类型组成[4];David Denison的观点是情态动词分为基本情态动词和认识情态动词,基本情态动词又包含义务和动态两种[5]。Palmer却坚持情态动词包括命题情态和事件情态,其中能力和意愿是命题情态的组成部分;道义和动态是事件情态的组成部分[6]。尽管学者们对情态动词的分类认识不一,但大部分学者倾向于把情态动词分为动力情态、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三种类型[2]。动力情态主要指的是表达主语参与者的能力或潜能;道义情态包括允许义、义务义和意愿义,它涉及了从道义上的绝对需要到愿望、意愿性上的可接受程度;认识情态用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了解,信念和态度的表达,一般仅指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对情态动词语义的解释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与人类的认知是不可分割的[1],是人类认知体验的反映。人类的认知体验来源于人类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不同的语言结构是不同主体对同一情景用不同的识解方式理解的结果。因此语言的各方面不仅是有意义的,而且是有理据的。

情态动词是英语语言中很常见的一种表达句式,是人们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7],它的使用必然会受人类复杂的情感世界、主观活动的影响。Sweetser曾说过:语言的情态就是人们在真实世界领域对理性世界以及言语行为的反映[8]。Langacker也认为情态动词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动态系统,情态动词的意义是有理据的,其多层含义之间是相互关联的[8]。他还构建了情态动词的认知模型,用来说明情态动词的意义的产生与其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语言社会和认知因素有明显关系。那么,具体到单个情态动词的多义性特征又是如何呢?

三、情态动词must多义性特征生成的认知心理分析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系统是动态实体,它会受使用者的影响而变动;语言也不是自主的,它会依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不同感知和交往互动而赋予新的内容。Sweetser也曾说过:情态是多义性的,它包括内容域、心理域和言语行为域三个域[2]。

(一)从情态类型视角来分析

在英语中,情态动词是人类表达情态最主要的手段,must是最常见情态动词之一,它包含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具有相同的核心意义,两者语义差别的产生源于在不同语境下,说话者认知识解不同的结果。道义情态的语境涉及社会规约、道德源等,与行为的来源或原因、真值和将来性有很大关系。认识情态的语境则是与推理法则、证据和命题的真实性紧密联系。体现在must的语义方面就是:当说话者依据社会法则或道德规范对命题做出判断时,must语义体现的是其道义情态意义;但如果说话者依据推理法则或证据对事情的真实性做出判断时must体现的是其认识情态意义。

1.道义情态

道义情态表示说话者对行为的执行者的某一动作施加的主观的指令或影响。道义情态意义是must的根意义,它是涉及现实世界的情态意义。Must作为道义意义时,它不表达任何的推测义,而是具有义务意义或要求意义,往往具有以下三种情形之一:(1)由于某种客观情势而产生的必然性;(2)迫于社会规约所产生的义务性;(3)来自主观意志而产生的要求性。道义意义有强弱之分,当说话人表达的是义务意义时,它往往表示很强的义务性,指的是在道义上和责任上受话者被要求完成和实现某事,反映的是说话者权威力量的命令,是明显的主观态度,体现在情态语义上是“必须”;如果说话人要表达要求意义时,其义务义较弱,表示说话者给受话者的一种建议,表达个人意志对某一行为的个体性要求,体现在情态语义上可以是“必须”,有时也可以是“应该”。例如:Wemust respect the old and the disabled。此例,如果说话人是出于强义务和责任的角度,“must”是表明社会规约对“尊重老人和残疾人”这一行为约束的必要性,语义上等同于“It is required that”,语句的意义是“我们必须尊重老人和残疾人。”;若说话者是从意愿或要求的角度,“must”表达的是个人意志对“尊重老人和残疾人”这一行为的个体要求性,是建议,语义上等同于“It is suggested”,在这里 “must”的语义还可以趋同于“should”。语句的意义是“我们应该(必须)尊重老人和残疾人”。

上面的例子表明:在道义意义中,must的强义务意义的“必须”和弱义务意义(建议意义)的“必须”或“应该”,明显存在着语义深处的差别,尽管表达的语义非常接近。两者相比,前者主观性很强,是明显的权威性指令,语气强硬,表明说话人的呼吁和期待,而后者则倾向建议,语气较柔和,蕴含基于客观情况的义务语义,但在表达道义语义方面,后者不如前者典型,是must非典型的道义语义。

2.认识情态

认识情态是说话者对所谈论的事的必要性,概率性和可能性的推理和判断,有时也表达说话者认识的心理状态,即说话者对话语语境事实的真实性的确定性。认识情态意义是道义情态意义的延伸[7],道义情态义与认识情态义是相互联系的,认识情态义的产生是道义情态的社会心理作用力映射到认识情态的推理作用力的结果。认识意义的核心语义特征,就是说话者根据语境对命题情况的真实性进行推理而产生的推测意义。这种推测意义与其会话的语境因素有一定关系,并会随着该情态动词语义的发展而发展,即推测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Must认识情态的推测义显现在其语义上是“一定,肯定”“应该,应当”。Must在语境中确切的语义,要根据不同语境,及说话人的态度来决定。因为认识情态意义的命题域包括说话人信念集合的命题,认识情态语义的确定往往与情态词的命题域类型密切相关。

Must的认识情态推测义包含主观推测义和客观推测义。认识情态的主观性指的是话语使用者对命题的真实性的纯主观猜测,不含任何把握性。认识情态的客观性涉及话语使用者对命题的真实性有一定的把握,是对话题的事实较有把握的判断或推断。在实际交流中,很多时候其主观性推测语义占主导地位,客观性推测语义兼而有之,但主客观性之间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语境的不同,must情态动词的主客观性会发生变化,must的认识语义也随语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不同的语境赋予must其中一种意义。

上面的分析表明,must具有多义性特征。它既有道义意义(非推测意义)也有认识意义(推测意义)。道义意义的义务性特征有强弱之分;认识意义的推测义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之分。

Must情态动词的这种多义性特征并不是任意的,其实它有其自身复杂的认知过程。认知语言学理论表明:语言并非自主的,它源于人类的经验结构,与人类的认知结构关系密切,语言的多样性是人类的经验结构在语言的体现和反映。情态动词“must”的道义意义及其义务性的强弱的产生,认识意义及其主客观性的变化都有其认知上的动因,是人类对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动态识解的结果;情态动词的多个语义项之间并不是不相关的,而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联系的基本方式便是隐喻。认识情态义是其根义(道义情态义)的隐喻扩展,或者说,情态动词的认识义的理解可认为是真实世界对认识世界和言语行为的反映。这是由于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者的内心世界往往是通过外部世界的语言来呈现,而且这种呈现方式往往与隐喻结构并行。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过程,它构成人们的概念系统的大部分,对人们语言的运用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因为如此,隐喻成为情态动词多义性特征的来源。对于“must”,语言使用者在一般情况下要用它进行交际并不是很难的事。它的原型意义(根意义或道义意义)是“必须”,表达一种很强的义务性,体现说话者的权威性和指令性。但是在交际过程中话语双方的角色会发生变化,“must”的语义也随之变化。当说话者明显为情态力的发起者时,must体现为“意愿义;当说话者明显是事件建议的发起者时,must体现为 “建议义”;当说话者明显是事件评估的主体时,体现的是must的认识情态力(推测义)。Must这种多种语义的呈现就是认知主体根据must的根意义(道义意义)对不同语境做出反应后概念化的结果,这种概念化过程就是隐喻过程,或者说是从情态动词的根义到认识意义的语义投射过程。

(二)从情态量值视角来分析

情态是说话者在谈论事情时所持的一种态度或观点。Halliday就曾指出情态是介于是(yes)和否(no)之间的态度[8],它包括模态化和意态化两个基本内容。就态度量值而言,在模态义中,它体现的是事件真实的可能性;在意态义中,它指的是受话者承受的来自说话者的强制性,情态动词的态度量值越高,强制性越强。情态动词的态度量值如果按等级划分,可以分为高、中和低三个级别。

情态动词的模态化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上则是情态动词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不确定到确定的量值变化,体现在情态意义上就是有不同量值的语义选择。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不同情态意义的表达就是不同量值的情态所致,是说话人不同态度的反映。要考察情态动词在语句中态度量值取向应从命题判断的认知因素方面来考虑。例如:Students must be dressed in school’s uniform in school.这个例子中“must”从态度量值来分析,由高到低,must的情态动词语义选择过程是“必须”———“需要(need)”———“得、该”,当说话者使用”must”的最高量值“必须”时,表达的是“学校的规约”的“不可违背性”,是强制的高值情态语义;当说话者的情态态度量值是中级时,体现的是情态语义的“需要“,表示的是“一种可商量的社会要求性”;如果说话者选用“must”的低级量值,则表达“社会准允性”,强制性在这时是低程度,有相对的自由选择度。再如:Having left yesterday,hemust have arrived there.此例句是说话者对命题的真实性实现的可能性的猜测,是推测意义。如果说话者要表达“must”的高量值时,表明说话者很肯定自己的判断,其情态意义是“肯定,一定”;当说话者要表达“must”的中量值时,表明说话者对所谈之事不是太确定,只是表明应该到了,但到底到没到没把握,其情态语义为“应该”。当说话者的确定性最低,对命题的可能性预测最低,对是否到达完全只是猜想,一点把握也没有,情态的量值达到最低级,情态语义为:“该(也许)”。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直接影像,人类概念和推理的基础来自大脑。以上的分析表明,情态动词must的情态量值发生变化,其情态语义也随之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与人类的大脑思维、认知程度有关,受说话者内心态度的直接影响。这说明情态动词复杂的量值变化是经验态度的认知精准程度的反映,而语义选择的复杂性是认知复杂程度的体现。

四、结语

情态动词的语言现象是复杂的,情态动词语义的多义性辨析更是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本文从情态类型和情态量值为视角,探讨情态动词must多义性产生的认知心理理据,讨论表明must的多义性特征是与人们的认知有很大关系,人类大脑的认知对其语义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情态动词must的量值变化是由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决定的。

猜你喜欢

多义性量值道义
多元向量值区域和加权风险值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基于QAR数据的碳当量值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新疆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解决方案探析
路径识别要“精确”——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及应用探讨
基于5.8GHz自由流的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探讨
谈如何诠释新闻价值的多义性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
情文兼具的道义承担
中国主要进口商品量值(2010年1—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