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乡镇文化站“活”起来,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8-03-07王一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文化站乡镇农民

王一涵

(中共阜宁县委党校,江苏盐城 224400)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文化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报告将文化纳入“四个自信”、“五位一体”,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央和省、市先后出台《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省“十三五”规划明确在全国率先建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镇有一站、村有一室”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市委、市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建设新盐城的重要内容和提升生活品质的显著标志,要求到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普惠均等、实用高效、群众满意、苏北领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纵观农村大局,改革开放,重视“三农”虽然摆脱了物质贫困的农民群众,却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改变精神文化上的贫困,因此,农村文化站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便日益凸显出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乡镇文化站的重要性,通过文化站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做好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作用。而文化建设在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又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当前新形势下,一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不仅靠的是金钱,更靠的是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来提供智力支持。要想使一个地区的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文化技能水平上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乡镇文化站的建设。

1 如何让乡镇文化站“活”起来

1.1 加强对农村文化站的管理

乡镇文化站既是乡镇政府管辖本区域内行政文化事物管理部门,又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双重阵地,要深刻理解文化站的重要性,是建设美丽乡村、创建文明村庄、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生活的领头羊,是加强科学普及知识、抵制封建愚昧迷信、铲除邪教组织的有力组织者和倡导者。只有从政治上深刻认识到文化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在行动上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才能更好调动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乡镇文化站的日常管理,不断更新文化站的内容和形式,真正发挥其宣传教育、休闲娱乐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阵地功能。

1.2 打造名牌“文化示范乡镇”,发挥名牌文化站的示范带动作用

根据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和乡镇现有的经济实力,重点打造几个文化站,把文化设施建设和其他方式的运用作为打造名牌文化站工作的有力武器。各镇区(街道、社区)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实施“三送”工程,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保障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如淮剧团、杂技团、老年艺术团、乡村艺术团开展的“欢乐进万家”活动要贯穿全年。举办新春文化庙会灯会、舞蹈大赛、中秋灯会、歌手大赛、经典诵读大赛、全民读书月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除此之外,优秀的乡镇文化站还要有自身的活动队伍,如业余剧团、电影队、戏曲协会等文娱组织。还要通过演出交流等方式扩大本地区文化站知名度,这些活动所带来的效益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促进文化工作的开展,相辅相承、相得益彰,促进经济文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1.3 定期对乡镇文化站长和农村文艺骨干进行各方面专业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基层文化行家里手和排头兵

文化站人员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要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制、待遇保障等多方面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选好配齐乡镇文化站专职人员,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能人,壮大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努力形成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的乡镇文化站专兼职工作人员队伍。文化下乡对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文化下乡的热潮过后,许多乡村往往又重新回归于平静。因此文化下乡虽然重要,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要想真正丰富农村文化市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俗话说:“输血不如造血,送文化不如种文化”,要真正改变农村单调的文化生活,必须由县文化馆专业干部定期对基层文化站长和文艺骨干进行辅导培训业务技能,使他们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还要在乡村建立起一批文艺骨干网络和专兼职人才队伍,提高农民娱乐活动的参与率。

1.4 多举办有吸引力的农村文化活动

广泛组织农民群众开展有吸引力的文体活动。让群众直接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文化站要充分发挥组织作用,让群众发挥自身特长,自娱自乐。要在农闲季节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演出时间安排在农闲,不误农时。如冬三月农闲、春节等传统节日,抓准农闲季节的有利时机,既传播了农科信息,促进了乡亲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又宣传了新时期党的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起到寓教于乐,文化惠民的积极作用。

1.5 由“送”到“种”:助推农民自办文化

通过“送”文化和“种”文化两个途径的共同作用,培养和发展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和文化队伍。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将农村文化工作重点普遍下移,从发展乡镇文化到深入农户和村屯,发展农民文化,都需要通过乡镇文化站的工作来实现。乡镇文化站的作用体现为宣传、引导、辐射、带动、强化等方面,以将社会主义文化普及、完善、深化形成农民主观意志和自觉需求与行动为目的,促进农民自创文化的健康发展。彻底改变了以往“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单调文化生活,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唱响了和谐旋律。

1.6 建立立体式的文化参与体验中心

以文化站建设为龙头,将文化站与集镇文化广场、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载体结合起来,为群众提供成体系的、立体式的文化参与体验中心。设立农村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完成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实现农村“一站、一室、一屋”的全覆盖,让群众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就在身边,“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各类公共文化服务。

作为文化到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乡镇文化站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基层民众的诉求将通过乡镇文化站传达到文化的供给方,而文化的供给方则将更加适合该地区的文化送到基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就要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城乡基层末梢延伸,真正实现公共文化设施与老百姓之间“零距离”。

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更不是高高在上的,它不能远离群众,更不能剥离出生活。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就要求乡镇文化站在弥补差距中“活”起来、在文化惠民中“活”起来、在完善功能中“活”起来,让文化真正在乡村落地生根;让百姓能亲身感受到文化带来的改变;也让文化“反哺”社会,为构建乡村新风、精神家园筑牢根基。

[1]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前沿热点及其知识基础可视化分析[J].孙掌印.图书馆建设.2016(09)

[2] 全县八成行政村建起文化室[N].贺小山,李燕文,李娜.惠州日报.2011-12-20(A06)

猜你喜欢

文化站乡镇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饸饹面“贷”富农民
新时代基层文化站所如何开展好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乡镇文化站工作创新机制的新举措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新时期乡镇文化站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
浅谈综合文化站干部队伍素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