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的实践路径略谈
2018-03-07陈勇
陈 勇
(中共内江市委党校,四川内江 641000)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以党内根本法的形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党和全民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当代中国前途命运问题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因此,思考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的核心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它紧紧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命题,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内容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总体方针、战略举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奋斗目标等。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内容和问题做出了系统分析和讲解,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这个表述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方面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源头,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熔炉,也是土壤,。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引领、精神支柱、道德教养、知识哺育。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背景、民族风俗、发展沿革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使得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尽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表现形式、内涵、价值观不同,但其都是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真实反映,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因此,文化的强弱和自信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我们全党和全民族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正确学习和认识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使我国朝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要从国内和国际的实际情况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这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以历史、现实和未来紧密衔接的发展逻辑、理论和现实相互促进的发展逻辑、内部外部矛盾共同推动文化事业进步的发展逻辑来考量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宏观层次上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主导意识形态与民间网络文化的有机联系进行了辩证分析与结构定位;在中观层次上对社会主义文化与宗教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内容与艺术形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阐述;在微观层次上则提出理论和实践创新、舆论引导机制创新、媒体融合创新、文艺形式创新等具体工作的一系列指导思想。这些内容层层联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决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发展性和系统性。
3 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我们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过程中,要注重把握五个方面的问题。
(1)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决定了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所以,意识形态工作是全党和全民族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全党和全民族在充分看到意识形态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并不平静,各种较量和斗争依然尖锐复杂。特别要认识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更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定全党和全民族的理想和信念,实现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提高。
(2)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提高思想教育和文化引导的作用,并养成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习惯,为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提供保障,有效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使其能够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全党和全民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人们的情感认同和精神共鸣。所以,全体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约束自身的一言一行,给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好学习的榜样。在思想文化上,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也是促进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凝聚力,这就需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实现其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
(3)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和全民族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关系到整个国家的信仰和希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享誉世界,“仁、义、礼、智、信”更是诸多国家一直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别人或个别企业为追求利益和物质上的享受,而忽视了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其不仅拉低了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且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工作,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内容纳入到日常教育范畴,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有效避免和减少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
(4)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从我国当下的文化发展现状可以发现,虽然我国的文化事业在不断发展,但离这个目标还有距离,比如有的作品在价值观上出现混乱,有的作品虽然价值观正确,但由于概念化严重、表现手法陈旧,导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缺乏吸引力。因此,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要针对这些不足的方面,锐意进取,有所突破,并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文化现象和作品,文联、作协等机构也应积极引导展开文艺批评和文学批评,帮助群众提高识别能力和鉴赏能力,让文艺领域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机制。
(5)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将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除了满足其必备的物质需求外,还应该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通过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来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不断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日常文化娱乐活动。
4 结束语
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到我们党和人民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时提出的重要要求。这个要求的核心内容是不要脱离实践,要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文化是创造性的工作,也是创造性的成果。因此,文化发展和创造既不能生搬硬抄,又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来促进文化的发展,创造出可行性强、符合人民群众真正需求的文化思想。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涉及到的内容是广阔的,描绘的蓝图是宏伟的,全党和全民族只有关注这一实践、参与这一实践、研究这一实践、反映这一实践,才能产生有助于推进这一伟大实践取得胜利的文化创造。要在追随时代中实现文化进步,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并为那个时代服务,在服务时代的过程中实现文化进步,这就是时代与文化的发展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因此全党和全民族必须顺着这个时代前进的足印,合着这个时代前进的节拍,去反映这个时代、讴歌这个时代、推进这个时代,推动文化思想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