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视角下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建设研究
2018-03-07任文珺
任文珺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江苏常州 213000)
1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与志愿服务定位
1.1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新型教学模式,主要利用教学计划以外的课余时间,在学校统一管理和教师指导下,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实施系列开放性活动。第二课堂注重全面育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实践、交流、适应与创新能力,从而推进学校与社会有效对接。
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以其高度的社会性和机动灵活的特点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形成了独立的工作体系。围绕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奉献意识这一主题,高校开展系列特色教育活动,如社区服务、调研实践、帮扶助困、文化交流等,使大学生走出校门,了解民情、社情、国情,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坚定人生理想与职业方向,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2 高校志愿服务定位
第二课堂视角下,高校应动员各方面力量为学生提供潜移默化全面发展的环境,但现状是高校学生对各类活动的目的有所曲解,将其认作是获得学分的工具,甚至看作是校方加于学业以上的负担,尤其是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响应者少,在内容形式上也流于表面,缺乏校内外影响力。因此,对高校志愿服务进行准确定位,有利于确立其工作体系的结构和层次,推动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发展,实现活动育人的真正目的。
高校志愿服务的趋势是:第一,促进大学生将专业知识融入社会服务,在实践中巩固专业技能。第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大学生社会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第三,树立大学生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奉献的意志,引导其确立职业规划,坚定理想信念。第四,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适应社会需要,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依托第二课堂,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应整合校内外资源,依靠信息化平台建设,改变以往规模小、实施难、形式少、评价低的情境,对内容分类、参与流程、管理方式、保障措施、评价标准予以制度说明,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统筹、以院系为媒介、以专业为特色的志愿服务工作基础,支撑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安全、高效、创新发展。
2 第二课堂视角下高校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第二课堂理论提出学校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各类活动,所以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不仅需具有公益、自愿、无偿的特质,更要注重从大学生需求出发,注重高校与社会的衔接,注重建设校外沉浸式的教育环境,要将学校对志愿服务的强制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将志愿活动的选择权交付于学生,将活动的评价权交付于社会公众,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渠道,充分实现高校学生的价值。
2.1 高校志愿服务的内容
高校志愿服务内容单一、与大学生生活脱节是导致参与者积极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为使大学生成为社会服务的有生力量,促进其自由而全面地发展,高校志愿服务应不断扩充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体力型、劳动型的工作,更需发挥大学生的智能优势,发展其特长,培养其对社会环境的探索心、对社会情况的感受力。
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其目的都是通过社会性的活动,让学生多尝试、多行动,达到身心的全面发展。不同在于,志愿服务侧重于公益活动,通过为他人提供无偿服务,间接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而社会实践重心在实习调研,通过自身职业体验或生产工作,直接锻炼操作能力。因而,高校志愿服务大都是一种团体参与的长期性、周期性活动,而社会实践是一种个人参与的短期性、阶段性活动。随着志愿服务内容外延的扩大,两者的交叉越来越多,包括:便民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关爱服务(助老、助残、助弱等)、扶贫服务、公益机构服务、健康卫生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法律服务、旅游服务、语言服务、心理疏导服务、交通治安服务、大型赛会服务、应急服务等。另外,寒暑假以个人名义参加的校外公益组织活动,以团体名义开展的政策宣讲、文化宣传、省情国情调查、“三下乡”帮扶等也可以归为志愿服务。同时,“西部计划、海外计划、阳光行动、暖冬行动、关爱行动”等大型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多有效渠道。
2.2 高校志愿服务的参与流程
学校组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主要有四种形式:第一,在每年3月、9月“志愿服务月”期间,以团支部为单位集中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人人参与。第二,二级学院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围绕主题安排一定周期内举行的多次活动,扩大影响力。第三,依托校级组织机构,例如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大学生服务中心等,动员大学生利用空余时间为他人服务。第四,弥补临时性社会活动的志愿者缺口,例如执勤、会务等工作。高校组织志愿服务是密集的,但在供求上常会出现不平衡,尤其是当学校附近的社区提供不了急需的志愿服务岗位时,大批量的学生下社区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有些急需招募志愿者的活动,一时又难以快速召集到人手。为弥补高校志愿服务中的不平衡性,应选择最便捷有效的参与方式,着重设计好“活动发布—活动实施—活动结束”“前期报名—中期签到—后期总结”的流程体系。当前,志愿者打卡器APP或高校自主开发的平台都具有志愿者注册、活动发布、参与等功能,组织者可以记录志愿服务时长,有效控制人数,但在发挥高校志愿服务社会性上,仍需通过顶层管理,整合协调资源,才能实现校内外的联动培养。
2.3 高校志愿服务的管理
高校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使之更加科学、规范,其中涉及的管理是多方面的,尤其应从制度化的角度考虑,保证志愿服务的投入管理、过程管理、激励管理、文化管理、能力管理。
具体来说,投入管理是指高校应筹集或分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专项资金,不仅要加强与政府、公益组织、企业的联系,开拓资金来源,争取赞助,更要依据规章公平合理地使用经费。一方面允许下社区的小型志愿者队伍有权申请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严把资金审核关口,淘汰形式化、浪费多、名不副实的活动。过程管理是高校应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实施、结项予以细则说明。要求组织者能依据学科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倒逼组织者在学生群体中进行讨论。要求每次活动提供具体策划,对各时间段内开展的活动步骤、易发生的问题有所预测。要求志愿者团队建立内部分工,将带队、招募、安全、联络、采购等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人力资源的冗余。要求有始有终,活动结项时应搜集参与者的建议,为将来的活动提供帮助。激励管理是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重要手段,社会认可志愿者的工作、学校奖励都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虽然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是无偿的,但一定的劳务补贴更利于推动活动的实施。文化管理是高校应利用“两微一端”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树立优秀志愿者典型,讲述志愿者故事,撰写志愿者感想录,召开经验分享会,形成以宣传促进活动、以活动丰富宣传的良性循环,形成与志愿服务相符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能力管理即高校应加强对参加志愿服务学生的能力训练,安排相关课程与培训,引导高校志愿者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沟通与合作,熟悉急救与自我保护。
2.4 高校志愿服务的保障
为了发挥志愿服务第二课堂载体的作用,高校需在组织机构、指导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上提供有力保障。在实践中,高校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即:校党委、团委领导志愿者总会,总会统辖二级学院分团委主持的志愿者分会、校级志愿服务社团,分会管理以团支部为单位的志愿者小分队。在此基础上,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得以展开,一方面统筹高校志愿服务全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另一方面指导志愿者注册认证、招募培训、管理志愿服务项目,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第二课堂理念也促进了高校志愿服务课程化的发展,对指导教师的教育能力、学科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准确把握学生内心动向,推进活动开展,更要将高校学生专业学习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从社会层面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的水平,提升青年人为社会奉献、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在基地建设上,应从高校层面加深与大型社区、社会公益组织、助困机构的联系,合作开展高校志愿服务,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沉浸式、可持续的环境。
2.5 高校志愿服务的评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而高校志愿服务评价是做好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不可忽视的环节。针对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如何评价这个问题,张俊虎(2017)提出了“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指标体系”,包括基础实力、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细分了7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涵盖了注册志愿者数量、志愿服务小时数、实际参与率、人均服务小时数、接受服务的人次、专项保险覆盖率、信息传播能力等指标。这套标准指导了高校志愿服务从“重活动开展”到“活动开展与机制建设并重”,从“重服务社会”到“服务社会需要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并重”转变。此外,高校也应该注重志愿服务成绩的转化过程,例如将志愿服务成绩折合成个性化学分,将服务时长列为评选优秀志愿者的标准,将志愿服务表现与择业就业推荐挂钩,与参与社会管理绩效挂钩,对志愿从事社区服务和大学生村官的青年,其志愿服务表现可作为重点考察内容。
高校志愿服务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高校全面育人提供了平台,也让高校学生在向社会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了主动参与的社会治理的责任感。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应在细化设计,规范制度,简化流程,明确反馈上下功夫,从学生出发,回归于社会,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社会使命。
参考文献
[1]刘奇.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6):41-42.
[2]谭秋云.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9):252-253.
[3]鲁琴.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