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2018-03-07刘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热点思政大学生

刘佳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

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构建并趋于成熟的关键阶段,因此加强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是高校的重点工作。而大学生普遍对外界变化比较关注,思维也较为活跃,基于此,社会热点可以成为思政教育的一个良好教材,也可以是思政教育的良好推手[1]。大学生自主意识强烈,对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因此社会热点往往能引起他们的关注,适当引导和结合,可以使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1 高校思政教育的概况简述

国家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毋庸质疑的,不仅出台相关政策保证思政教育的推行,更严格要求各个高校必须安排与思想政治有关的课程,用上课的方式,来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间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得到提高。教师在大学生的评价机制上,都会添加“思想政治修养”这一项,保证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而且具体授课时,教师也是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思政教育中,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较多,不只学生不愿意记,教师讲起来也不够生动,因此达不到教学效果,时间长了,就会使整个教学质量都下降[2]。于是,为了摆脱枯燥繁多的单纯理论知识讲授,和社会热点相结合的思政教育传授方式就应运而生,逐渐走进教育工作者的视野。

2 社会热点特点概述

社会热点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和一定区域内,引起公众舆论普遍关注的事件或者现象。社会热点不但可以集中全社会的关注焦点,引发全社会关注,更可以成为社会风向标,间接说明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的问题[3]。所以社会热点如果和高校思政教育完美结合,那么社会热点的教育意义就不言自明了。总体来说,社会热点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时代性。社会热点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因为不同的时代,经济基础不会相同,自然决定的上层建筑也就大相径庭。同样的事件,过去和今天引发的关注也许会天差地别,举例来说,如果是20世纪60年代,有人买了一辆私家车,那么方圆十里一定是大新闻,势必会成为社会热点,但是今天在汽车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条件下,买车已经不是新鲜事,所以自然难以引起关注。

(2)动态性。社会热点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变化的,换句话说,经常会出现出人意料的“剧情反转”现象。而且现今的信息传播速度已经远远超过过去,因此这种动态平衡相比过去更加不平稳。举例来说,几年前的日本福岛核辐射,引起了中国民众的抢盐恐慌,后来事实证明,那只不过是谣传。当今新闻传媒行业十分发达,任何一家专业媒体的持续跟进,都能或多或少对同一事件,做出不同的解读。

(3)大众性。大众性是社会热点的前提。“大众”的概念,正是全社会范围内的概念。一个事件若不被社会上多数人持续关注,那么便不能称之为社会热点。社会热点也是针对社会上的民众而言,小范围的家长里短,奇闻趣事不能称之为社会热点。

(4)复杂性。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事件,往往有不同角度的解读,这便体现出了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可能是不同侧面,甚至是完全对立面。

(5)典型性。人的天性就是关注与自身相关的事情多一点,因此社会热点普遍都充满了典型矛盾,让人可以带入其中,用一件事集中彰显这一类人的矛盾。因其典型性,所以引发广泛关注。

3 社会热点和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意义

3.1 社会热点可以把握学生思想波动

高校的思政教育不能只重视理论的灌输,而是应该结合社会热点。否则单纯的理论教学,不易引导学生,也无法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思政教育的学习过程中[4]。学校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平台,针对社会热点,让学生充分自由发言讨论,表达出对社会热点的看法和理解。这样老师就可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让社会问题成为一个良性的跳板,成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3.2 可以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

传统的教学方式依旧在各个高校的课堂是挥之不去的,因此导致了思政教育严重倒向理论,从而脱离实际。高校思政教育结合实践的部分的建设不是十分完善,因此可以引入社会热点来弥补这一点上的缺陷。社会热点相当于一个现实的教材,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就认识社会、关心社会。这对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是十分有帮助的。

4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的应用方法

4.1 注意社会热点的选择

不同的社会热点会成就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在社会热点的选择问题上,教师要费一番心思。要选取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也能引起学生的普遍关心。举例来说,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讲到爱国主义,老师就可以引入去年大火的爱国主题电影《战狼二》和今年春节期间上映的好评如潮的《红海行动》。两个电影都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而且学生普遍爱看电影,一定接触过,所以这两个主题,就能够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从而很好地切入爱国主题的教学目的。

4.2 课堂组织社会热点讨论

思政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因此教学方式大可不必向传统科目那样严肃,而是可以适当采用分组讨论等教学模式。分组讨论的好处,可以运用“头脑风暴”的模式,使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碰撞,摩擦出火花。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共享各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

4.3 借助互联网技术,关注学生所关注的

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不只可以体现在课堂上,更可以体现在课余生活中。老师可以组建各种网络平台,通过QQ群、微信群、微博等一系列社交平台,与学生打成一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如果老师可以对学生关注的有一个基本的掌握情况,那么无疑,会让教学计划更加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取得的教学成果也会事半功倍。

5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而高校思政教育正是党和国家在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前提下,所必须加强的教育工作。因此,高校必须对现有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并且和社会热点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共同探索提升学生思想觉悟的正确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努尔古丽·穆斯林.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07.

[2]张璇.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分析[J].长江丛刊,2017(6):206.

[3]向红.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新西部,2016(11):132.

[4]李淑华.试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J].科学与财富,2016(12):614.

猜你喜欢

热点思政大学生
热点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热点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结合热点做演讲
大学生之歌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