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职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应用

2018-03-07王家林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556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体育教师高职

□ 王家林(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进行针对式教学,改变以往学生们以“接受学习”为主的现象,支持学习方法个性化、多样化,把“因材施教”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因材施教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因材施教的含义

“因材施教”自古以来都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最初的思想源于孔子,后由朱熹进行系统总结提出来。因材施教提倡转变传统教育中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化地设置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有针对化地设置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解决“一刀切”的教学弊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收获。

1.1、因材——充分了解学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可见,教师在“育人”之前,先要“识人”。高职学生生源比较广,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域的学生体育技能、兴趣爱好等会有差异;组成体育课堂的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动手能力方面也会有差异……同时,每个学生又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活动之前,一定要深入学生中间对他们进行细致的了解,承认个体差异性,认识到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

1.2、施教——适应共性,尊重个性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而教师“因材施教”的方法可有效促进这种统一。高职体育教师在开展工作中,既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共性,又要注意尊重少数学生的个性,力求实现每个人的发展。在设置教学活动时,首先,教师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对自身不足的学生尽量弥补,帮助其树立兴趣与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成效。比如在田径项目上。田径项目相比于其他体育项目,运动量大,对学生身体素质及机体各系统水平要求高,对于大部分女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的项目。体育教师在设置教学方法时,要根据多数学生的情况设置总体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步骤等。再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信心不足的帮助其提高自信,认知不足的帮助其加强体育理论学习等等。总之,方法得当、科学训练,才会事半功倍。

2、目前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2.1、忽视学生的兴趣差异和心理体验

体育教学中,需要学生的思维活动和体力活动共同作用,需要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达成统一,这样,对于学生身体各部分、各种运动能力和各种身体素质才会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然而,现在很多高职学校的体育教育却忽视了这一点。传统体育教育中“一勺烩”的教学方式屡见不鲜,很多时候,对这方面有优势、有特长的学生会觉得“吃不饱”,而对这方面存在短板的学生来说,就会“吃不消”。“吃不消”的后果是,学生对上课提不起兴趣。

2.2、教学内容刻板、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体育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发挥主体作用。课堂模式常以规定的套路为主,课堂结构始终是“讲解—师范—练习—纠错”较为固定的程序,教师统一安排学习、训练的时间。比如篮球课,教师通常会先讲解篮球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等,然后做示范,最后学生练习,教师为学生指正不规范动作等,基本上课程就这样结束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通常很少。这种完全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流程,虽然有利于学生对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长远看来,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另外,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项目多以竞技类为主,娱乐性和休闲性的项目比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3、评测标准缺乏科学性

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成绩具有统一的考核标准,这种方法虽简单却是极为不科学的。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使用单一且绝对性的评价,本身就是有失公平的。体能好、擅长体育的学生会认为体育课程很容易,没有挑战性,而体质差的学生可能因为评测经常不合格而对课程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精神负担。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这与体育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3、高职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意义

3.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体育技能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严重下降,军训猝死、体测猝死、跑步猝死屡见报端。很多高职学生,虽然从小学到大学上了十几年的体育课,却没有真正学会任何一项运动技能。每个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层次是不同的,虽然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体育课,但是存在一些学生对体育技能不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

因材施教,就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主体,使体育教学既全面化,又能彰显个性化。因材施教,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表现自己,享受体育学习的成功感,这使得学生对学习有了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技能水平。

3.2、提升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体育教师要做到在课堂中因材施教,课前是要下一番苦工的。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情况、爱好特长等进行了解,然后结合教材和课标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考虑周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3.3、因材施教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

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发展,体育教育中,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出发点。学校教育的对象是每一个学生,学生是学校里和课堂上的主体,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应该是适应学生发展的,而不是学生要去适应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中常常是本末倒置。不能因为有些学生的个性不适合教师的教学模式就放任,这是对教育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每个个体,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力图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4、高职体育教学中促进加强“因材施教”的途径

4.1、树立正确的因材施教观

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因材施教观念,不能有所偏激。因材施教的基础是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不能因为个别问题而改变全局。比如游泳课,当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会了“闷水”,只有一两个学生还因为怕水没有学会的时候,教师要做的不是停下课程进度,而是要按计划进行下一步教学。对于那两个学生,教师应该适时地进行个别辅导。这就是因材施教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个性”的发展要以“共性”为前提和基础。

同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对有优势的学生促进其发挥优势;对优势不明显的学生挖掘其优势;对体育很差的学生帮其树立自信、培养兴趣。总之,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在体育方面得到发展。

4.2、合理地划分教学层次

合理地划分教学层次是因材施教的一个前提,它是将教学对象根据身体素质、体育基础、兴趣、意志品质等因素按递进的关系划分成不同群体,比如,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分成好、中、差三层,然后可根据每层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根据不同层次设置不同教学目标。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进行高层次训练,提高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训练层次可相应降低,以增强体质为主。体育课实行分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充分体现。

4.3、变革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

传统教育模式强调统一,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被压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要做到因材施教,就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积极探寻新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模式,把“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在教学内容的上也要积极创新,把趣味性强、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引入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

4.4、实施分层评测机制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应打破原有的旧的的评测机制,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前提的分层评测机制[4]。分层评测机制,就是将学生按性别、体能、兴趣等差异分成若干群体,每个群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评测机制完成的,要注意扩大学生提升的空间,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成绩完成评测并得出结论。

4.5、结对教学法

结对教学法属于因材施教的重要体现,在使用这一教学法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可以从班级中选择一些学习能力较强而且体育知识掌握的比较快的学生,组件一个备用教师的队伍。这些优秀的学生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可以对其他的学生进行引导并且实现相互的促进。采用这种结对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篮球运动采用结对教学方法,可以提高一些自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5、总结

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是发展的特殊性开展的教育模式,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体育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对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思想、意识、兴趣,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婉珍.浅析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5).

[2]王超.高职体育教学因材施教的探讨[J].科技风,2015(18).

[3]李伟.儒家文化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

[4]段炼娥.因材施教法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4(34).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体育教师高职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