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西藏区内高校藏汉学生体质差异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2018-04-20陈磊西藏大学体育系西藏拉萨85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藏汉体育锻炼西藏

□ 陈磊(西藏大学体育系 西藏 拉萨 850000)

1、研究目的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国家高度重视西藏的发展,民族融合和民族大团结是国家的战略方针政策,对藏区学生和低海拔学生,藏族和其他民族学生,针对性和区别体育锻炼和学习。遵循高原特殊性,制定地区性课本教程,推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实行个体差异化教学,体质健康是一个动态和长期性跟踪研究课题,找到一套适合藏汉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是本文作者的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西藏区内高校藏汉学生,依据西藏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选择2016级体质差的藏族女学生(1班)、2016级体质差的汉族女学生(2班)、2017级体质好的汉族男学生(3班)、2017级体质好的汉族男学生(4班)、共男、女生200名(藏汉各100人)作为特殊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1)文献法。收集查阅西藏自治区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为本研究设计构思提供借鉴和对比;

(2)访谈法,走访了三所高校制定本校的课程大纲的负责人,对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对开设体育课程的教师访谈,了解了社会相关知名人士的想法和理念;

(3)归纳分析法,将西藏大学、林芝农牧学院、藏医学院的体育课程设置情况,对西藏大学设立四个特殊实验班不间断观察、分析,教师建议和调查问卷归纳分析,对各类信息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找出不足和问题,提出建议。

3、讨论与分析

3.1、现状图表分析

表1 藏汉学生(男女)体育锻炼强度调查统计分析

(1)西藏地处高原,空气干燥、湿度低,日照强度大,正常运动时,不仅身体会因流汗而迅速丧失水分,而且人体运动时呼吸次数增加,通气量明显增大,水分蒸发极快,呼吸失水量比平原增加2~5倍(每日可达1-1.8L)因此不怎么出汗,但身体容易脱水,这也是导致高海拔地区体育锻炼中,锻炼者感觉没有内地强度明显,但实际上却早已经达到了预想的强度。表一中间的三个强度中,藏汉学生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是在运动过量和慢走强度上,藏族学生优于汉族学生,两者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

(2)在高原体育锻炼的动机和意向上,大部分大学生体育锻炼目的性较强,藏族学生锻炼的目的性比汉族学生更明确,有相当一部分汉族同学参加体育锻炼主要动机是为了应付考试和体育达标,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表2 藏汉学生(男女)体育锻炼项目调查统计分析

(3)从表中可以看出:藏汉学生虽然在田径(主要是慢跑)和三大球中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拉丁、小球类、健美操、太极拳和登山中,两者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藏族学生中在舞蹈(尤其是锅庄舞)和登山等对节奏感、耐力要求比较高传统体育项目,表现的更加积极;而汉族学生对动作舒缓的太极拳和敏捷的小球类和健美操项目,在负荷强度不大的项目中表现的更为踊跃。

3.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在上海、北京和广州体育教学改革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2002年我国颁布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上海作为经济文化大都市率先实施课改。通过’择师、择时、择果”满足学生兴趣,来促进体育意识培养,重视健康体育教育,很好的继承了优秀体育课程和教学思路和方法,又跟上时代变革以求创新,很好的把体育继承性和发展性结合起来,在全国起到一个标杆和学习的模式;

(2)在国内,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后,主要是历史问题、地理差异、民族传统等原因造成,以西藏为例,西藏是一个高海拔地区,气候恶劣,严重缺氧,经济文化全面落后,在西藏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方式、组织形式、课程结构、课程体系都是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实施,但是西藏有自己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创新和跟上时代步伐进行改革严重不足。

3.3、分析与讨论

体育课程的设置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核心,全国高校在2003年全面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成为高校制定体育课程大纲,是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课程改革创新让高校体育教师创造精神得到激发,专业得到施展。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足,根据实证调查结果,提出课程改革观点和实施策略,丰富西藏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完善课程改革内容。同时将体质健康测试和课外体育锻炼作为课程改革的延伸。

本文设计有藏汉,男女学生上不同的项目、内容、训练强度、进度都要区别对待,同时要保持好教学完美,学生共同达到预期效果,科学标准评价机制的建立通过课程改革,对课程内容、组织形式、课程评价、课程反馈、学生兴趣爱好等完美的协调统一。

(1)课程内容设置。

在西藏,学生喜欢的项目选择空间受到限制,体育内容对学生锻炼态度影响极大,形式单一,递进性和层次性不明确,应立足学校,地区特色为基础,优化课程传统结构创建开放式教学结构,应以课堂体育教学为基础,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辅助,创建符合“新纲要”综合性体育教育。通过实验班藏汉学生的变化,改变旧模式,建立新体系,在保持藏族学生原有优势项目基础上,优先发展时代潮流的项目和让体质得到巩固个提升;让汉族学生适应西藏环境基础上,慢慢回复身体的适应能力,同时避免剧烈运动损伤机体,从身体过度到完全适应,最终接近藏族学生身体适应能力,达到共同进步,区别发展。

(2)课程教学模式。

从表1、表2可以看出藏汉学生的体育差异,男女生体育差异,根据不同我们应区别对待,因人制宜,尽量做到人人有提高;西藏高校体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有自然班级分班、兴趣爱好分班、性别分班;课堂外教学主要形式体育俱乐部、协会制形式,多媒体教学、体育社团;组织形式搭配科学化的模式有待研究。课程设置模式,在西藏高校以普修(大一)+选修(大二)+素质交叉课选修(大三、大四,西藏大学已经实施5年)模式为主,针对伤残病和特殊体型的学生所开设的保健课在藏医学院摸索开展,西藏高校缺乏体育理论知识传授,学生的体育课本基本不用,是目前改革缺乏的重要一环。

(3)课程实施。

对学生仔细观察,藏汉学生比较喜欢项目,体育的态度,运动强度、合理时间等调研后,进行课程实施具体操作。通过实验班藏汉学生的变化,改变旧模式,建立新体系,在保持藏族学生原有优势项目基础上,优先发展时代潮流的项目和让体质得到巩固个提升;让汉族学生适应西藏环境基础上,慢慢回复身体的适应能力,同时避免剧烈运动损伤机体,从身体过度到完全适应,最终接近藏族学生身体适应能力,达到共同进步,区别发展。

(4)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除了平时分和考试成绩,还应结合理论知识评价、计划达成评价、行为实施评价等,给学生成绩除了基本能技术考核外,上课纪律、考勤也是重要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诊断、引导、调整、改进和启发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

(5)课程反馈。

往往课程以教师为主,课程好坏无关紧要,无法真正反映学生心理身体需要,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反馈机制,来表达学生意愿,倒逼教师课程改革意愿,能根据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错,改进方法,走在学术的前沿和跟上体育教学发展趋势。

4、结论

针对西藏高原的特殊性,藏汉学生的差异性和适应性,对西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制定一套适应高原学生锻炼的地区性体育课本课程,同时大力推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西藏是一个多民族地区,通过藏汉学生体育共同进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共同促进民族融合,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兴趣,“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目标,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赖小玉,刘海金,刘尚礼.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J].体育学刊,2007,14(5).

[2]李凌姝等.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3]潘雪梅,王继帅.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相关研究及评价[J].浙江体育科学,2010(1).

猜你喜欢

藏汉体育锻炼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日常交际用语之藏汉对比分析
藏汉孩子是一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基于Android 平台的藏汉双语学习软件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Android平台的藏汉词典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