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高校经济学专业建设的改革创新
2018-03-07李波
李 波
(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进入新阶段、立足新战略、谋划新布局、推出新路径。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新战略的实施,人才保障首当其中。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做好民族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内涵,新时代民族地区发展面临新的重要任务和新的重要历史机遇。当前乡村振兴和实现同步小康是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战略任务,实现两大发展任务必然要求高校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的支撑,民族高校作为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对于培养新时代符合民族地区新要求的人才既是民族高校办学宗旨的体现,更是民族高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教学,而专业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新时代要培养适应民族地区新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然要求民族高校专业建设思路和举措要有新改革和新探索。专业建设包括专业建设目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社会服务等等方面,其核心是培养高质素人才。乡村振兴中关键环节是经济发展,实现同步小康和精准脱贫的关键也是收入脱贫。因此,新时代民族地区实现新发展必然要求民族高校培养出既具有主流经济学扎实基础,又熟悉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情况,既具有在大城市弄潮的时代气魄,又有扎根于民族地区基层情怀的高素质经济学人才。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和关键推动力,因此新时代加快推进民族高校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系统一流、国内知名、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学科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族高校经济学专业发展的现状
民族高校包括国家民委直属高校以及地方性民族院校,均开办了经济学专业且招生规模相对较大,基本上是校校办财经的格局,且经济学专业大多都是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类比较热门的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和转专业选择中均较为热门,充分表明社会对于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民族高校也比较重视经济学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且随着专业学科的发展,大多高校都具备经济学硕士授权点。然而由于民族院校经济学专业大多不是该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所以在博士点的建设上大多明显欠缺。
二、民族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建设目标定位不清晰
专业建设目标是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和具体路径。民族高校的发展目标事关民族高校的自我定位与发展思路,尤其是在全国“校校办财经”的专业建设格局下,民族院校经济学专业如何定位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从现实发展来看,民族院校经济学专业建设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清楚,表现为目标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的主流与特色彰显不够。
(二)专业主流和特色彰显不到位
专业的发展是主流与特色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彰显。民族院校经济学专业建设中考虑与其他综合性重点大学和专业财经院校在经济学专业主流方面的差距,往往会考虑以民族特色来实现错位竞争。但是从实际发展和建设体系来看,尤其是在本科人才培养上,专业主流基础不牢,特色彰显也不够。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的效果,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受资源条件限制,民族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普遍还存在理论课堂创新不够、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学分比重不足以及大课、因人设课等现象。
(四)人才培养存在泛化
民族院校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泛化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和特色上。民族院校学生生源具有特殊性,相当部分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地区,具有不同背景、不同基础、不同习惯,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体现因人施教、分层分类教育教学,导致人才培养一定程度的泛化。
三、民族高校经济学专业建设的思路创新
在认真研究并准确领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关要求和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对标创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路创新。
(一)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在品牌专业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的“重中之重”。因此,紧抓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重要契机,通过外引内培,积极做好师资队伍培训、在职深造、外出进修、外聘贤才、引进新生力量等多种途径,打造师德高尚、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人员稳定、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力量,形成以教学名师为中坚,教学团队负责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
(二)构建“三化一体”、“二三四六”多层次多元化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力图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合格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此,要根据学生不同需求,因才施教,提供区域化、学术化、国际化等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区域化,主要是培养直接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加强对于民族经济和民族区域的实践实习,增强其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能力。学术化,主要是试点少数民族经济“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民族经济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研究力量。国际化,主要是试点“国际交换生”,积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民族人才培养战略,了解学习国外民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新思路和新举措,为推进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创新引智。以培养卓越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学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二三四六”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即:构建“校内理论导师+校外企业导师”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双轮驱动的创新指导教师体系;强化参观式、参与式、项目式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开展经典研读、前沿追踪、学术分享、项目研究,构建理论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实施“关注一类专业的报刊、研读一系列学科专著、做好一本读书笔记、每周举行一次新的学习心得、每季度一次观摩实践、每学期一次体验实习”的“六个一”的创新培养工程。
(三)打造“两轮驱动”、“四阶一体”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轮驱动”模式,遵循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重视主流经济学理论教学的同时突出民族地区实践,充分体现“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突出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构建内容相互补充,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多层次“四阶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基础理论——实践应用——创新设计——综合训练”四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合理穿插于大学四年期间,使实践教学全方位、多形式地展开和阶梯化推进。在教学中继续深化改革,夯实理论基础,重点在课程体系、课堂教学等方面下大功夫。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国家标准相关要求,加大实践教学方面的创新,实施虚拟仿真教学、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等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四)深化教学改革,持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第一,构建具有鲜明民族经济和民族政策理论特色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充分利用资源、区位、行业和学科优势,凝练专业发展方向,设置主流经济学理论、民族特色经济、民族政策实践、跨学科的经济学扩展课程、民族经济专题等多个课程模块。第二,凝练特色,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在线课程。立足整个学校、学院特色优势,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力求反映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开展学科平台课程、专业系列课程的建设,建设一批既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充分反映经济学学科前沿,又能充分彰显鲜明区域和民族特色的在线课程。第三,积极推进双语课程建设,创新“中外双师型”教学法。努力探索,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本着积极、慎重的态度,遴选典型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双语教师培训上,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英语培训、双语教学研讨与交流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双语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在课程教学中,实行“中外双师型”教学法,本专业老师基本讲解、课外辅导与外教案例讨论、课外辅导相结合,强化理论基础,提升外语综合能力,拓展国际视野。第四,强化协同创新,与民族工作部门和实习基地合作优化特色课程体系。通过与民族工作部门和企业共建合作,课程体系建设中始终强化共建单位和实习基地的参与,充分体现协同创新,共同讨论区域和民族经济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以实用性、先进性、前瞻性为指导,编写特色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同时,紧紧依托共建单位的实际,丰富教学案例,与此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共同编写特色课程讲义,丰富特色课程的案例教学内容。
(五)建立立体化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
积极推广和实行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互动型模式,鼓励运用案例教学法、实地考察法、模拟训练法及双语教学。充分运用“互联网+”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一步深化网络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和仿真模拟教学。通过教学内容模式的创新,将教学内容框架化、层次化和简洁化。加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概括性,突出理论的公式化和图形化,使原有庞大和繁杂的教学内容缩减为若干个清晰明了的教学板块,然后通过框架式方法来表达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层次鲜明,更便于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重点内容。针对经济学专业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注重发挥教学实验环节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依托实验实训综合平台,运用虚拟仿真实验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将信息科技运用于教学之中,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新形势下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对高等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六)创新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学科优势,整合师资力量,探索并构建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和优势,定期开办民族经济人才培训班,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各民族地区的实际工作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其次,组织民族经济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开展民族地区专家咨询团活动,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诊把脉。与民族地区相关部门共同组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共同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献智献策。通过创新服务,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提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路和案例,助推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