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石印文亦青史华章:读康有为“维新百日出亡”印小札

2018-03-07

文化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闲章印文款识

艾 珺

公元2018年,华夏纪年开元4716年,戊戌变法迄今,整整两甲子矣。

戊戌年,是中国传统农历纪年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35年。按照旧时术士的解读,天干之戊,义为茂,属阳之土,万物茂盛;地支之戌,义为灭,万物尽灭,亦属阳之土。合而为戊戌,则为比例和好。吉也,凶也,是也,非也,并非术士者流可以随意杜撰。

《清代学者象传》之康有为像

1898年9月21日,戊戌变法失败,身为维新派领袖人物的康有为躲避清王朝的追捕匆忙逃出京城,亡命海外。于是康有为写了《出都留别诸公》诗:

沧海惊波百怪横,唐衢痛哭万人惊。

高峰突出诸山妒,上帝无言百鬼狞。

岂有汉庭思贾谊,拚教江夏杀祢衡。

陆沉预为中原叹,他日应思鲁二生。

并有题注云,“吾以诸生上书请变法,开国未有,群疑交集,乃行”。如今读之,仍可感其悲壮,惊心动魄!在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是从顶层设计切入的一次以政治改革为旨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康有为流亡环游世界的本身,亦不乏可圈可点可省思之处。

康有为印

归国后,康氏请著名篆刻家吴昌硕给他刻的这方朱文印章每每钤于书画,似乎亦因自家这段独特的经历而自得自诩。查检相关印谱,似印无名称不便列目,且用其印文前六字,名之曰《“维新百日出亡”印》。印文“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寥寥27字,简洁生动地概括了康氏从41岁到56岁,作为一个超级政治旅行家环游世界的人生阅历。16年里,康氏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经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行迹所至,竟然先后游历了英、美、法、意、日、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印度、越南、缅甸、巴西、埃及等42个国家和地区。期间,为“保救大清皇帝” 以实现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筹措经费,他开公司创办实业、经营股票和地产,生意可谓五花八门,又兼具有实业家的风采。在当时,没有哪个中国人能像他这样足迹遍布如此多国家。虽道是政治流亡性质的“被旅游”,不意间却因此而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到过世界地方最广、接触各国人物、事物最多的旅行家和政治家。他这个周游列国的人生阅历,亦有所偏得,那就是极大地开阔了胸襟眼界,拓展和丰富了学识。这一点,是众多留学海外者所难以相比的,在近代知识分子当中得天独厚、屈指可数。归国前,康氏写道,“上感国变,中伤种族,下哀生民;博以环球之游历,浩渺肆恣,感激豪宕,情深而意远。益动于自然,而华严随现矣”(康有为《人境庐诗草序》),盛赞黄遵宪之语,亦当是其内心之款曲独白。

徐悲鸿《康南海六十行乐图》

康氏流亡海外期间,先后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康有为次女康同璧,读书之余,曾陪父亲遍游欧美。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第六节载:“康南海之第二女公子同璧,研精史籍,深通英文。去年孑身独行,省亲于印度,以十九岁之妙龄弱质,凌数千里之莽涛瘴雾,亦可谓虎父无犬子也。近得其寄诗二首,自跋云:‘侍大人游舍卫祗林,坏殿颓垣,佛法已劫。然支那女士来游者,同璧为第一人。’诗云:‘舍卫山河历劫尘,布金坏殿数三巡。若论女士西游者,我是支那第一人。’‘灵鹫高峰照暮霞,凄迷塔树万人家。恒河落日滔滔尽,祗树雷音付落花。’” 康同璧的这个故实,可为康氏这16年历程的一个历史花絮。

康同璧与父亲康有为出访海外

据说闲章源自秦汉时的吉语印。在印学上,除用作署名的姓名、字号、斋号、职官、藏书印和鉴赏收藏等体现印主和归属性质的用章而外的其他印章,均统称为“闲章”。诸如吉语、祝颂、箴言、诗词佳句、乃至佛像、肖像、动植物图案等等,皆可用为闲章。内容所及,举凡诫谏、述志、寓意、纪事、履历、世系等,皆可见于闲章印文。如此一来,显然是闲章不闲了,谓之“闲章”似乎真就未免名不副实了。

康氏

唐寅会试被黜之后居苏州以卖画为生,画上常钤盖“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两方闲章来抒发胸臆。赵之谦妻女亡故之后,以一方“如今是云散雪消花残月阙”闲章作为缅怀。齐白石有“中国长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鲁班门下”“木匠之门”等一系列闲章幽默地向人提示其人生阅历。曾任安东知县的吴昌硕,以闲章“一月安东令”来表白其挚爱艺术无意仕途心境。

康氏这方《“维新百日出亡”印》,无疑亦属于印学的闲章。此印之“闲章不闲”不仅在于印主自得自诩地自道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阅历,更在于印证着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迄今两个甲子前的戊戌变法。

历史长河若天河,浩渺无限。社会历史的记忆关注细节更重大节。对于这位晚清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特别是这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的是非功过,仍将在未来历史的省思之中。

南海康有为印

《“维新百日出亡”印》等历代众多的闲章,其人其文其故实,实可谓金石印文亦青史华章。有清“一代儒宗”钱大昕的女婿金石考据名家瞿中溶,曾著《集古官印考》,辑录考证唐以来官印一百多方,遗憾的是不录印文。藉此联想到,若编一部《中国印章印文汇编》或“汇考”、大辞典之类几种专门文献集成兼工具书,使之正式进入历史文献之列,对于古人是个交代,与未来自亦功德无量。

华光普编《中国历代印章目录》,辑收历代古印1800方;王义骅编选的《历代闲章汇粹》,收录自战国至近现代已故篆刻艺术家的闲章篆刻作品3183件; 康殷编的古玺印集大成之作《印典》,汇集古代印谱100余种,收古玺印拓本四万余方,可谓煌煌巨制。然而均不能取代《中国印章印文款识汇编》或《中国印章印文款识集成》的性质和功能。作为这种专门文献专集,至少,需要包含数种有关的必备基本信息。似乎,在体例上至少要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1)印主为何人及其简介;(2)印文,形制,朱文白文,字体,印文由来,如自撰、引用、出典等;(3)印之边款(含顶款等款记)内容,字体、形制,或是图案;(4)印之所出,如自刻、嘱刻、获赠等,对方的基本信息;(5)刻家基本信息;(6)所见诸的载体,如文集、各类文献的记载或印谱,本书所据文本,等等。可以相信,一部体例完备的《中国印章印文款识汇编》或《中国印章印文款识集成》,即或是体量未必很大、未必很完备的《中国印章印文款识汇释》之类,亦将是非常重要的稀缺专门历史文献。

南海康氏万木草堂书藏所藏

宋代曾巩《墨池记》:“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馀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 此顺便所及之议,乃藉戊戌变法两甲子之际鉴读康有为《“维新百日出亡”印》之一点“遗风馀思”,是耶非耶,盼获响应以“被于来世”耶,“如何哉”。

时值戊戌年之春,仍回革新话题。且以一首《戊戌变法两甲子有感》打油小诗结束本篇小文。

积贫积弱多国耻,前赴后继兴国运。

变法维新两甲子,改革开放四十春。

国富国强国昌盛,民生民智民族魂。

筚路蓝缕创新业,华夏文明方自尊。

2018年1月15日灯下于雅俗轩

猜你喜欢

闲章印文款识
闲章撷趣
闲章撷趣
基于印文印迹特征判别印章类型技术的研究
闲章撷趣
金石学视域下陶瓷款识的学术独立性研究
名人闲章拾趣
浅谈司法鉴定中手工制作硬质印章因盖印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关于光敏印章印文鉴定问题的分析
土观呼图克图驻京期间的贡献探析——从摩利支佛母像款识谈起
吐鲁番发现的明代成化瓷器款识字体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