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方言的使用现状与维护
2018-03-07张廷国
于 清 张廷国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一、引言
长山列岛位于渤海、黄海交汇处。其四面环海的独特环境孕育了其富有特色的语言和文化。然而,经查阅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学界对长山列岛富有特色的长岛方言(或称长岛渔家方言)的使用和维护缺乏较系统的研究。再者,在大力倡导普通话的今天,加之岛内与外界的交流日趋频繁,讲长岛方言的人亦在日趋减少。有鉴于此,长岛方言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面临着失去传承的载体,因此加强对濒危的长岛渔家方言的研究和拯救已刻不容缓。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拯救长岛渔家方言的方法或措施,维护其文化生态平衡,传承其颇具特色的渔家民俗文化。
二、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2.1 研究的现状
对于方言的使用与维护的研究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话题。社会语言学旨在解析语言使用或表达方式为何会因语境而异,所关心的是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传递社会意义的方式。[1]理查德·哈德逊认为,“我们可以把社会语言学定义为对于语言和社会关系的研究”。[2]首先,从语言的变异去分析变异的原因和规则,或者从语言的角度看社会,即微观社会语言学。弗洛里安·库尔马斯和罗纳德·沃德豪认为,微观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不同的社会因素(如阶层,性别和年龄等)如何影响人们的话语方式、语言变体或模式的。[3][4]其二是宏观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社会与语言的关系,即从社会的视角研究与语言相关的问题。例如,人们的语言态度、语言选择、语言维护、语言替代、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社区等。
多少年来,由于大力提倡讲普通话使得普通话的地位与日俱增,而方言的社会地位及方言的使用却日趋衰落,不可避免地成为弱势语言。例如,孙晓先、蒋冰冰等曾在上海中小学做过调查研究。当问及对上海话的认同感时,受访者认为很亲切的占38%, 选择没有感觉的占50%,选择有点别扭的占9%,且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倾向于多使用普通话交流。同时,在问及今后在上海地区的言语交流中,你认为哪种语言比较重要时,选择普通话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上海话。该研究同时提出,在确立普通话地位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5]这些数据显现了方言已经处于濒危状态这一现实。此外,对方言的研究已有不少学者给予关注或研究,限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便赘述。
至于长岛方言,在前言中我们提到了“长岛渔家方言”。这是因为长岛人世代生活在海洋环境中,以捕捞和海产养殖为生,因此其方言、尤其是其方言词汇与附近胶东陆地的方言词汇有着显著差异。长岛当地人戏称长岛方言带有“海腥味”,故而又称长岛渔家方言。
就长山列岛的方言研究、尤其是对其渔家方言的研究而言,至今仍是空白。人们对其渔家方言及民俗的认识也很不全面,甚至存在不少误解。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讲长岛方言的人在日趋减少,这些现象显示长岛方言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也面临着失去传承的载体。有鉴于此,对长岛渔家方言的研究与拯救已刻不容缓。
2.2 研究的问题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试图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下:
(1)长山列岛居民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对普通话和方言的选择或使用程度如何?
(2)当地人对方言的维护持何种态度与期望?
(3)长岛方言具有哪些社会功能、对当地的文化传承有什么作用?
此外,就地域方言而言,长岛方言中有些语音和词汇可能与大陆上毗邻地区有所不同,在一些用法上也可能存在着差异,这些也是本研究需要探究的内容之一。
本研究的假设是:人们的语言态度影响了语言的选择和语言使用,同时对方言的维护直接影响着民俗文化或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三、研究方法
为了解决2.2中提出的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实证研究和文献考证并重、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更能提升研究的信度与效度。[6]针对研究的问题,我们曾多次赴长岛调研、采访、核实研究的素材,全部调查都采取户访座谈与问卷调查结合进行。通过实地调研、采访座谈、查阅文献等方式收集研究的素材。
3.1 研究对象及取样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长山列岛的普通居民和长岛县的公务员。就研究的取样而言,我们选择长岛普通居民和长岛县公务员作为对比研究,他们基本居住在南北长山两个岛上。普通居民取样主要有从事个体经营者、企业人员、海产养殖人员、渔民等,其目的是使取样能够代表普通居民的语言使用现状。公务员主要选自长岛宣传部门、税务、文化教育等单位。
3.2 受访者的背景分析
我们课题组对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160余份,从发放的问卷中选出了有效问卷100份,其中普通居民和公务员各占50份,从而使所选问卷在质量上和数量上保证了统计的效度和信度。我们将受访者的年龄限定在20—60岁之间,其受访者的教育背景信息如量表3.1所示:
量表3.1 受访者的教育背景分析
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我们在调查期间还走访了相关职能部门及当地居民,通过与受访者面对面地交谈,了解到受访者对我们所研究问题的反馈意见。这些随机采访的信息有效的支持了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四、研究的结果
本部分将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获取一些有价值的发现,从而回答此前第二部分中提出的相关研究问题。因此,本部分研究分析的重点基于下列四个方面:
4.1 语言选择
就语言选择问题,当问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您经常使用的语言时,受访者的回答如量表4.1所示:
量表4.1 普通市民、公务员对方言和 普通话使用分析
依据量表4.1的结果可见,长岛方言在普通市民中的使用频率最高。长岛公务员使用方言的频率明显少于当地普通居民,而使用普通话的比率比普通市民高14%。想必是这个阶层的人员受普通话教育的程度高于普通居民,或是因工作需要。
4.2 语言态度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并充当着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在交流中不可避免地遇到普通话和方言共存的现象,因此人们是否接受方言,对交流的一方使用方言是否适应等就构成了对方言的接受态度。当问及您对使用长岛方言的态度时,受访者的回答如量表4.2所示:
量表4.2 对使用长岛方言的态度
如果我们将可以使用方言作为界定的标准,在受访者中绝大多数的人是赞同使用方言的。例如:普通居民赞同的比例高达(8%+28%+46%)82%,公务员高达(4%+20%+60%)84%,而不赞同使用的人则为极小数。
当问及您说家乡话的原因时,受访者的选择如量表4.3所示:(此题可作多项选择)
量表4.3 说家乡话的原因
说明:(1)因为该问题属于多项选择,所以可以从相关选项的比重进行分析。
(2)在上述6个选项中,多数受访者把说家乡话原因归咎于“习惯说家乡话”。持这种观点的普通居民的比重为76%,公务员为48%,而紧随其后的则是说家乡话能够“准确表情达意、更有氛围”。由此可见,方言在当地民间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础。
4.3 方言维护
在当今,作为强势语言的普通话对弱势语言——方言的影响日益增大,从而导致了讲方言的人日趋减少,方言消失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因此方言维护的问题已引起了社会语言学界和人类语言学界的关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当问及“如果人人都讲普通话,你认为方言会消失吗?”受访者的回答如下:
量表4.4 对于方言消失的看法
量表4.4的结果显示,认为方言不会消失的受访者平均高达63%,在三个选项中所占比例最高,而持会消失的观点平均为28%。
4.4 方言与文化传承
语言不仅具有交际和思维的功能,同时还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语言与文化有着不可切割的关系。一个社会的语言是它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就如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
当问及您认为长期使用方言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多大?受访者的回答如量表4.5所示:
量表4.5 方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依据量表4.5的结果可见,认为方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很重要、重要的普通居民高达86%(44%+42%),持同样观点的公务员高达76%(32%+44%)。
方言是联络乡情的重要纽带。在问及如果您和一个陌生的老乡在外地相遇,家乡话在你们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作用有多大?受访者的回答如量表4.6所示:
量表4.6 方言在异乡交际中的作用
依据量表4.6的结果可见,普通居民和公务员认为家乡话在与外地同乡的交际中作用很大的均高达70%,认为作用不大的比例则极少,分别为2%、6%。
4.5 研究的相关发现
语言是一个民族或族群进行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也是传承民俗文化的载体。依据此前的结果分析,现将本研究的相关发现简述如下:
(1)在语言选择方面:根据量表4.1的结果分析可见,长岛方言在普通市民中的使用率为60%,在公务员中为40%。公务员使用普通话的比率比普通市民高达14%。由此可见,目前长岛方言是当地人的重要交际工具,同时方言与普通话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2)在语言态度方面:根据量表4.2的结果分析可见,如果我们将可以使用方言作为界定的标准,在受访者中绝大多数的人是赞同使用方言的,而不赞同使用的人则为极小数。
根据量表4.3的结果分析可见:受访者把说家乡话的主要原因归咎于“习惯说家乡话”,以及能够“准确表情达意、更有氛围”。由此可见,方言在当地有根深蒂固的基础,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3)在方言维护方面:依据量表4.4的结果分析可见,尽管有不少受访者认为方言不会消失,但是持会消失观点的达30%左右。此外,采访中发现长岛的学龄儿童基本都使用普通话交际,故而长岛方言的消失日趋明显。
(4)在方言与文化的传承方面:依据量表4.5和4.6的结果分析可见,多数受访者认为方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很重要或重要,同时认为在与外地同乡的交际中方言是联络乡情最重要的纽带,能唤起同乡的身份认同和思乡的功能。
鉴于此前的结果分析和相关发现,本文将在随后部分逐一进行讨论。
五、结果讨论
依据第四部分的结果分析和相关发现,本部分拟就相关的发现进行讨论,同时提出我们的管陋之见。
5.1 语言选择的互补性
依据4.1 语言选择的研究结果可见,长岛方言在普通市民中的使用率为60%,在公务员中为40%。这表明在语言选择方面,至今长岛方言仍然是该区域普通居民和公务员日常交际的主要工具,同时表明方言与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由此可见,在普通话广为推广的今天,长岛人对自己的方言仍情有独钟。谈到长岛方言与普通话的互补性,其意义在于长岛方言与普通话之见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关系。
这是因为在社会交往、人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强势语言(普通话)对弱势语言(方言)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在长岛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到,长岛话(其实胶东话也大都如此)很有特色的声母——舌尖中塞音c,ch和舌尖中擦音ç,正在逐步地变异成和普通话接近或相似的,h和。虽然目前改变的速度因人而异,参差不齐,但大趋势已经很明显了,这就是普通话影响长岛话的明显例证。另外,虽然长岛话的固有拼合关系中,舌尖音声母(t,th,n,l,ts,tsh,s)一般不与合口呼韵母相拼,但是由于受到普通话的广泛影响,在口语中的舌尖音声母也开始出现与合口呼韵母相拼合的例证了。当然,弱势语言对强势语言也有影响。长岛话属于北方官话,北方官话一致性相当高,很多词语都在北方官话区通行。例如“肥皂”在普通话中不叫“胰子”,但是类似(长岛及附近沿海县市)“胰子”这样的口语词却在北方官话区通行的很广泛,而且这种说法都被该话语区的人认同并理解。
5.2 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的相关性
语言态度系指语言共同体成员对语言或语言变体所持的态度、看法或行为意向。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社会行为,语言态度这种社会心理因素必然会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语言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谈到语言态度,王远新认为,在双语或多语社会中,由于社会或民族认同、情感、目的和动机、行为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会对一种语言或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种认识或做出一定的评价,这种认识或评价通常称为语言态度。[7]由此可见,语言态度是人们对某种语言或方言的感觉及评价。人们的语言态度反映了该语言的社会地位,并影响了语言的使用。
根据此前4.2、4.3中关于语言态度的研究结果可见:一方面,受访者中绝大多数人是赞同使用方言的(例如:普通居民赞同的比例高达82%、公务员高达84%,而不赞同使用的人则为极小数)。这种现象说明长岛方言在当地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础,赞同使用长岛方言是长山列岛居民在生活中的必然选择,也说明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成正相关性。另一方面,受访者把说家乡话的原因归为“说家乡话能够准确表情达意、更有氛围”。这种语言态度显现出人们对该方言所展现的文化认同心理,也表明方言具有身份认同的功能。这种认同有助于人们在多语体(如方言、普通话)环境下建立起语言平衡,即防止强势语言的过度扩张和弱势语言的衰亡。
语言族群自身的愿望和态度对语言使用的前景至关重要。与语言的使用环境等客观因素相比,语言使用者对待自己语言的态度能够对本族群语言和文化的维护和传承起着关键作用。长岛居民较高程度地接受和使用长岛方言,充分显示出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具有正相关性。
5.3 濒危语言的归因及维护
根据量表4.4的结果分析可见,尽管有不少受访者认为方言不会消失,但持会消失观点的达30%左右。当然持不确定观点的不在少数,平均达9%。此外,采访中发现长岛的学龄儿童多数都能使用普通话交流,而非方言。试想再历经几代人,长岛方言还能否存在?这些现象使我们感到长岛方言已经处在濒危的边缘。
语言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延续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未来。要认识一种文化,需要从语言出发,文化的特征通常显现在语言中。安梅认为,语言的消亡是语言文化多样性的丧失,语言的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遗产,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将是整个人类的损失。[8]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徐世璇的介绍, 目前我国的语言大约有120种, 其中近一半处于衰退状态,有几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9]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对此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谈到长岛方言的维护,笔者有如下管陋之见:
(1)方言维护首先更应是社会之责,应通过当地文化、艺术、教育等部门的努力,通过影视娱乐活动加以维护、传承。例如:鼓励当地人举办民俗活动,多开展一些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延续长岛方言、传承文化。不加区别的“大锅菜”只能平淡无味,颇具特色的“地方小吃”则能给人们带来脍炙人口的享受。
(2)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对长岛方言的收集、记录、录音和整理。组织专门人员和课题研究团队发掘、整理、维护长岛方言。同时,建档立制,将收集整理的资料系统化,建立起完整的、系统的资料库。
(3)发挥教育在方言维护中的作用。一方面要引导社会去理解、欣赏和包容方言,把它视为一个有效的、充分的语言系统。另一方面,既便学校不开设方言课,也需允许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由地选择交流的语言。有人可能担心这种提法有悖于国家的语言政策,其实非也。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语言的多样性有利于文化多样性, 就如同一个物种对于生物多样性一样, 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贡献。
5.4 方言与民俗文化传承
在方言与文化的传承方面:依据量表4.5和4.6的结果分析可见,多数受访者认为方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很重要或重要。持这种观点的普通居民高达86%、公务员高达76%。同时,认为方言是联络乡情重要的纽带,能唤起同乡的身份认同和具有思乡的功能。这些发现使我们认识到,长岛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同样具有语言的基本功能,其基本功能可从其语言属性、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三个方面加以诠释。
5.4.1 长岛方言的语言属性
所谓方言的语言属性,在语言学意义上主要体现在它是当地人交际和思维的工具,长岛方言同样具有交际和思维的功能。我们说语言具有交际的功能,是因为人们的社会活动需要语言来沟通、交流信息,所以没有语言,社会活动就无法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交际的过程就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过程。
我们说语言具有思维的功能,是因为思维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语言则是思维的载体或工具。王巍认为,没有语言的巩固,思维无法定型,思维正是通过语言而得以形成的。[10]再者,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是人具有思维的能力。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所谓间接的反映是通过其他事物为媒介来反映外界事物。例如,早晨打开窗户,发现外边湿淋淋的,由此推想到“昨夜下雨了”。谈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词汇是语言的物质外壳。[11]思维离不开语言,例如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念念有词、默默地辅助大脑的思维活动。长岛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与普通话一样具有语言的思维功能。
5.4.2 长岛方言的社会属性
语言的社会属性首先表现在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具有身份标识、身份认同的功能。一个区域的方言亦是使用这个方言的族群或民族的社会符号,是区别与其他族群或民族的身份标识。语言是民族的身份标识,标准语和方言都可以用来区别民族与个体的身份,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此外,语言的社会属性还体现在它对社会的依赖性上,语言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属性,这表现在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对此,瑞士语言学家斐迪南·德·索绪尔(Fardinand de Saussure)在1916年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然而,亦有学者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持不同观点,例如十九世纪末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C. S. Peirce)又提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原则。
笔者认为语言符号具有两种属性,既有任意性(arbitrariness),又有象似性(Iconicity)。任意性和象似性是语言符号体系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又互为条件,共同维系着语言的发展。就长岛方言而言,经研究发现长岛方言词与对应的普通话词语之间既有任意性,也有象似性的特性。例如:
方言词的任意性分析
(普通话vs长岛方言)
前天——前日;黄昏——傍晚;额头——眼棱盖;下巴——嘴巴子;
在上述方言词中,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必然的,而是任意的,是由长岛人共同约定的。这些方言词符号祖辈就这么说、这么用,无需什么理据,而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方言词的象似性分析
就语言符号的象似性而言,汉语、尤其是古汉语的象似性源于象形、会意,是一种表意文字。汉语的象似性是基于汉民族多善于形象思维,由此而发生的符号思维也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古汉语中,诸多的汉字书写形式与意义之间就具有象似性现象。例如,中国古代象形文字:“水、月、日、火、田、山、石、象、伞、人”等,都具有象似性的特征。
现代汉语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变异,多数汉字基本看不出古汉语时期的象形文字特征。如果比较普通话与长岛方言的词汇特征,其象似性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显现:
(1)音义象似性(或解释性):即方言的核心词与普通话词语的音义基本一致,方言词对普通话的语义有进一步解释之意,例如:
(普通话vs长岛方言)
太阳——日头;云——云彩;闪电——打闪;冰——冻冰;
(2)同义象似性(或隐喻象似性):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是同义不同音,或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隐喻的关系。例如:玉米须(普通话)——苞米胡子(长岛方言),因为玉米须形似“人的胡子”,所以将方言词“苞米胡子”隐喻为“玉米须”,为此颇能使人联想到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象似性。下列各对应词语也都具有类同的象似性,例如:
(普通话vs长岛方言)
马铃薯——土豆、地豆;花生——长果;喉咙——嗓子眼;婴儿——小月孩儿;
乞丐——要饭的;驼子——罗锅子;理发匠——剃头的;
上述方言词、普通话词语的象似性是基于隐喻的模式建构的,而代码符(方言词)则完全靠约定俗成来实现。这种象似性可以理解为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被符号解释者所感知、所联想到的一种象似性,这种象似性有强弱程度上的差别。
(3)典故性方言词
语言是生活的化石。有些长岛方言词的语义是基于历史的典故,即它们有着一段动人的传奇故事。例如:
毛巾——龙佩:源于旧时岛上渔民在出海打渔时,常将毛巾披在肩上用于檫汗水,或在挑、抬捕捞之物时搭在肩上,做垫肩之用。除了劳作之需,称为“龙佩”也是渔家出于对“龙”的崇拜之缘故。
外乡人——地瓜干:把外乡人称作“地瓜干”始于我国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岛上居民的生活明显好于周围沿海陆地。这种变化吸引了不少沿海陆地的年轻男女奔赴长岛“淘金”,有的来到长岛从事养殖,有的捕捞,有的女孩嫁给了长岛当地小伙,这批人被长岛人戏称为“地瓜干”。
以上三种形式的象似性是基于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原则。人们在选择一个符号表示一个概念时,总是受到语言和社会的双重制约,即这种选择是具有理据性的。
5.4.3 长岛方言的文化属性
每一种方言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文化,都有其文化属性。依据量表4.6的分析结果可见:方言是联络乡情重要的纽带,能唤起同乡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这便是语言的文化属性所致。所谓文化认同,是一个文化群体成员对其自身文化归属的认同感,其特征是由一种文化群体成员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感表现出来。[12]文化认同具有情感色彩,人们对自己的族群文化通常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克莱尔·克拉姆契(Kramsch)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谈道:“一个社会群体成员所使用的语言与该群体的文化认同有着一种天然的关系。每一次言语行为,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能表明说话者或作者在某一既定文化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13]因此,文化认同能够带给我们属于这个群体的自豪感、归属感。
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2000多个普通话词汇与长岛方言词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些词汇不仅反映了长岛方言的地方特征,同时在与外地同乡的交际中亦可引发同乡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例如:
(1)天象(普通话vs 长岛方言)
太阳——日头;云——云彩;雾——雾露;
(2)时间(普通话vs 长岛方言)
去年——头年;前天——前日;早晨——朝里;中午——响午;
(3)农作物(普通话vs 长岛方言)
玉米——苞米;玉米须——苞米胡子;花生——长果;
综上讨论可见,方言是一个族群的重要社会符号,是识别一个区域族群的标识。人们对自己的方言具有一种语言忠诚和族群认同的情感,这种情感也是维系方言能够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
六、结语
本文研究可见:就语言选择而言,方言与普通话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在语言态度方面,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具有正相关性;就方言维护而言,保护方言其实就是保护地域文化,放弃方言就意味着放弃一个族群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就方言的文化传承而言,方言是联络乡情的重要纽带,能唤起同乡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如果忽略了对方言的维护,其承载的地方民俗也会消失,这或许会成为一个族群的悲哀。再者,方言是一个族群的社会符号和文化之根,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无形的文化遗产。就文化生态而言,某个区域方言的消亡意味着这种方言所承载的人类文明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的消失。因此,如何将濒危的长岛方言通过录音、文字、影像等方法记录和保存下来?如何维护、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应抓紧对濒危的长岛渔家方言的收集、记录、录音和整理,以期拯救濒危的长岛渔家方言,维护其语言文化的生态平衡,传承其颇具特色的渔家民俗文化。
[1]珍妮·霍姆斯.社会语言学引论[M].哈洛埃塞克斯:英国朗曼公司,1999.1.
[2]理查德·哈德逊.社会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
[3]弗洛里安·库尔马斯.社会语言学通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
[4]罗纳德· 沃德豪.社会语言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3.
[5]孙晓先,蒋冰冰等.上海市学生普通话和上海话使用情况调查[J].长江学术,2007,(3):1.6.
[6]张廷国,郝树壮.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5.
[7]王远新.论语言功能和语言价值观[J].湘潭大学学报,2008,(5):151.
[8]安梅.双语环境下的少数民族语言维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1,(4):186.
[9]武秋霞.论语言维护[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93.94.
[10]王巍.论英语语言的属性及其教学意义[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 (3):144.
[11]刘源甫,姚雪椿.语言物质属性及技能习得相关性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17.
[12]刘媛媛.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探析多语环境下的语言选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0.
[13]Kramsch, C. language and cultur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68.
[13]克莱尔·克拉姆契.语言与文化[M]. 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