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绞痛的中医辨治(上)

2018-03-06欧阳军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胸痹证候供血

欧阳军

探讨现代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无疑要与中医基础理论密切联系起来。各种治疗方法都来源于临床实践,各有其具体的适应范围。这些不同的方法,主要都是以中医的“证”为特点,灵活运用。

临床上运用的各种方法,主要由于“证”的差异性所决定。从冠心病的概念上看,有统一性;从不同的个体上来看,各有不同的证候特点,这是它们的矛盾特殊性。抓住这一特点,采用相应方法进行治疗,就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优越性。

为什么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甚至相反的方法,都能治疗冠心病呢?从冠心病心绞痛这个相对固定概念上去理解,当然有差异,有矛盾。其实正是这些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方法中,具有统一性或称之谓同一性。这是因为它们从根本上讲,归根到底还是“直接”改善了心肌供血,之所以不同的是从不同的兼证入手罢了。所以,中医治疗冠心病,从多数情形上看,是对心绞痛以外的“第二级”证候进行归类,按中医的“审证求因”原则,进行诊治。由此可见,各种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一点,被近年的药理实验所证实。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复杂的采用很多不同方法呢?这是由中药成分复杂性所決定。它们除了能缓解心绞痛的共同病理学机理以外,很多中药还具有各种兼证的适应性。这样看来,每种方法都有双重性。在单味中药提炼、合成以前,以中医方法治疗冠心病,采用各种不同方法进行“证”的治疗。

从表面上看,这是很麻烦的事情。但是这又是麻烦之中合理的途径。试想,若统统提炼出具有抗心绞痛的有效成分来缓解心绞痛,那么,患者的第二级症候(心绞痛以外的临床表现),可能依然存在,尤其重要的是第二级症候,在某种意义上讲,恰好具有“体质特点”,不给予纠正,就违背了具体病人的体质特征。

笔者在总结辨证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时,从实践中归纳成“十法”。此十法,虽属常用,但未必尽合情理。人的个体差异很大,需根据发作时所出现的种种症状,进行辨证施治。下面仅就所归纳的十法,逐一论述。

第一法 补气养血

本法适应于气血两虚一般性的病例。其特点大都与“脾”有关,多为脾阳不振或脾气下陷。临床症状为:疲乏无力,畏冷,四肢不温,便溏或溏而爽,并伴见血虚阴损现象,脉象细数,舌尖偏红,似与《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谓的“重虚”(重音从)提法相符合。原文有:“帝曰:何谓重虚?岐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为重虚。”又有:“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恇然。脉虚者,不象阴也。”对于这几句话,清代高士宗在《黄帝素问直释》中解释说:“阴阳气血皆虚,是谓重虚。”甚为中肯。

此类患者在其心绞痛发作时,多不典型。在相当多病例中,以胸闷憋气感觉为其主要特征,心绞痛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以上所列各症,较符合气虚阴血亦虚。在中医看来,气血关系以气为主,气为血。《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即气,故气虚为主;虽气阴两虚,但以阳气无力主为,定位在“脾”,可见补气养血一法,重在扶脾。与肾之阴阳虚损,显然有区别。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或当归补血汤。在阴血亏损中,还可配用《普济本事方》之白薇汤。

病例1:

夏女士,60岁,有7年心绞痛史,每每略劳辄发心绞痛。初诊时,每日可发作7~8次,其中有3~4次需含用硝酸甘油酯片方可缓解。其中医证候特点有:胸闷,头痛,肢麻,气短,心悸,躁而难眠;EKG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并伴有其它高脂血症之生化指标及高血压8年病史,因而被诊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在中医看来,胸闷、气短、乏力,每因过劳而发,皆为脾虚之证;其心悸、躁而难眠;舌尖略赤、舌边黯,脉小弦且细,又符合血虚阴亏之证。取补气养血法。处方如下:

常用方:党参3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红花12克,鸡血藤30克,郁金10克,赤芍10克,葛根15克。水煎服,1日1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治疗结果:3个月后,心绞痛明显减轻,由原每日发作7~8次,减少为每周发作3~4次,且停用硝酸甘油酯片。EKG复查结果,显示冠状动脉供血有所改善。

第二法 活血化瘀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冠心病,很重视活血化瘀疗法。其理论根据是血脉不通则痛,以活血化瘀治疗,变不通为通。大量实践证明,本法确有疗效。但选用本法,须有中医所谓瘀血指征。

1.疼痛明显,部位固定。

2.舌有瘀斑,舌质紫黯或面色黯无光泽,或面有明显色素沉着。

3.脉见涩象。

凡具其中一项者,即可采用活血化瘀方法。以患者无明显气虚之证者,效果较佳。倘气虚为主挟有瘀血者,常可导致出血倾向,或乏力不适,当与补气之品配伍。

代表方剂,我常选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活络效灵丹。其书解说:“治气血凝滞,痃癖徵瘕,心腹疼痛,腿痉臂痛,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湮瘀。”药味组成:当归、丹参、乳香、没药,是我们作为活血化瘀法的代表方剂之一。

病例2:

刘女士,家庭妇女,有5年心绞痛病史,每因情绪躁急而发心绞痛,其痛固定于左乳下,疼痛难忍,伴汗出,肢体发凉,平均每日发作一次,未含硝酸甘油片。发作后15分钟自行缓解。患者10年前被诊断有胃下垂。平日证候:脘腹胀闷,伴有凉感,烦躁易怒。舌薄苔白,质略黯并有细碎瘀点,脉弦紧而涩。每晨起时,肢体有麻木之感。EKG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中医据脉舌参证诊断为:血凝气滞,寒邪内闭。取活络效灵丹方随证变化,加减出入,经6个月治疗,患者心绞痛长达6个月未见发作。

第三法 宣阳通痹

明代张景岳《类经》说:“阴寒之气,客于肌肉筋骨之间,则凝结不散,阳气不行,故痛不可当。”又说:“寒则血凝涩,凝则脉不通,不通则痛矣。”这个提法,对于理解心绞痛的病因有临床指导意义。endprint

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又有“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所谓痹,是闭塞之意。胸痹,是胸中闭塞不通;认为本病的形成是由阳之虚,阴之盛。正如原文所说:“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这段经文,是以“阳微阴弦”来论述胸痹的发病机理。阳微,是指寸口脉象的“微”,寸口属上焦,寸口脉微,就是阳虚于上。所谓阴弦,与上相反,在于阐述阴盛于下,正由于下焦之阴盛,乘上焦的阳气不足,而形成了寒邪结居胸中的局面。据此理,当宣通胸中不振之阳气,兼驱下焦阴寒之邪气,其胸痹心痛可解。

宣痹通阳之通用方:瓜蒌薤白白酒汤。痛证较著者,当取薏苡附子散或乌头赤石脂丸;痛而不重,以憋闷为主者,当取枳实薤白桂枝汤。

病例3:

崔先生,55岁。患者因心痛彻背而就诊,EKG证实为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伴广泛性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平素经常有胸前区堵闷不适感,常无明显诱因而发作心绞痛,痛时胸中如有冰块,其痛难忍,不敢移动,冷汗涔涔。诊其脉,弦紧而实。观其舌,苔白质淡。为胸阳不振,寒邪内闭之证。取《金匮要略》薏苡附子散法。处方如下:

薏米30克,附子(制)15克,川楝子10克,薤白15克,干姜3克,巴戟天15克。水煎服,1日1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前方曾配用过川芎、红花、没药等。连用1个月,胸前区疼痛已有明显好转,每日所发作之心绞痛,已不伴有冰块感。2个月后,心绞痛未见发作(治疗第4个月时,曾有反复,有过数次较剧烈之心绞痛,曾用过川芎、红花、没药等)。8个月后,病情稳定,连续3个月未见心绞痛发作,自觉较前有气力。查心电图:陈旧性心肌梗塞心电图形未有变化,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却有明显改善。

第四法 平肝育阴

本法适用于冠心病伴有高血压病,而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者。冠心病之阴阳失调,通常先有阴虚,尔后阳亢,终则导致阴阳两虚。

临床证候特点为:少部分有肝经实火,多数为阴虚。其共性,除有心绞痛、胸闷而外,另有头晕耳鸣,目弦目涩,肢体麻木,性急善怒,心烦不安,面红若醉。或见燥热,心肾不交所致失眠健忘,手足心热,汗出,常喜冷恶热。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有力。

从调整阴阳的角度观之,“陽亢”之症状(多有高血压)常难控制,故选用较大剂量钩藤、黄芩则属必要。通常黄芩可用30克,致轻微腹泻为度,钩藤量用至30~45克,不宜久煎。

平肝育阴法,常用方剂一贯煎及滋水清肝饮。一贯煎偏于治疗肝肾阴虚,又挟气机不运者,而滋水清肝饮,则清补兼施。

一贯煎方有生地,可以用至20克,取其滋养肝肾阴分,配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补养血分,又有川楝子,疏肝解郁,以平其逆。

丹栀消遥散合六味地黄丸,即滋水清肝散。它既有滋阴养血之效,又有清热疏肝之功。鉴于本方证以阴虚阳亢为主要机理,遂不用白术。

药味剂量:生地25克,山药15克,山萸肉15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山栀10克,柴胡15克,大枣10克。水煎服,1日1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病例4:

张先生,65岁,工人,有15年高血压病史,心绞痛病史5年,有高血脂倾向。临床表现为:头晕脑胀,视物模糊(诊治前1个月,曾有眼底出血,眼底检查有点状出血点),烦躁难眠,多呈恶梦,腰酸,下肢乏力,腓肠肌部常有酸痛难忍之感,大便干结不畅,溲黄量少。舌红脉弦。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西医诊断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选用一贯煎、二圣丸加枯芩、夜交藤。药后1周,病人自觉大便略畅,入寝已易,恶梦减少,遂得心情开阔,烦躁好转,情绪稳定。又在前方基础上,重用黄芩量达30克;又1周后,病情仍不见明显改善,同时,还伴随大便稀溏,有轻微下坠之感。其后乃除黄芩,改马尾莲9克,连用2周,并无明显进展。但用药以来,未见有心绞痛发作,血压略有下降趋势,头晕头胀症候,亦有明显改善。此时,常规降压药已停用2周。

此例说明,尽管在控制高血压上并不理想,但是对改善自觉症状有所助益,且对心肌缺血亦有所改善,亦算难得的。

(未完待续)endprint

猜你喜欢

胸痹证候供血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辣语
中医通法治疗胸痹的学术思想探析
炮制对于中药药性改变的研究进展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在痰瘀互阻型胸痹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奶牛乳房疾病的中兽医诊疗
法舒地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3例临床观察
胸痹便秘患者的中医辨证施膳护理
颈夹脊穴注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