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会专业课程SPOC教学设计研究
——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财务管理》课程为例

2018-03-06郭白涵魏雨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教学效果阶段

郭白涵,魏雨东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1 研究背景和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新需求。在知识更新加速的信息时代,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自学习能力势在必行。近年来,以学生为主体的SPOC教学模式逐渐兴起,自2013年以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不断尝试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应用到财会专业课程的教学,利用SPOC平台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SPOC教学可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财会专业课程知识量庞大,传统教学学时有限,要求学生课下加大学习力度。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效果差、课下可控性弱。SPOC教学可提高线上线下学习的可控性,全面反映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课堂效率,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课时,为财会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

此外,SPOC教学在成绩评定上借用互联网实现多样化和多层次的考评,从而使成绩评定由传统的期末考试主导的结果导向考评转变为多元的过程导向的考评。SPOC教学不仅可以利用网络在线课程来共享各种相关视频课程,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具体课程章节特点制作相关课件、PPT、视频等资料,并通过网络共享,使优质的教学资源传输给更多的学生受众。

2 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探讨SPOC教学设计

2.1 教学方法

SPOC教学模式下的《财务管理》教学过程分为四大阶段:课前的知识准备阶段、知识传授阶段,课中的知识内化阶段,以及课后的知识升华阶段。其中,课前的知识准备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视频教学资料,对《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有初步认识;知识传授阶段通过课堂讲授梳理知识框架,讨论重难点知识;知识内化阶段主要是通过课堂小组讨论交流互动,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知识升华阶段则主要是通过PBL教学,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或真实性的问题,这个环节是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课后案例作业和论坛讨论来实现,还设计了进阶测试巩固该阶段知识点的掌握,使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此四大阶段息息相关,并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不断地在实践探索中循环往复进行。

2.2 媒体和材料

首先,梳理教学大纲,确定知识重难点,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知识点框架,并将知识点框架作为媒体资料的导航。再对需要讲解和辅导的内容做出知识碎片化规划,拟定学习资源的设计方案。

然后,准备学习资源。教师需要准备教学课件、视频资料、讨论题、作业及评价量表,并确定具体的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做好学习准备,利用碎片化时间按要求提前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为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方式确保学生的参与:

(1)提问和小组讨论:在课堂上,学生可随时向教师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有教师指导外,以互助小组的学习形式有效地提高了效率。在回答问题时,采用随机点名配合小组推荐方式进行问题的回答。小组讨论的评分由:态度、速度、准确率、合作互助意识和讨论的发言质量构成。

(2)测试:为了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设计了进阶测试和课后综合案例分析。主要针对视频中的重难点设计。

(3)论坛交流:该平台设置了“论坛讨论”,学生能随时在论坛交流平台上发布问题,并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帮助,这使教学的互动性大为提高。

(4)数据统计:SPOC平台可以实时反馈每个学生观看视频资料、提交测试作业和案例分析作业的情况、以及每次小组讨论、测试和案例分析作业的成绩反馈。反馈的及时性和透明性高,可以辅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保持同步性。

2.3 教学成绩评价和教学设计修订

通过SPOC教学,学生在期末需要通过统一开卷考试,最终成绩由几个部分构成:期末考试成绩、SPOC平台观看视频时长、进阶测试准确率、案例分析作业得分、小组讨论、论坛发言情况、课堂出勤情况。

为了更全面了解学生对SPOC教学的认可度,在实施过程的中期,对其中的6个班共计300人进行了《财务管理》SPOC教学学习情况调查活动,其中有94.33%的学生喜欢SPOC教学,95.33%的学生认为通过SPOC教学对自学能力有提高。从期末成绩来看,进行SPOC教学试点的班级学生比同期传统教学班学生平均成绩有较大提高。根据问卷调查结合学生访谈,未来需继续对平台评分的项目进行调整,将视频、测验等项目的权重设置的更加科学合理。后期还需不断修订教学视频和配套素材。

3 SPOC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通过POC教学研讨和调查反馈,总结得出以下影响SPOC教学效果的因素。

3.1 教师的定位和素养

SPOC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定位,教师需从思想认知、知识组织、工作方式等方面接受新的挑战,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习资源的研发者和建构者、学习过程的监督者和辅助者。面对多重角色,教师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和转型。

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是影响SPOC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要进行新知巩固、课堂练习、组织讨论等活动来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但课堂时间少、任务重,因此教师要有一定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师不但要考虑个体差异,还要拿捏好每一个活动展开的步骤和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周详的课程计划和累积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了能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需要在开展课堂讨论前对学生开展必要的“学会提问”和自学习能力的专题辅导,让学生具备讨论的技能。教师能够从学生讨论的现场观察出学生行为的类型,因材施教。教师的信息技术驾驭能力也影响着SPOC教学效果。教学团队需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引入视频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教学创新,才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课前视频制作、学习资源的拆分重组、网络平台的交流互动、课后数据的统计分析等,都离不开教师良好信息素养的支撑。

3.2 学生的学习行为管控和引导

另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学生自学的进度与课堂教学进度能否保持一致。如果出现学生进度滞后的情况,那么课堂知识内化无法有效地开展,老师无法组织教学活动,只能反过来讲解本该由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知识。在进行SPOC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运用SPOC教学平台的统计功能向全班公布知识准备阶段每一个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

学生学习主动性也直接影响着SPOC教学效果。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习惯了从属地位和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一些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缺乏自信,不敢提问,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教师需要明确SPOC课程的考核是重在平时的积累,强化过程导向。

[1]徐葳,贾永政,阿曼多·福克斯,等.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13-22.

[2]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85-93.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教学效果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