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注射法”信息化教学设计
2018-03-06范明珍席云芸蒋羽霏
范明珍,席云芸,蒋羽霏
(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0)
1 教材分析
1.1 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周葵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护理学》第13章第4节内容“肌内注射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授课,计划3学时完成。“肌内注射法”是将一定量的无菌药物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是临床最常用的重要治疗和抢救手段。在前一单元教师已经带领学生学习了药液抽吸法、皮内和皮下注射的操作方法,这为本单元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教学目标
1.2.1 知识目标 能说出“肌内注射法”的定义、操作目的;能说出“肌内注射法”注射部位及定位方法。
1.2.2 能力目标 能正确进行肌内注射部位的定位;能在臀部注射模型上正确完成“肌内注射法”操作。
1.2.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查对态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在教学中渗透人性化护理,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体贴关爱患者。
1.3 教学重点、难点
1.3.1 教学重点 本次教学内容确定“肌内注射定位方法”为重点。
1.3.2 教学难点 本次教学内容确定“肌内注射操作流程”为难点。
2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我校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对实践课兴趣浓厚,能够熟练通过手机获取网络信息资源,有一定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但是学习自觉性不强,理解和感悟能力较差,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足。在本次课之前他们已经完成了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对肌内注射部位的解剖结构比较熟悉,已经进行过皮内、皮下注射课程的学习和操作练习,掌握了注射法的基本操作知识。
3 教法学法分析
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指导思想[2],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教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学习方法进行练习、讨论、实践;最终依托信息化技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要求,最终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完成教学目标。
4 信息化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微课、三维动画、教学操作视频、思维导图、蓝墨云班课、案例库;理实一体化多媒体教室备有充足的实验用品及相关仪器设备。
5 信息化教学过程
5.1 课前预习
课前,根据教材重点内容,制作微课“肌内注射定位方法”,将抽象内容具体化,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拍摄适合学生观看和练习的操作教学视频,将微课、操作视频等上传蓝墨云班课,鼓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课前在蓝墨云班课上发布预习任务与要求:(1)下载3dbody软件并安装,复习臀部肌肉解剖结构知识;(2)课前通过网络收集肌肉组织层的解剖图片并上传QQ群相册;(3)预习肌内注射内容;(4)下载xmind软件,练习绘制操作流程思维导图;(5)全班分6个组,每组选一位小组长,开放实验室,小组自主学习,分组在模型上练习肌内注射定位方法,要求拍摄每组学生练习的照片并上传QQ群相册;(6)填写学习任务单。
5.2 案例导入
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临床护理案例,以问题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临床案例为:“患者女性,58岁,肺感染,给予阿米卡星100 mg肌内注射。”提出问题:护士应如何给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在注射前应如何准确定位?让学生结合案例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情境。
5.3 新知学习
(1)肌内注射的定义、目的。首先请学生在QQ群相册查看同学上传的肌肉组织层解剖图片,教师选取部分图片并结合3dbody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肌肉组织层所在的位置。然后播放3D动画“肌内注射”,讲解肌内注射的定义、目的。动画清晰地展示了针尖刺破皮肤、皮下组织,最后到达肌肉层的过程,该动画使理论知识变得具体、直观、形象。(2)肌内注射定位方法。播放微课“肌内注射定位方法”,微课清晰展示了臀部肌肉的定位方法,将隐藏在皮肤下的骨性标志,如髂后上棘、股骨大转子清晰展示,轻松突破教学重点。教师布置任务一:在臀部注射模型上画出注射部位。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制订解决方案,在模型上画出注射部位,带教教师巡视指导并打分。(3)肌内注射操作流程。利用课件结合实训用物讲授操作流程,采用归纳总结法将肌内注射总结为“定位、消毒、排气、进针、回抽、注药、拔针、按压[2]”16个字,帮助学生记忆,然后播放肌内注射操作录像。此时教师布置任务二:绘制肌内注射流程思维导图。要求学生每人利用手机软件Xmind绘制1幅操作流程思维导图,并进行小组讨论,选出一幅优秀作品上传蓝墨云班课。教师点评分析,总结各组存在的不足,并让学生加以完善。
5.4 角色扮演
利用多媒体再次展示临床案例:“患者女性,58岁,肺感染,给予阿米卡星100 mg肌内注射。”请学生分组完成任务三: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示肌内注射过程(肌注的实际进针在模型上,定位及其他步骤均以真人练习)。学生练习时,授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不断巡视指导并打分。最后评选出优胜团队,给予表扬。通过以上环节轻松突破本课难点。教师在巡视时把学生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拍照上传QQ群相册并进行点评。教师抽取一个小组进行表演,学生观看并进行现场讨论,找出该小组优缺点。教师找出学生操作及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5.5 在线拓展评价
为开阔学生视野,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无痛注射技术的新方法,再对网络资源识别、讨论、分享。教师把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课后作业上传蓝墨云班课,学生按时完成,教师评阅打分。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适当点评,并与学生交流互动,总结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 教学反思
本次课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整个教学过程构思严谨,重点难点知识框架层次分明;教师制作微课、布置预习任务,动画、图片、视频、临床案例的运用,使整堂课教学直观生动;手机App、教学平台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实一体化教学满足了“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要求,轻松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无法做到查看所有学生的每一个操作步骤,且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差异,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未完全掌握肌内注射操作流程,导致教学目标不能完全达成。
7 应对策略
建设护理信息化教学队伍,搭建信息化校园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将课上课下、课前课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有机结合[1],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终端随时随地学习,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并安排实验教师轮流指导,强化护生的操作技能。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工作、学习、生活,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临床需要的技能型、创新型护理人才。
[1]蒋晗晖,陈璋,池东东.“静脉注射法”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67-69.
[2]李天天.《护理学基础》之肌内注射法说课教学的设计与应用[J].天津护理,2012,20(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