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利用实践 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8-03-05华东发
华东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要求。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自觉主动地学习数学。
如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但由于它是一个较大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缺乏实际的经验和体会,所以对千米的概念感到比较陌生。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千米这一长度计量单位后,笔者决定带他们到室外实地探究,充分体验1千米到底有多长,深化学生对“千米”这一概念的认识。
当笔者走进课堂时,学生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卷尺都已放置在桌角,他们都知道,这堂课是室外数学实践活动课。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笔者认为,实践活动前的解释和说明是很有必要的。
笔者说:“老师想认识一下你们手里的尺,谁来介绍一下呢?”
学生1说:“我的是1米的软尺。”
学生2说:“这是我爸爸用过的尺,长20米。”
学生3说:“我带来的是2米的卷尺。”
学生4说:“我是找体育老师借的尺,长40米。”
…………
学生带来的尺长度不一样,大多数都是比较短的卷尺,测量1千米是很困难的。于是,笔者决定带学生想象一下测量1千米的全过程,为后面的实际测量打好基础。
笔者说:“现在,老师需要你们在操场上测量出100米,你们准备怎么操作?想象自己会遇到哪些问题?”
大多数学生讨论得特别激烈,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头绪,不知从哪里开始测量。
学生1说:“一人站着,表示起点,拿尺测量的人从起点人的脚下开始测量,量到100米,再让一个人站在100米处,而两人间的距离就是100米。”
测量完毕后,学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笔者结合图进行演示,说:“嗯,学生1的想法很棒。”笔者边说边在图中标出站人的位置,问道:“如果你的尺是2米长,要测量100米,每量一次,站一个人,你算过要站多少人吗?”
“这样就需要很多人啦!”思维反应快的学生2抢着说。
学生3说:“可以接龙啊,已经测量过的人继续接龙,这样就行了。”
学生4说:“不对,只能由中間的人接龙,第一人不能动,不然不知道从哪儿开始了。”
学生5说:“第一人和最后一人都不能动。”
学生6说:“可以做记号,不用人排队。”
学生7说:“这个方法好。”
在这种思辨中,学生明确了测量思路和测量方法,也明白了1千米的概念内涵。
笔者说:“我们用刚才说的方法,在操场上测量100米,然后我们来回跑,看看谁能跑完1千米。”
学生纷纷抢着表示自己能跑完1千米,仿佛跑完1千米并不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
笔者接着问:“大家快速回答,来回多少次能跑1千米。”
学生8:“10次。”
学生9:“不对,来回5次,一个来回算2次。”
学生10:“同意。”
在学生们终于理清测量的思路和方法后,笔者带着他们到达操场,让他们开始大显身手。
第一小组的学生向体育教师借了80米长的卷尺,由于卷尺长度长,该小组最先完成100米的测量,然后开始跑步。刚开始,第一小组成员都鼓足了劲,用力跑。没等其他三个小组测量完,第一小组的学生就气喘吁吁地说:“老师,我跑不动了,1千米好长啊!”笔者笑了笑,知道他们真正认识了1千米的长度。
由于卷尺长度较短,第二小组便使用两把卷尺拼接测量,可是没安排人登记测量距离,只顾测量,却不知道测量了多少次,只能不停地重复测量了。
第三小组的卷尺不长,但他们配合默契,组长指挥,有人做记号,有人记数,有人站在起始位置,有人拉尺,他们之间还互相叮嘱,测量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测量完毕后,他们开始跑1千米,最终也团结一致地跑完了全程。
数学虽然是严谨的,但数学在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良好的条件,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改善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石芫乡沙洲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