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8-03-05龚丹付广红刘芳
龚丹,付广红,刘芳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危害母婴健康常见产科疾病,严重时诱发子痫属于急危重症。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及蛋白尿,诱发子痫时还可能出现抽搐、昏迷等严重状态[1-3]。在导致妊娠妇女死亡的主要病因中,妊娠高血压病继发的先兆子痫占很高比例,先兆子痫可导致产妇患上心血管相关疾病,如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及中风等心血管疾病[4],据研究统计,子痫或先兆子痫导致的孕妇死亡率高达10%~15%[5]。此外先兆子痫会增高胎儿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的风险[6]。解决先兆子痫的唯一途径是分娩,如何平衡胎儿早产与相关并发症之间的利弊关系,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分娩很重要。在临床上选择一个理想的指标来帮助和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很有意义。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 ood cel l distr ibut ion widt h,RDW)是血常规检查内容中的一个常见指标,反应的是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指标,近年来研究发现,RDW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炎症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等升高[7-9],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具有提示作用。我们研究RDW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情况,了解RDW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探讨RDW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情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于2013年1月~2017年1月来本院就诊并确诊为妊高症的孕妇348例作为妊高症组,年龄29~44岁,平均年龄(39.25±4.96)岁,孕周24~40周,平均孕周(31.34±5.32)周。根据妊高症病情严重程度分成3组,分别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轻度组123例,年龄29~43岁,平均年龄(37.92±3.24)岁,孕周24~38周,平均孕周(29.92±4.66)周;中度组135例,年龄31~42岁,平均年龄(38.51±4.28)岁,孕周24~39周,平均孕周(30.44±3.46)周;重度组90例,年龄32~44岁,平均年龄(39.72±3.57)岁,孕周26~40周,平均孕周(31.12±5.37)周。选取同时期来本院行孕期体检及住院分娩的健康孕产妇367名作为对照组。年龄28~43岁,平均年龄(38.69±5.02)岁,孕周24~40周,平均孕周(31.07±4.99)周。排除标准:有原发性高血压病、贫血、糖尿病、各类慢性炎症、肝肾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
1.2 实验室检查方法 被检查者均在清晨状态下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迈瑞Mindr ay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BC-5390)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析。排除污染、溶血等情况。进行血常规检测,并记录RDW数值。
1.3 统计学方法 将各组人员相关资料录入Excel表中,并有两人交叉核对,如有差异时翻阅原始资料,两人共同确认后重新输入。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之间临床资料比较 对照组与妊高症组两组之间年龄及孕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高症组中,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年龄及孕周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各组之间临床资料情况比较(x±s)
2.2 各组之间红细胞分布宽度比较 对照组与妊高症组之间红细胞分布宽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妊高症组红细胞分布宽度要大于对照组(P<0.001)。妊高症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之间进一步分层分析,该3组红细胞分布宽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病情的加重,红细胞分布宽度的数值逐渐增高(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许多家庭开始计划生育二胎,高龄孕产妇较前明显增多,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作为高龄孕产妇常见的疾病,威胁着母婴健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造成心脏、脑部、肾脏及多个器官的损害[1],并发子痫时会产生严重后果,造成孕产妇及胎儿死亡。因此妇产科专家一直积极进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预测研究,以便早期干预,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红细胞分布宽度属于血常规检查的一项指标,检测方便,易获得结果,容易动态检测其变化,因此近年来针对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各类疾病的相关研究开展较多,最初红细胞分布宽度主要涉及各类贫血的诊断,后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可预测心功能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炎症、肿瘤等疾病的严重程度或预后[7-8],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作为妊娠并发症,临床上一个突出的表现即为血压增高。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之间的关系目前研究较少,且存在矛盾。
表2 各组间红细胞分布宽度比较(x±s)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与健康孕产妇相比,其红细胞分布宽度要高于对照组的健康孕妇,我们进一步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孕妇进行严重程度分层比较,结果显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3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组高于中度组、轻度组,疾病严重程度分级越高的孕产妇,其红细胞分布宽度也越高。两者之间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我们推测可能的原因有:①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中,伴随着血压的增高、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会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严重时会继发心力衰竭发生,这些情况均伴有RDW增高。②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当疾病累积肠道时,可能会影响铁的吸收,此时对于消耗量增加的孕产妇,其影响更加明显,这也可能是导致RDW增高的原因。
孕产妇在产检过程中一般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因此红细胞分布宽度易于监测并进行动态观察。我们的调查研究结果,提示RDW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具有相关性,且与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那么在产检过程中对于RDW数值高的孕妇,进一步注意排查是否存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存在的可能,此外对于已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产妇,进行动态RDW的观察,可通过RDW变化情况来帮助我们预测患者病情的变化。如能进一步进行相关机制研究,明确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RDW变化的机制,确定两者的相关性。那么RDW是个协助判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程度非常有前景的指标。
[1] Ren Y, Wang H, Qin H, et al. 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with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J]. Pakistan journalof medical sciences, 2014,30(3):634-637.
[2] Krishna Mohan S, Venkataramana G. Status of lipidperoxidation, glutathione, ascorbic acid, vitamin Eand antioxidant enzymes in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J]. Indian J Physiol Pharmacol,2007,51(3):284-288.
[3] Roach VJ, Hin LY, Tam WH, et al. The incidence of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among patients withcarbohydrate intolerance[J].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2000,19(2):183-189.
[4] Meads CA, Cnossen JS, Meher S, et al. Methods of predictionand prevention of pre- eclampsia: systematicreviews of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literaturewith economic modelling[J]. Health Technol Assess,2008,12(6):iii-iv,1-270.
[5] Uzan J, Carbonnel M, Piconne O, et al. Pre- eclampsia: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Vascular health and risk management, 2011,7:467-474.
[6] Osmond C, Kajantie E, Forsen TJ, et al. Infantgrowth and stroke in adult life: the Helsinki birthcohort study[J]. Stroke, 2007,38(2):264-270.
[7] Dogan S, Celikbilek M, Zararsiz G, et al. Red bloodcell distribution width as a non- invasive markerfor the assessment of inflammation in non- alcoholicsteatohepatitis[J]. 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15,62(138):393-398.
[8] Danese E, Lippi G, Montagnana M.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width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2015,7(10):E4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