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应被淡化的传统教学元素
2018-03-05陕西省千阳县寇家河中学张红忠
陕西省千阳县寇家河中学 张红忠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常规教学的优秀方法,被新的教学模式冲淡了。下面就自己在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浅谈如下:
一、传统的范读课文不能丢
范读课文可以给学生起到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正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范读课文特别适应于情感丰富的美文,也适应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试想:教师若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在范读(不一定是全文)过程中加以适当的抑扬顿挫,再带上感情色彩,会给学生创造一种,虽非事中人,魂在境中游的绝佳效果,它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境教学法诸法之一,也就起到了语文教学的最佳功效。
二、“五.五”制的双边活动应坚持
过去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几乎全部课堂时间被教师一人“占领”了,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几乎无从了解,教学效果差,所以被教改所淘汰。继而出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主张师生很好的开展“双边”(“五.五制”)活动,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参与率提高了,学习效果可以当堂见证,这确实不失一种教学良方,但可惜的是“好景不长”,今天已被新的“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代替了。教学效果如何,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才能得出结论。
三、简明形象的板书必须有
板书是这一节课的纲领,他就像建楼房时所构建的钢筋框架,没有它的的支撑,可想而知房屋能牢固吗?其他建筑材料在哪里附着?板书也一个道理:没有简明形象的板书,这一堂课的思路就不清,不能把所学习的知识、要点、应识记的内容明晰的显示在黑板(电子白板)上,学生的脑子里将会是一锅粥。一个好的板书,它是文章结构,故事发展,感情脉络,故事结局,或者重点识记内容的集中体现。一节课学了什么,讲了什么,识记什么,留在脑海的可能就只剩下你的板书了,别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也可能早已淡忘了。
四、文中的美学元素要深究
一篇美文,佳文,我们读了往往只是感到就是写得好,而不知好在哪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我们深备课,发掘教材的内涵,梳理文章的脉络,提炼教材的精华,这就是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必须做到对文中美学元素的发掘。譬如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我们读后只是感到温馨,舒适,体验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情有独钟,但不知为何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好。细究之,原来老舍的笔法非凡啊!这是一篇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文。何以见得:作者用伦敦的多雾天气,热带的响亮天气,与济南冬天的响晴,温晴天气作比较,更加衬托出济南天气的无以伦比。先说文中有画吧:课文第3、4、5、6自然段四段文字,给我们描绘了四副图画:(1)济南城好像放在摇篮里的一个婴儿;(2)下点小雪那些小山又好像害羞的少女穿上了花裙子;(3)大雪覆盖村庄、树木又像唐代画家的水墨画;(4)不结冰的塘水、池水、海水又像空灵的蓝水晶。将这四段文字让学生经过猜想,用粉笔画在黑板上,成为四副画,再把这四副画作进一步的提炼,尽可能的用七言诗表达出来,就依次得出四句诗:“温晴济南摇篮中,雪伴小山少女裙。暮雪掩村水墨画,仿佛空灵一水晶”。(学生的答案各式各样,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这就做到了文、画、诗三位一体的美学元素的发掘,也就进一步理出了作者美文的内蕴所在。
五、古体诗的形式、对句古为今用
例如,现代文《散步》一文,在理清祖孙三代在散步时的分歧、意图、想法、结局之后,巧妙地总结出如下两句对句,用以总结全文:“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横批:“相亲相爱”。再如《济南的冬天》上文所总结归纳的四句诗:“温晴济南摇篮中,雪伴小山少女裙,暮雪掩村水墨画,仿佛空灵一水晶”。凝练的总括了全文,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效果。
六、公式化的语言恰当使用
初中阅读课文中冰心的《观舞记》,在品味完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姿、丰富的表情后,教师可以用公式化的语言:“优美舞姿+丰富表情=深厚的文化底蕴”。简单、明了地概括全文,也使学生进一步体味到印度文化的历史渊源。尽管课堂上师生进行了多方互动,还不如最后结束的一句话,精炼至极,准确之至,耐人寻味!
综上所述,语文是一门集知识内容、道德情操、语言艺术、思想教育等诸多方面为一体的科学,教之易,精之难。在语文教学上,尽可能的发挥个人所长,集结各种有利因素,将一堂课凝炼成剧本那样的艺术成果,再加上教师、学生相互配合,各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尽可能的把作者作品中的知识、情感、意志、等传输给学生,达到教化人的目的,使语文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