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2018-03-05金静刘博孙明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影响研究企业

金静 刘博 孙明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一、引言

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创新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平稳过渡到经济增长“新常态”,国内生产要素土地、人力资本等急剧增长,企业创新能力与发展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劳动力廉价等传统优势不断削弱,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关系到中国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甚至关系到中国国际竞争力。在此国情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需要创新作为支撑,紧随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体制改革,扶持中小企业创新,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培育创新人才模式等。各级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新”,激发全民创新活力和动力。

企业创新是国家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企业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意义。企业创新决定企业投资回报、市场价值、比较优势甚至企业生存(Porter,1992)。如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不仅是政府及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也是企业管理者及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重视的课题。

二、企业创新概念的界定与衡量方法

(一)企业创新概念的界定

Schumpeter(1912)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并认为创新是“构造新的生产函数”,在生产过程中引进新的生产要素或将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创新是构建新工程、新系统和新产品并进行商业化(Freeman,198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对创新进行了定义,“创新投资是组织或个人为了不断积累知识总量而持续进行的理论研究、试验活动及应用研究等”。企业创新则是企业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及提高竞争力,将生产要素投入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本文对于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关注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等活动中资金的投入,并依据企业创新决策的过程和结果,分别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二)衡量方法

目前关于企业创新主要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两个维度进行衡量。

1.创新投入的衡量

创新投入有两种衡量方式:绝对投入和相对投入。其中,绝对投入是指用企业研发投入(R&D)的总额衡量企业创新投入(Bogliacinoand Pianta,2013;党力等,2015)。由于企业在盈利能力、规模等方面存在差异,用绝对投入衡量创新投入会导致偏误,用于企业之间比较并不科学,提出用相对投入进行衡量。相对投入主要用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值(尹美群等,2018;张璇等,2017;王红建等2017;卢锐,2014)、研发投入占总资产的比重(余明贵等2016;鲁桐和党印,2014)。

2.创新产出的衡量

关于创新产出的文献研究,目前主要有两种测量方法:(1)企业专利申请数、专利授予数与引用数(余明桂等,2016;Tian,2011);(2)企业改进后或开发的新产品数量。但是,由于企业新产品数量很难取得,一般用专利申请数或专利授予数进行衡量。目前,我国尚未有专利引用数相关的数据库,因此,专利引用数也无法获得。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是对方法、过程及产品所设计的新技术方案,技术含量高,研发难度大,更能体现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技术含量较低,获得难度不大。

三、企业创新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一)制度环境与企业创新

制度环境对于解放生产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及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发挥决定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即“推进中国法制建设”、“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为制度环境提升企业创新动力提供了保障。因此,我们从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发展、法律保护等方面梳理了有关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

1.宏观环境

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企业创新活动不可避免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其中经济环境与财税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影响较大。下文主要对经济环境与财税政策等方面文献进行归纳,厘清宏观环境对企业创新活动作用机制。

已有文献表明,宏观经济环境大多通过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重要影响。Campello等(2010)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欧美国家的企业创新支出急剧下降。信贷紧缩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进一步会导致企业创新投入下降(马光荣等,2014)。鞠晓生等(2013)研究发现,在面临资金紧张时,流动性资金能够缓解宏观经济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不利影响,间接表明融资方式是宏观经济作用于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渠道。

财税政策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财政政策调控方面,白俊红(2011)认为,财政补贴是企业创新资金的重要来源,可以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持续性。也有一些学者观点相反。冯宗宪等(2011)、肖文和林高榜(2014)则认为,财政补贴并没有提高企业创新投资效率,原因在于企业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对创新资金的寻租行为。在税收政策方面,Waegenaere等(2012)研究发现,企业将生产活动由高税率的国家转移到低税率的国家,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正面影响。林洲钰等(2013)研究发现,减少企业税收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在信息技术上市公司中,无税收优惠企业科研人员比例显著低于有税收优惠企业比例(娄贺统和徐浩萍,2009)。

2.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通过企业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渠道(Levine,1997)。因此,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Atanassov(2016)比较了银行贷款与公开融资方式(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后者对企业创新活动更为有利,对于企业创新活动,公开融资方式对其失败容忍度更高。Hsu等(2014)认为,对于管理层而言,股权融资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企业财务风险较小,对企业创新发挥积极作用比较显著。也有一些学者持有不同观点,认为股权投资的代理成本较高,债券融资对企业创新发挥作用更加积极。Amore等(2013)研究发现,如果美国州际银行放松监管,美国企业创新的质量与数量都会提高,间接证明了债券融资对企业创新活动具有促进作用。Ayyagari等(2011)发现,由于新兴市场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企业创新资金更加依赖于对外举债。针对中国这个新兴市场,鞠晓生等(2013)研究发现,营运资金及内部资金的积累是中国企业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方式。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相对于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风险投资对于企业创新活动支持作用更大(Kerr and Nanda,2014)。风险投资对于专利申请率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Kortum and Lerner,2000)。Bernstein等(2016)研究发现,风险投资不仅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其独特的治理机制还可以降低创新企业的代理风险。

金融市场发展对于缓解企业创新所面临融资约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融资方式,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创新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3.法律保护

法律保护在促进资金有效配置及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挥重要作用(La Porta,2012)。企业创新的过程及其成果离不开法律的保护。法律保护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通过法律保护水平来体现的。

Kerr and Nanda(2014)认为,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创新成果难以认定及外部性等特征。法律保护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影响:其一是保护投资者利益以促进企业创新;其二是保护创新成果以促进企业创新。Brown等(2013)认为,通过保护投资者权益,创新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获取更多投资者投资,减轻资金压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减少企业创新成果被剽窃的风险,激发企业创新动力(Spulber,2013)。

国内学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史宇鹏等(2013)利用制造业企业的数据研究发现,当企业遭到知识产权侵权时,创新投资受到抑制程度较为严重。吴超鹏等(2016)发现,当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增强时,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研发投资和专利产出会显著增加。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效率的提高也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李后建等,2014)。

(二)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

熊彼特最早研究了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熊彼特(1942)认为,大规模企业是创新主力,垄断比市场竞争更有利于技术创新。Scherer(1965)研究发现,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影响不显著,这与熊彼特观点存在一定差异。Link and Lunn(1984)研究发现,市场结构对创新形式影响存在差异,市场集中度对产品创新影响不大,但市场集中度对过程创新具有显著的影响。Culbertson(1985)以食品行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市场集中度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Angelmar(1985)研究发现,在模仿成本较小行业,市场集中度有利于企业创新,而在模仿成本较大的行业,市场集中度不利于企业创新。以上研究结果,与熊彼特观点基本一致。

也有一些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Mansfield(1981)研究发现,市场集中度制约了企业创新。Gilbert(2006)研究发现,市场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不显著。Aghion and Bloom(2002)研究发现,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关系表现为倒U型,大规模企业的垄断和自由竞争都会阻碍技术创新,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三)公司特征与企业创新

1.产权性质

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产权性质是重要的企业特征,对企业创新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姚洋和章奇(2001)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更低。Zhang等(2003)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最终目标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国有企业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及服务社会的使命。因此,国有企业更加注重产量增加,研发投入绝对量远超民营企业,但是研发效率却低于民营企业。张宗益和张湄(2007)研究表明,政府对国有企业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国有企业主要目标不是以利润为最终追求的目标,其目标在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导致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国有产权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抑制作用。

有的学者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吴延兵(2006)研究发现,以国有固定资产比重或者国有产值比重作为划分产权标准,国有产权对企业专利数量影响不显著。解维敏等(2009)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研发支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研发支出上国有企业略高于民营企业。由于科研大部分资源分配给了国有企业,政府干预可以缓解市场失灵消极影响,从研发投入和产出来看,国有企业都更具有创新性。

2.公司规模

熊彼特(1942)认为,企业规模促进企业创新,大规模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应对风险能力较强,便于融通资金;规模小的企业承受创新支出的能力有限,因而难以进行创新活动,创新效率降低。此后,国外学者开展了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的实证研究。企业规模与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大规模企业占据资源更加丰富,有能力在创新过程中投入更多资源(Temin,1973;Booyens,2011)。然而,也有学者得出不同结论。Scherer(1965)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研发人员人数之间显著不相关,但在创新投资强度上,小规模企业高于大规模企业。中小型企业在全球创新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研发投资强度方面更大(Ren,2015)。还有一些学者发现企业规模与研发投资之间并非简单直线关系。Soete(1979)分别以美国企业数据为样本,发现企业规模和企业研发投资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研发投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企业规模和创新投资存在U型关系,即中等规模企业的研发投资不仅低于大规模企业,而且低于小规模企业(Bound et al.1984)。

国内学者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周黎安和罗凯(2005)采用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创新显著正相关,但是,在国有企业中,企业规模对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在非国有企业中,公司规模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吴延兵(2007)使用中国工业企业2002普查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其中制造企业规模与研发强度之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聂辉华等(2008)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创新投资之间呈倒U型关系。李经路(2017)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创新投资之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关系。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结果并不一致,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样本、研究方法及模型等方面的原因。但企业规模会对企业创新产生一定影响得到学者们普遍认可。

(四)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

公司治理是市场化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不仅包括内部治理,而且包括外部治理。本文将从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两个方面梳理其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有关文献。

1.外部治理

外部治理是指为了确保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存在于企业外部的契约或制度。资本市场压力、控制权市场及政府干预是外部治理主要组成部分。

资本市场压力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票流动性与分析师跟踪影响两个方面。分析师跟踪数量与企业的创新投资显著负相关,分析师跟踪会导致管理层放弃长期创新活动,而更加注重短期业绩(He and Tian,2013)。Fang等(2014)发现,股票流动性增加与企业未来的创新投资负相关,股票流动性越高会导致企业的收购风险增加,考虑到机构投资者未能履行监督职能,导致创新投资水平下降。Sapra等(2011)认为,在发达资本市场上,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控制权市场压力。管理层违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经营企业,企业被收购的风险会增大。控股权压力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收购法案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收购压力的缓解能够减少管理层的短视行为,从而促使管理层进行与未来业绩相关的创新行为(Chemmanur and Tian,2013)。反收购法案的通过不利于企业创新,Atanassov(2013)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投资显著下降在反收购法案通过两年或更长时间内。Sapra等(2011)研究发现,外部收购压力与企业创新之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进一步证明了控股权压力与企业创新之间表现为U型关系。

政府干预外部治理因素也会对企业财务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创新活动作为企业财务行为的重要组成部份也会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政府官员更有可能对创新企业发生寻租行为(Ayyagari,2014)。肖文和林高榜(2014)研究发现,政府干预抑制了创新效率的提高。

综上,外部治理会对企业创新产生一定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何缓解外部治理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消极影响,同时提高控制权市场等机制对企业创新的积极的影响,是国内外学者亟待思考及解决的难题。

2.内部治理

内部治理主要指为降低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所引发的代理冲突在企业内部,形成的制度或者契约。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与薪酬契约是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股东参与经营决策过程中,股权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股东持股的目的不同及对企业创新的态度也存在差异,不同的股权结构对创新影响机制及结果也不相同(陈岩和张斌,2013)。基于管理层职业生涯假说,机构投资者对创新风险的排斥程度较低,缓解了管理层对短期利益的偏好,有助于企业进行持续创新活动(Aghion et al.2013)。Tian and Wang(2014)延伸了管理层职业生涯假说,研究发现对于企业创新投资失败,风险投资容忍度较高,从而对企业创新投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国内学者也对股权结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唐清泉和徐欣(2010)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创新投资对内部资金的依赖性显著正相关。鲁桐和党印(2014)研究发现,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基金持股及高管持股对创新投资有积极作用。唐跃军和左晶晶(2014)发现,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也比较显著,中央国有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相比于民营企业创新效率相对较低。温军和冯根福(2012)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在民营企业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而在国有企业则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李文贵和余明桂(2015)以民营企业为样本,研究了股权结构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发现法人持股与个人持股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

在既定的股权结构下,董事会结构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冯根福和温军(2008)研究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创新投资显著正相关。风险投资参与董事会决策,风险投资具有咨询与监督作用,对企业创新会产生积极的影响(Celikyurt,2014)。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作为公司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薪酬激励对于缓解管理者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背离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创新活动存在一定的风险,研发时间长,过程复杂,结果不确定较大。对管理者进行薪酬激励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结果。薪酬设计的关键是保证企业长期稳定业绩的同时,对企业创新失败保留一定的容忍度(Aghion and Tirole,1994;Manso,2011)。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有助于管理层积极参与创新决策。合理的股权激励安排能够促使企业保持创新动力,并形成更多创新成果(Lerner and Wulf,2007)。刘运国和刘雯(2007)发现,高管任期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

综上所述,公司治理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关键在于有效处理好公司治理的监督作用与激励效应。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公司治理的完善不但对企业的未来经营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公司治理对创新的影响机制,促进经济“新常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五)管理者特征与企业创新

管理者在公司治理和战略制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Bertrand and Schoar,2003),其中包括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Holmstrom,1989)。

Galasso and Simcoe(2011)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他们发现,由过度自信的CEO们经营的公司具有更高的专利引用数,而且这种效应在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中更加明显。Hirshleifer等(2012)研究发现,过度自信CEO经营的公司具有更大的回报波动性,在R&D项目上投入更多,产生更多的专利和专利引用数,并表现出更高的创新能力。Sunder等(2017)使用1993年至2003年1200位CEO样本,发现CEO对飞机的爱好与他管理的公司创新活动显著正相关。Custodio等(2017)研究发现,那些通才CEO经营他们的公司会产生更多的专利和更高的未来专利引用量来激励创新,并且更多地参与探索性创新战略。Guoand Zhao(2013)通过对中国公司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管理者的社会关联和管理实践与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显著正相关。国内学者也对管理者特征与创新行为进行了相关研究。易靖韬等(2015)采用中国科技部数据库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显著促进了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姚立杰和周颖(2018)研究发现,企业管理层能力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虞义华等(2018)研究发现,发明家高管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正向促进作用在大规模企业及国有企业效果更加显著。

(六)其他方面与企业创新

党力等(2015)研究发现,反腐败促进企业创新,对于国有企业,反腐败对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仅限于其高管有从政经历那部分企业;对于非国有企业,反腐败对企业创新促进作用具有普适性。江轩宇等(2017)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提高促进了企业创新,Chu(2015)探讨供应商和客户关系如何影响供应商的创新活动,采用双重差分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以供应商与其主要客户之间的地理距离来衡量的知识溢出对供应商创新更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客户自己更具创新性,并且在技术领域拥有更接近供应商的专利组合时这种作用更加显著。

四、述评及展望

(一)述评

从以上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对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视角非常多元化,既有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也有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并且,从时间上看,近几年对企业创新影响因素文献增加趋势比较明显,研究视角也更加独特。但是,研究领域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研究主要使用企业披露的创新投资水平作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衡量标准,却无法判断企业披露的创新投资水平是否是真实可靠的。因此,针对创新投资指标应该剥离出管理层操纵部分,保留其有效部分。其次,关于企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言而喻,已有文献从宏观层面、市场层面及企业层面都验证了创新对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行业要素生产率及经营业绩都具有推动作用。但是,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尚不甚明晰,特别关注微观企业创新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增长,对于阐明宏观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有助于构建微观企业行为对宏观经济产出影响的研究框架。

(二)展望

虽然国内外关于企业创新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还有一些领域值得深入探讨。结合现有文献,关于企业创新指标改进及企业创新经济后果的研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1.关于创新衡量指标改进

目前关于企业创新指标衡量主要是基于研发费用与专业申请数及专利授予数,但是这些指标并不能很好衡量企业创新活动。研发支出由于数据可用性以及它们作为“行动”变量与理论模型的直接联系,在经济学和公司金融文献中,过去一直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代理变量。然而,这个代理变量有几个限制。第一,研发支出只捕获一个特定的可观测的数量投入,不能捕捉企业创新战略的不同维度。第二,研发对会计准则很敏感,比如它们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第三,财务报表中包含的关于自报R&D支出的信息不可靠,这可能会导致测量误差问题。专利权,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代理变量。专利并不能完全衡量企业创新产出。专利只是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一种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自由裁量权和战略计划。例如,许多企业创新产出采取商业秘密的形式,因为它们的开发人员不想申请专利。

2.企业创新的后果

大多数文献都研究了企业、市场和国家层面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企业创新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财务业绩以及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和关键绩效特征。创新企业能否从其主要产品市场中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他们是否更有可能进入新市场并享受更高的运营绩效?他们是否雇佣了更多有技能的工人和管理人员?反过来,创新的企业是否表现出更快的长期增长、更好的股票回报和更高的市场估值?此外,创新的企业是否适合某些治理结构和财政政策,它们需要更多或更少的宣传?就劳动力市场的后果而言,创新型人才是否催生了创业者,尤其是激发了当地的创业精神?最后,企业整体创新如何影响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创业精神、就业、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这些都是未来值得研究的领域,尤其是,未来的研究应该寻找干净的实证环境,并制定明智的识别策略,以识别企业创新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因果效应。

猜你喜欢

影响研究企业
企业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企业
企业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