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的职业承载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研究

2018-03-05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理论课理想

宋 强

(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 201318)

开展广泛深入的中国梦宣传教育,是推动中国梦伟大实践的重要途径。中国梦的宣传教育需要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中国梦具有丰富内涵和多重维度,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自然不能受限于单一模式,需要根据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场景、教育条件、教育目的等各项教育要素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职业院校的中国梦宣传教育因其教育要素的特点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国梦教育。

1 职业理想为职业院校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提供了着力点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职业承载,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职业理想的实现。以职业承载中国梦,是当下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化道路的转型、生态环境的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能否取得实质性进步,关系着人民的幸福梦和民族的复兴梦的实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无疑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使得职业教育肩负重任。

职业理想将中国梦和个人梦紧密联系起来,是个人梦和中国梦的桥梁纽带。中国梦既是国家民族的梦,又是每个人的梦。中国梦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个体性。而职业同样具有社会性,承担社会分工、促进社会协作发展,另一方面也具有个体性。职业理想是大学生理想的主要内容,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学生职业理想支持下的努力担当。正如鲁昕指出,中国梦范畴下的职业教育梦是“技术技能强国”的梦,是“全面发展”的梦,是“人人成才”的梦,是“尽展其才”的梦[1]。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既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合理结构的人力资源支持,也为职业学生提供了实现人人成才梦、人生出彩梦的机会。所以职业理想既是个人的梦想,也是立足现实通往中国梦的桥梁。

中国梦的宣传教育需要职业承载,以职业梦承载中国梦体现了职业院校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中国梦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层次性,有利益表达的广泛性,是整体性和个体性的统一,贯穿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等。中国梦的丰富内容和多重维度使得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也具有内容、手段、形式、载体的丰富性、灵活性、多样性。宣传教育的实效性要求必须具有针对性。职业院校属于应用型高校,不同于学术型高校,以职业导向为主,所以,以青年职业梦为着力点体现了职业院校的特色,有助于结合职业院校的性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 中国梦为梦想的职业承载提供了新视点

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中国梦内涵的新阐释给职业的认识偏差、职业的倦怠冷漠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视点。

职业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一直以来,职业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困境。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不少认识误区,“失败者的教育”“穷人教育”或“低层次教育”等偏见反映出对职业教育的不当认知。不仅社会认识有误区,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有认识偏差。缺乏学习动力、缺少明确的职业规划,都反射出当下在职业院校以中国梦升华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步伐,并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现代性的困扰也随之而来。社会各部门分工正在快速走向专业化、精细化,在生产力发生重大变革的同时社会关系却难以在如此短期内及时调适。职业倦怠与职业冷漠现象可以说是现代化专业分工与梦想缺失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职业院校开展中国梦教育塑造学生职业理想的必要性。

中国梦燃起国人对家国前途的关切与人生出彩的激情,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现代性问题。显然,在现代性的影响下,不少人沉浸于碎片化、机械化、程式化、个体化的现实生活,早已忘却了梦想,变成忙碌、焦虑、空洞、孤独的现代个体。现代性困境的突破迫切需要开展中国梦教育。中国梦的提出,将现代社会的个体拉回了承继历史、关注现实、放眼未来的宏大叙事中,个体不只是当下日常生活中的个体,而且是国家社会民族的一分子,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梦、追梦、圆梦历史进程中的一分子。中国梦的形成有自己特有的深刻文化背景、历史积淀和现实依据[2],为学生职业理想的实现提供了新视野。

3 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中国梦和职业梦宣传教育的贯通提供了契合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职业院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主渠道,自然应在中国梦宣传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当前在职业院校广泛开展的中国梦宣传教育的其他形式、渠道、方法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载体具有自己的教育特点和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一些活动教育形式的阶段性、临时性,能够通过课堂这一固定场所,通过思政课程这一固定形式,具有系统性、稳定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衔接。同时,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与传统学术型教育体系分庭抗礼的应用型教育体系正加快改革,以适应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应用型办学和育人特色。因此,要求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不同于学术型高校的思政课,而要注重结合职业的针对性。

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职业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大学生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统一起来,将中国梦融入职业理想中,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职业理想连接着个人梦和中国梦,引导学生将中国梦融入理想信念,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导向,同时以中国梦的指引为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提供目标动力。

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职业院校大学生树立职业的责任担当。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历史性,具有鲜明的未来性。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体现着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几代人为之努力的中华民族复兴梦,在当下也需要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职业院校学生大有可为。通过思政课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使命,增强责任感。职业的责任担当体现在职业道德的培养中,职业是承担一定社会职能的工作,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的责任担当体现在工匠精神培养中,追求技术精进;应注重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将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融入自己的职业中。

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职业院校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立足职业、勇于实践。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内容包含和体现着每个人的梦想,中国梦的实现自然也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实践者,深化主体意识,从自我做起,从职业岗位做起,积极投入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理论课理想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宣传教育 先行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