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2018-03-04陈兴奴

经营者 2018年21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国有企业

陈兴奴

摘 要 激励机制是指一种能够让员工奋发向上、努力工作的制度。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物质或是精神奖励来激励员工,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看见自己的未来和发展。同时,企业还需要认识到,不同的员工对激励手段有着不同的需求,需要企业创新并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机制

一、前言

目前,大型的水电建设施工企业一般都是国有企业性质,这就要求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各项规定去执行,而不能像私人企业、家族企业那样在制定各项福利待遇等激励机制时不需要考虑更多的其他因素。但随着经濟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日益深入化,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求企业不断加强竞争力。而现今社会,“人才”就是企业的第一竞争力,如何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创造更大的价值就是现代企业的重要任务。企业建立完善良好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及企业效益最大化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激励机制的概念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激励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管理手段。激励机制就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激励机制是企业将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连接手段。

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现状

(一)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

对于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建筑施工型企业来说,领导者思想大部分都停留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上。对企业的关注点多停留在传统的财、机、料等物质资源的整合上,忽视了对人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的领导人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提出了重视人才的口号。但在实际的运行中由于缺乏配套的管理制度,激励体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这种企业环境里,员工往往产生不了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仅仅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最终的结果便是企业的效益低下,长远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同时也会出现企业留不住人才、吸引不了人才和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

(二)缺少完善的薪酬和激励制度

员工努力工作的最直接动力就是薪酬,而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制度是激励员工最好的措施。但是,很多企业的相关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制度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长久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行机制的束缚,薪酬分配制度缺少公平性,很多建筑施工型国有企业依然采用“工资+奖金+福利”的单一陈旧的薪酬制度,分配方式比较单一,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由于国企中的考核机制处于流程化的状态,在考核中员工大多流于表面,极少出现不称职现象,也就造成员工实际的考核成绩并不能体现,干好干坏一个样,极大地打击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制定工资、奖金等级时又以职称、学历、工龄等客观因素来制定标准,忽视了员工的主观因素,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同时,缺少健全的激励制度也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存在的不足。我国的建筑施工单位采取的激励制度还比较落后,尤其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激励措施相比,国有企业现在使用的激励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之管理者对激励制度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同时,由于激励制度没有被纳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国有企业的激励制度不够健全,不能满足建筑施工单位的要求,不符合员工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求。[1]

(三)缺少多样化激励手段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采取的激励措施,以物质激励措施为主,没有考虑到员工需求的多样性,进而忽视激励手段的多样化,导致激励手段只能对一部分员工发挥作用,对于重视个人发展、有个人理想和价值观的员工,物质激励手段无法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单一的物质激励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激励力度不足、发展空间不足等缺点,从而影响激励制度在企业中的作用。

(四)缺少明确的激励目标

缺少明确的激励目标也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不足的重要表现。企业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工作,但是没有对员工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在没有了解员工的基础上制定激励制度,导致激励制度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员工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国有企业的发展。因此,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制定的激励机制应从激励目标入手,提高激励机制的价值。

(五)缺少科学的晋升渠道

在国有企业中,大部分领导者都是统一调配或是外聘等形式,内部员工缺少晋升的机会和途径,并且由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如果对领导者的任用设置过多会影响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但这种普通员工缺少晋升机会的人力资源管理形式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国有企业的发展。因此,应针对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科学的晋升渠道。

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一)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国有企业现阶段建立的薪酬制度不仅要体现出效果,还要体现出公平性。为增加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国有企业可以提高薪酬的透明度,在保证员工的情感不会因差异化对待而受到影响的前提下,建立具有透明性质的薪酬制度,增加员工对薪酬制度、对国有企业的认可,进而提升员工的凝聚力。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需要认清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具有企业发展特点的薪酬制度。而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需要征求多方的观点和意见,使员工认同这样的薪酬制度,将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结合起来,保证每一位员工的工资能够根据其工作表现和质量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与员工的工龄等基本因素挂钩,进而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促进企业发展。[2]在制定薪酬制度时,需要考虑市场中同岗位的薪酬水平,在不高于市场同期薪酬水平的同时,企业内部的薪酬差异也不能过大,要控制员工薪酬的差异,在保持员工工作热情的同时保证公平性。

(二)健全并创新激励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在制定薪酬体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保证薪酬制度与员工的需求相符,进而在此基础上健全并创新激励制度,增加激励制度的柔性,强化员工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并注意提升激励制度对员工的吸引力。同时,激励制度还要注意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并且要确保激励制度的合理性。建筑施工单位针对同一个项目的相同工种,制定的激励制度要有一致性,不能同岗不同酬;当员工为企业作出相同的贡献时,企业要给予其相同的待遇和鼓励。此外,建筑施工单位在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更要注意协调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发挥相互协同的作用,并且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适当调整人力资源目前采取的激励制度,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多劳多得”的理念,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采用多样化激励方式

国有企业在制定激励制度时,不仅要考虑物质激励在提高员工积极性方面的作用,还要认识到精神激励的重要性,在落实短期激励措施的同时制定长期激励制度。首先,企业应以公平为原则从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同时考虑员工的知识水平、年龄以及职位等因素,建立完善并且具有针对性的激励制度。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还需要考虑员工的需求,即便是相同层次或是岗位的员工,其生活经历和发展目标不同,对激励措施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国有企业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尽量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最后,还要对激励的层次进行详细分析,具体分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以及个人价值激励。[3]物质激励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直观的激励方式,即以工资和奖金的方式鼓励员工;精神激励就是从员工的精神需求出发鼓舞员工;个人价值激励则代表着员工个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是一种成熟的思想境界。国有企业只有保证激励方式的多样化,才能提高激励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性。

(四)明确激励机制的目标

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在工作中时刻牢记将绩效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标准,建立科学的人才配备制度、科学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制度,尽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为此,国有企业的管理层需要确立明确的激励目标,完善有关的激励制度和考核标准等内容,运用先进的激励理念以及激励制度促使员工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工作。建筑施工单位作为国有企业中的一部分,实行灵活且人性化的绩效考核制度,公平且合理地考核每一位员工的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中保证员工付出的劳动力与其得到的回报成正比。在国有企业中,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以及正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4]同时,为有效防止员工之间出现违规违法等竞争行为,企业还需要对人才进行约束,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利用内部审计以及淘汰机制实施科学的绩效管理,强化人才的竞争意识,并预防道德风险,实现国有企业的长久发展。

(五)设置科学的晋升渠道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晋升是激励员工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国有企业受到传统工作形式和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员工晋升渠道还不够完善。因此,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设置科学的晋升渠道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激励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并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价值。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加大企业选人用人公开化、民主化等公平有效的竞争上岗机制的建设力度。同时,加大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培训经费比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资格证书及培训进修对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愈发重要。尤其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各种专业资质的取证、培训既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要,也满足了员工个人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也为未来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提供了很好的助力,从而达到企业和个人的双赢局面。

五、结语

激励机制是企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要使国有企业在激励机制的推动下发展,还要使员工在激励机制下拥有更好的发展,并且完善的激励机制也是国有企业发展的趋势。本文简要分析了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应用现状,并研究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国有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此外,在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根据行业的变化特点不断更新企业激励机制,强化激励效果,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

(作者单位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周红.高速公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8(05):31.

[2] 欧阳奕.激励机制在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3):70-71.

[3] 尹鑑纲.绩效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01):27-28.

[4] 王群英.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意义 [J].经贸实践,2017(17):179.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国有企业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