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缮技艺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

2018-03-04但唯婷胡颖

经营者 2018年21期
关键词:传统发展

但唯婷 胡颖

摘 要 金繕修复是研究传统技艺、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的活化石,是艺术的二次创作。它经过巧妙的设计构思,将器物的残缺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美,赋予其新的生命力。金缮修复后的器物整体表现更和谐、更富有美感和艺术感。而这恰好符合我国文化创意的需求,尤其是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更是应用广泛,是一股强有力的新兴艺术力量。将金缮技艺应用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之中,有利于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加强产学研销合作,避免金缮技艺本身局限性等问题,使金缮技艺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更好的结合,促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关键词 金缮技艺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传统 发展

一、金缮技艺的特征

金缮是运用纯天然材质修补残缺器物的工艺名称。金缮修复后的器物呈现金银色或漆色的装饰效果,起到基础结构性作用的生漆具有黏性大、稳定、无污染的特点,所以金缮工艺也叫漆缮工艺。在金缮修复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体现了传统技术的工艺之美。此方法不仅可以将原本已经破碎的器物进行复原,还可以赋予器物一种难以言喻的“残缺美”。随着近年古器物收藏热的兴起,金缮在现代得到重生,成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达方式,逐渐走进国民大众的视野,吸引了众多艺术家探索“金缮之美”。在追求文化创意、产品创新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金缮技艺也逐渐得以广泛应用。

二、金缮技艺应用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分析

(一)艺术价值

金缮具有传统中国美学底蕴,带有鲜明的东方韵味和中华民族艺术特征。其特质是东方的、中国的, 植根于我国传统艺术和历史中。金缮更是基于残缺器物的二次创作,运用金缮工艺还原物体本身的历史、艺术价值,再针对裂痕加以设计再造,增强修复的趣味性,让残缺的艺术重放光彩。

当这种古老的技艺应用于当代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之中,会发生剧烈的碰撞,就能砥砺出具有新时代特性的艺术形态。金缮修复与现代材料及其他工艺融合应用,创新了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制作和生产方式,使其无论是在形态、技法还是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上都极具艺术审美特色,开启了传统艺术模式与现代文化创意发展的探索之路。

(二)文化价值

金缮修复不但可以还原已经破碎的原作,还凝聚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创作精神。金缮技艺属于民间工艺范畴,而民间工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遗留。在中国,非遗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引导和人生观的洗礼,见证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崛起。

金缮技艺应用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所带来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其技艺本身,更是作为一种媒介,连接着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引入了金缮,既表达了对历史传统文化的尊崇,宣扬了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对历史饱含敬畏之心,又做到了古为今用,是历史文化的现代化体现。

(三)经济价值

金缮修复第一人邓彬说过,金缮是以世界上最贵重的物质来面对缺陷。在于其用料之昂贵,所以多用于古玩陶瓷或人们心爱之物的修复。这也导致了现在的金缮修复价格居高不下,他们不仅仅是在修复陶瓷,更是在创作一件艺术品。修复后的器物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201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一件金缮修复过的钧窑胆瓶以500多万港币的价格成交,其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原作本身。

如果将这种价值加以产业化,就可以发挥最大的经济作用。金缮技艺运用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可以将金缮的独特的残缺美运用于陶瓷创意之中,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陈设瓷和日用瓷中,进而形成产业化的规模生产。这样的结合与应用必将成为陶瓷文化产业中的一股新兴力量,而这股力量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三、金缮技艺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现状

技术和产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将传统技艺与现代需求结合,创新出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便是其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现如今,金缮技艺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广泛引用,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丰富了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语言和表达,多样化了产品形态,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拓宽了方向。

(一)与各种材料相互嫁接,进行融合与创作

“金缮”修复工艺嫁接在陶瓷艺术表达之中,大漆的黏合与“金工”的结合,使得表面装饰与空间丰富性具有更高的美学层次。通过“金工”修缮后的裂痕抑或是外加的装饰图案,又或者单个器物之间的直接嫁接拼接黏合等,都是“金缮”在现代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表现形式,形成了现代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意涵与新风貌。

“金缮”在陶瓷创作中,从原有的实用价值为主导发展到以装饰性为主导,摆脱了传统陶瓷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陶瓷产业的产品类型,个性化的设计了陶瓷表现语言,使陶瓷文化创意型产品风格多样,有利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与“锔瓷”工艺结合,创新陶瓷形式语言和表现

金缮和锔瓷结合,是一种全新的“复合”类型的创作形式。锔瓷也是我国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机一样的金属“锔子”进行拼接修复的技术。“锔瓷”和“金缮”作为陶瓷器修补的两种方式其实并不冲突,还可以在创作过程中优势互补,锔瓷的特点之一在于它的牢固,金缮的艺术表现则更加自由,这样可以达到实用性更强,又兼具了审美及观赏性。

景德镇“忆千年”公司的古瓷标本首饰是在中国人文珠宝类和陶瓷文化创意类中将锔瓷和金缮进行结合的首创者,设计制作既饱含文化底蕴,又有时尚气息,创新了陶瓷产业的设计形式。陶瓷综合材料的研究者黄思洁曾使用“锔瓷”工艺与金缮手法结合,作品《春》在“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中获优秀奖。此类工艺的叠加与融合,为丰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表现语言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运用于陶瓷碎片重组,形成新的陶瓷产品形式

金缮工艺制作用于陶瓷艺术品的创意造型设计是独特的,把原有的造型破碎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美学表现形式。将瓷片上的图案进行立体的打破,对器物素材进行整合与挑选、切割与打磨,从而完善好基本的粘接形态,在此基础上,加之以金缮工艺蕴含的修复理念与文化底蕴,对其形态进行重新构造。

将“金缮”工藝运用为现代陶艺创作的形式主体,是根据碎片具体形态进行现代形式的创作,是把废旧器物“变废为宝”的应用。景德镇“忆千年”古陶瓷店里的饰品, 使用的都是曾经埋藏在地下的古瓷器碎片,经过设计师的巧妙构思设计转换而成。他们将深埋在地底下的从宋至元再到明清的古瓷标本,精心地再设计,与金缮、首饰设计相结合,转化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世界在一片片陶瓷中重新认识景德镇,认识陶瓷产业,认识中国。

(四)与科技工业设计相结合,融入现代生活

将新的科技或工业设计与传统工艺相结合,是一种“跨界”融合的创作形式。金缮技艺就已融入现代生活,出现在家居陈设、日常用品中。有人将古瓷瓶改造为台灯,也有将瓷罐改成存钱罐,并在改造过程中融入“裂纹”、金边等金缮的审美特点。

这样将无用的瓷片通过改造而重新焕发生机,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灿烂的中国文化,也可以使陶瓷文化产业类型更加丰富,扩大人们对陶瓷外观的认知范围,激发创作者的创意,为陶瓷创新发展注入活力,促进与科技工业设计结合的新型陶瓷诞生,使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四、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进行产学研销四方合作,加强陶瓷文创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2015年初,西安大唐漆艺坊在国内率先推出了金缮培训,积极推广了这一传统手工艺。位于景德镇的“莳绘金缮”公司则将日本的金缮审美与我国的特色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将日本特色的莳绘技艺融入金缮技艺,使陶瓷修补不仅仅是一种修补,更是对残缺瓷器的一种“美的升华”。

但是想要使其技艺运用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中,还需要在研发、教育、生产和销售上下功夫。利用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将金缮技艺进一步的创新与优化,使其能够适应产业化的市场,发挥自身的美学作用,促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所需的各种技术有效结合。通过企业、政府、行业组织等单位的协助,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创新型产品生产,并且做到产销对接,扩大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渠道,使陶瓷产业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二)保留金缮的艺术文化,避免本身的局限性

金缮修复所需时间较长修复步骤烦琐,成本高。金缮过的器皿使用时间长了,或者经常擦拭、磕碰等因素,金面必然会被磨损出现漏底漆的情况,表面不在金光灿灿。想要继续让金面发亮就需要重新进行修缮、贴金。随着金缮技艺的发展,这一问题可以考虑用以下方法解决:在对残缺处施金后,使用罩金漆加以保护,可以令金面更加鲜艳有光泽度,还可以很好的保护金面不受磨损。若采用这一方法,不仅解决了金缮技艺的局限性,还可以使金缮技艺运用于陶瓷创意产品时保证产品的美观性和持久性,提升产品使用感受。

天然大漆干燥后虽然无毒无害,但不能保证在高温反复浸泡的情况下不会使胎体脱落,在光滑的釉面上金缮的附着力相对较差些,随着温度的变化,热胀冷缩以及长时间的浸泡可能导致胎体脱落。这一局限性很有可能造成消费者认为陶瓷文化创意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从而对其失去信心。若要想将此现象改善,只需将拼接好的器物放进荫房阴干后,再放进烤箱,以120度的温度烘烤2小时,就可以大大增加胎体的附着力。这样一来,可以提高陶瓷产品的坚固程度,延长使用期,提高产品质量。

(三)立足传统、强调内涵,寻求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结合的多样化方法

当下陶瓷产业的创意设计思潮讲究跨界之感,将不同器型的陶瓷与不同花纹的陶瓷以不同的创作技法进行结合的创意造型修复设计,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现代陶瓷创意产业并没有一味地追求结构的严谨和技法的统一,与传统陶瓷千篇一律的感觉不同,现代设计师们将各种不同形质的陶瓷器物从传统的框架中释放出来,利用不同的修复手法进行嫁接展示给观赏者,这不仅是对传统修复手法文化的继承,更是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新与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类型。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并非标新立异、割裂传统,而是要在保证传统手工艺的精髓和本质“不变味”的前提下推陈出新。只有加强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内涵的理解,才能立足传统,提高工艺制品的品质,促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对金缮进行品牌化的再设计,提升陶瓷产品的系统性和多样性

为了使金缮技艺更好的应用与陶瓷文创意产业,选择品牌化的再设计是明智的也是必要的。“再设计”的概念,不仅指针对金缮修复本身的再设计,同时还包含了一系列的形象识别系统。从最初的文化理念到最终产品销售流通,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构造了一个系统的赋有中华几千年文化底蕴的品牌理念。

品牌化的再设计,同样可以运用于陶瓷产业之中,品牌化不仅应该注重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还要充分发挥传统手工艺地域品牌影响力的优势,将陶瓷产品的独特性、文化性融合于品牌标志、产品包装、店面设计等等方面上。目前很多的奢侈品都将纯手工制作和精湛的传统手工艺技术作为卖点, 这是机器生产所无法做到的。应当通过整体形象的再设计、再包装,从而更好地烘托陶瓷产品的工艺价值和审美文化,构建系统化、多样化的陶瓷主题产品,促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但唯婷(1996—),女,江西鄱阳人,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法商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胡颖(1983—),女,江西景德镇人,讲师,研究方向:金融经济。]

参考文献

[1] 吴师彦.传统漆艺金缮的工艺特点于当代传承[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8(10).

[2] 王汉辰.古陶瓷金缮修复的审美内涵[J].人文天下,2017(11).

[3] 熊学海.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文献评述[J].经营者,2015(08).

[4] 尹婕.金缮工艺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5] 谭博,张蔚青,尹婕.陶瓷修补之金缮的美学品析和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7(08).

[6] 高蕾.传统手工艺的危机及文化转型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8.

猜你喜欢

传统发展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区域发展篇
少年力斗传统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清明节的传统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