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对比法在美术史教学中的思考与运用

2018-03-04梁亚云

艺术评鉴 2018年23期
关键词:美术史教学思考

梁亚云

摘要:美术史是高等院校本科生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承担着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论修养、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开拓学生的艺术思维、培养学生对美术专业的兴趣等重要的教学任务。而在当前各大院校的美术史教学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中外对比法在美术史教学中的思考与运用提出相关策略探讨,以期提升美术史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中外对比法   美术史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3-0146-03

在新时期,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深入,在基本生活得以保障的前提下,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开始注重精神世界的拓展。而美术就是丰富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美术史课堂教学中推进中外对比法的使用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益,是本文需要探究的课题[1]。

一、美术史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论修养

相较于同等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其他课程而言,美术史课程教学内容中所涵盖的领域更广阔,艺术作品与艺术领域更加丰富,不但涉及了众多的艺术门类、流派的基本定义与产生发展状况的深入介绍,还包括了艺术思潮的诞生与发展和不同艺术理论的演进等方面的内容。美术史的课程构建出一个完备的中外艺术发展体系,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对于以上所有内容的深入学习对美术这一领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认知和接纳,夯实艺术理论的基础,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从而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需要在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中得以提升,而最为有效的增强艺术鉴赏能力的方法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在专业系统的美术教育的熏陶下,学生的鉴赏能力与美学素养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在美术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视频甚至是艺术作品实物,而这些往往都是人类艺术领域发展过程中所诞生的精粹。教师通过对这些优秀艺术产物的展示和剖析让学生了解到美的概念与定义,并且在心中形成美的认知,从而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除此之外,美术史课程中也直接包含着艺术鉴赏的相关教学内容,可以更为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开拓学生的艺术思维

艺术思维是指学生在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艺术化的视角和分析模式,而这种艺术思维的培养和实际运用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是系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越有助于培养艺术思维,教师在美术史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这种艺术思维,并教授他们如何运用专业理念和逻辑分析来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学习美术史使得学生的藝术思维得以拓展,并且保障了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效益。

(四)培养学生对美术专业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专业的学习来说,培养学习兴趣都是首要的任务。在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美术教育的情况下,会觉得艺术理论的教学内容十分枯燥乏味,而通过美术史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构建出完整的中外艺术发展变迁过程,还能够得知一些艺术领域中的逸闻趣事,直观地了解到各种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得学习的过程也同时得到了兴趣的激发。

二、当前美术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化

目前,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局限,美术史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作为信息的中枢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着知识,而完全不注重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教师照本宣科地把课堂内容生硬地灌输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机械地背诵文本中的重要内容。[2]学生埋首于枯燥的各类艺术界人物、重大的艺术事件跟时间点,各类艺术作品的内容记忆中,极易对美术史的学习产生疲惫感和厌恶感,十分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

在部分高校的美术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就史论史”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往往只单纯地教授书本上的艺术历史知识,而不把通过对艺术事件的结构,对艺术作品的剖析中得到的感悟与当下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教师的讲授筑在高台上,不接地气,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大而化之的空泛的内容就自然无法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起到任何帮助。

(三)美术史课程教师专业能力不强

部分高等院校对于美术史的教学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教师自己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这就导致了他们对于美术专业的研究领域不够广阔和深入,并且没有很好的把控能力和经验来结合美术专业的具体特点来为学生剖析、讲解美术史。

(四)课时较短,无法深入学习

美术史涵盖着古今中外的美术历史知识,所覆盖的领域与时间线十分广泛,而目前的教学学时较短,无法让学生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从而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如何在美术史教学中运用中外对比法

目前,国内的艺术理论业界已经出版发行了一些有关中西方美术比较的书籍,但这些书籍的弱势是大都具有一定专题的偏向性,两者比较较为单一化,没有一个领域更广阔并且更为系统的结构。在没有专业教材的直接帮助下,运用中外对比法的美术史教学就更加考验教师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核心知识点加以提炼,以帮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历史轴线横向与纵向的交叉分析比较。这种方法使得完成教学内容的效率更高,知识点的梳理更加系统,同时也激发出学生对于美术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寻找关键知识点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来说,在美术史教学中常常用到以下几种比较方式:

(一)以时间为轴心的比较

这种比较方式能够运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具体操作方式是同时讲授中外美术史在同一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比如在课程内容的历史时间轴是原始社会时期的时候,就可以首先讲解中国原始社会中的彩陶技法、雕塑。旧石器时代的粗制石器就已经能磨光、雕琢、钻孔,完美地契合了对称、均衡等造型外观方面的形式美相关法则,初具节奏和线条的韵律美。而西方的洞窟壁画与巨石建筑也是同一歷史时期的产物。它们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大多于沿海一带分布,呈立石或列石、石棚、环状列石等建筑形态,源于宗教礼祭和神灵崇拜的功用,具备着肃穆抽象的形式与环境美感。而当时间轴推进到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以达芬奇为代表的艺术家,他的经典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现在都屹立在世界艺术作品的前列。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正是中国美术史的元明清时期,在这一时期山水画与文人画得以发展,青花瓷和釉里红驰名中外,“浙派”与“吴派”绘画风格诞生与演变,西方绘画逐渐进入。

这样的比较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将中外美术史的历史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摸索出两者之间共有的发展规律,从而形成清晰的美术史知识框架。

(二)以风格或流派为轴心的比较

这种比较方式可以在多数情况下使用,但比较的界限并不绝对化,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掌握情况以及课堂内容来进行调整。例如说中西方在美术绘画的风格上大体存在着一些更注重意境与更注重于写实的差异,但若要真正细分,这个理论又显得不严谨。中外双方的绘画作品中这两种技法都同时存在,互为客体,是容纳与包含的关系,因此界限并不明显,教师可以利用某一具体方向来进行比较。

(三)以题材为轴心的比较

绘画题材涵盖内容广阔,包罗万象,大致可以划分为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从题材内容上来看,又可划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以题材为轴心的比较,也就是说在相同题材的美术作品中选取部分来进行对比。比如,在以马为画面主题的美术作品中,就可以选取徐悲鸿的绘马作品、马晋的绘马作品、郎世宁的绘马作品等来从笔法、构思、结构、画风、画面表现形式、所运用的绘画工具与材料等方面来进行比较。这种方法使得学生能够鲜明地感受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表现上的差异。

除开以上三种角度之外,还有许多种角度可以使用中外对比法来进行切入,比如美学倾向的比较、作者之间的比较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着丰富的艺术文化积累,较高水准的专业素养。在自身完备地剖析美术史的整个知识架构之后,才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运用中外对比法使得美术史课程的教学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舒艳红.中外对比法在美术史教学中的思考与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23):160.

[2]刘科.中国美术史教学中的方法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07):144-145.

猜你喜欢

美术史教学思考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外美术史
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方法
郭诗奇作品
激变中的美术史研究与教学改革
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