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创设适合财经类中职学生课堂教学模式
2018-03-04杨红霞
杨红霞
【摘要】 为进一步深化中职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在认真总结近年来中职教学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财经类中职数学,从课程结构到课程内容再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数学;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深化中职教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在认真总结近年来中职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上发挥应有作用为目标,制订中职教学课程的任务.
二、基本要求
创建适合中职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目标、任务、基本要求与基本程序.
1.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传授学生“够用、管用、实用”的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与实验实训课知识,教会学生专业需求、专业技能.
2.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素养教育与管理下修素养、正习惯;在教师的兴趣激发、知识传授、操作示范下去认识、去思考、去实训.
3.要求:紧扣中职课堂适应中职学生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与任务,创设“准备充分课堂、师表课堂、有用课堂、高效课堂、信心课堂”.
4.程序:教学组织·素养管理—承上启下·动机激发—新课教授·巩固操练—成功体验·结果评价.
三、具体措施
(一)调整课程结构
根据课程目标调整结构和教学内容,突出数学能力要求.
1.教学目标要求的调整.将能力要求整合为: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2.教学内容结构的调整.现采用教材《中职数学》为语文出版社出版,张景斌主编,内容分为两个模块: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对结构的调整注重两方面:
(1)注重知识链接,适度选学内容.基础模块是必修模块,其内容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主要学习作为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各专业知识共同需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适应生源现状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考虑到学生学习 水平差异比较明显,对基础模块部分知识的难度要求进行区分.对大约20 % 的标注了“*”号的知识内容,可以不学或者少学,便于学生数学基础的衔接,做好知识复习.
(2)注重淡化抽象,适度突出应用.拓展模块体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是任意选修模块,是学习相关专业所需的限定选修内容,其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淡化理性抽象思维、淡化数学技巧训练,突出基本技能和应用.主要学习相应职业岗位中已被大量使用,或正在被推广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习具有时代特征,且易被中职学生所接受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习进一步掌握职业技能所必备的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安排.
3.教学内容的主要调整
(1)根据教学内容适度、够用的原则,将大纲中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向量与数据表格、解析几何、统计初步等基础性内容作为基础模块内容.
(2)将几何部分分为几何Ⅰ与几何Ⅱ两种方案.内容调整降低了几何部分的要求,特别是立体几何的理性思维水平论证能力要求,通过直观认识的方法来进行,因此,將几何部分内容调整为一种方案.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调整原则,删掉函数的增量及其应用、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实用微积分等内容.
4.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特点.
(1)精选内容,降低难度,强化技能,突出应用.教学内容是教学大纲的核心部分.精选应用最广泛、并且能被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调整被现代数学逐渐淡化的内容;删除繁杂的运算和缺少普适性的人为技巧,降低难度;突出专业学习及生产生活中具有普遍适用的内容.将传统的能力要求整合为“三项技能要求”与“四项能力要求”,同时,将“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纳入教学目标,使得教学要求更符合我院中职教育发展状况,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2)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弹性教学内容结构.两个模块的设置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不同数学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增加了课程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3.实施多元化评价,突出评价的激励作用.内容调整坚持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突出评价的导向、激励的功能,注重考核与评价的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为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每一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提供了保证.
(二)改革教学模式
结合专业特点,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过程、教学方法、课后作业与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以数学学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现有教 材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让数学走入生活.
1.结合专业使数学生活化、专业化
(1)从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原型问题.关注学生专业与进入社会、进入企业后面临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市场调研,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培养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不纯粹是学数学,可以而且需要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职业生涯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切懂得学数学是为了适应生活,是谋生的一种手段.
(2)从专业需要中引出数学教学内容.数学本身源于生活、生产实际,学院专业知识学习需要数学知识的铺垫.如针对财会专业的学生,《经济生活中的初等函数知识》这样的教学内容对他们尤为重要,如解决建房、生产、销售、产值及财务管理、财产核算、在投资与储蓄等生产实际问题,需要用到一次、两次、指数对数等初等函数知识,让学生体验建模过程,理解函数模型的工具性作用.在平时税务教学中,尽量多与相关专业教师交流合作,整理、归纳与专业相辅相成的数学知识,借助于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他们的学习期望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也只有这种高度的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才能真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如此有用的工具,并不是原来他们所认为的那样数学只是单纯的解题,让学生从实践中、职业活动中体现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3.教学方法活动化、多元化
(1)以专业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案例入手设计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有关的实例引出数学知识,再回到专业问题的实际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是每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深深懂得专业需要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避免了学生为学数学而学数学,不知道学数学有什么用的误区.
(2)设置课前导学内容,以问题形势推出教学.对中职学生来说,兴趣是学生的第一教师,但传统教学往往从理论到理论,教学内容的呈现缺乏新意,无法引起学生注意,必须加以改进.所谓以问题形式推出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在课前详细分析教学内容,引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分配给学生课前带着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完成课后任务.
纵观中职数学课程改革,从课程结构到课程内容再到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目的是创设出真正适合我院中职生的数学课程,使学生们达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军.中职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刍议[J].考试周刊,2008(11):85.
[3]王贵水.你一定要懂的数学知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