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数学衔接性教学的基本策略

2018-03-04汤雨颖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基本策略初中数学

汤雨颖

[摘  要] 在初一的开始阶段,数学教师要做好衔接性教学,这对学生后期的学习非常重要. 本文从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开展衔接性教学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衔接性教学;基本策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初一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期的关键就是要做好衔接性教学的有关工作.

关注学情分析,为衔接教学做好准备

对学生而言,进入初中意味着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且要开始新的学习历程. 而对于教师来讲,他们也同样要面对新的教学问题. 首先,教育对象是陌生的,这批学生的基础如何,学习特点如何,心理状态如何,这些都需要教师事先就有所认识和把握. 笔者认为,学情分析是教师安排好衔接教学的基础所在. 为此,教师要查阅学生的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文化背景以及家庭情况,进而把握学生的成长轨迹,这样便能帮助学生对他们的初中数学学习进行规划,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结合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师在入学初期就要同学生强调初一数学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特点,说明本阶段学习对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同时,要开始引领学生探明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体系特点和课堂特点,让学生明确相关内容与他们以往学习情况之间的差别,这样,学生也将逐步体会到衔接教学的重要性,进而有紧迫意识,以消除他们的懈怠心理.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升学习热情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果我们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那么即便将他生拉硬拽进课堂,他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数学问题的探索之中. 所以,教师要能在衔接教学阶段就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让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这是我们进行教学的首要任务.

对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而言,初中数学存在着一定的神秘感和新鲜感,于是教师要抓住契机,提升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学习兴趣. 比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加生动而形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同时,我们要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这样学生将更容易产生学有所用的情感.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切不可一味地采用习题讲练的方式来训练学生,这在衔接教学时尤其要予以避免,因为这会让学生形成一种错觉——数学就是练出来的,甚至衍生出一种错误的学习方式,即学生将做习题与学数学画上了等号. 这样的处理显然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热情,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将逐渐消退.

厘清知识之间的关系,促进提前融入

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学习既存在联系,也存在区别. 在衔接教学中,教师要厘清知识之间的特点,并将有关认识融入课堂教学中,由此促使学生提前融入. 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首个关卡是“负数与绝对值”,对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小学数学时所遇到的问题往往和结论是一一对应的,但一旦接触过负数之后,他们会发现“很多不同的问题有着相同的结果,或同一个问题有着多个结果”.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引导学生挣脱已有思维的束缚,将数形结合思想化为行动来帮助学生建构更加形象的认知. 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学生消除残留在心中的疑虑,且逐渐接纳被扩充的认知体系.

在衔接教学过程中,初中教师必须深度研究小学数学的课标,并将其拿来和初中数学进行比较,有效地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而明确教学的衔接点. 在初一数学课堂上,如果发现学生对某知识点掌握得不到位,就务必积极而有效地調整难度,并及时梳理有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更具铺垫性质的过渡,协助他们平稳渡过难关. 同时,要提醒学生在今后面对类似的问题时,要注意适当比较,并积极展开拓展性思维,以便形成认知的螺旋式提升. 比如有关“字母表示数”的学习,学生将由此完成从“数”到“式”的认知过渡.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对接学生的认知习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注意“数”与“式”的呈现顺序,并结合生活化的学习场景,让学生接受陌生的知识. 这样的教学将更加有效地接轨学生的数学基础,而且能帮助他们厘清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将得到培养,且能实现平稳过渡、有效衔接.

因此,在衔接教学中,对于那些学生无法迅速理解并掌握的知识和概念,教师要能从他们的已有知识基础着手,或通过实例,或结合图像,在帮助学生厘清知识关系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

结合生活实例导入概念,降低认知难度

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应该是学生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 事实上,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诸多运用.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并尝试进行解释和应用. ”当然,对刚刚小学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还相当有限,很难自发地将数学概念与生活联系起来.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让他们在更加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收获经验与认知. 这样的教学设计会让原本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能降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比如指导学生认识“数轴”这一概念时,我们应明确这对初一学生而言,是一个陌生的问题,如果直接将概念展示给学生,他们将很难形成自己的认识. 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来帮助他们进行认识和理解. 教学中,笔者为每一位学生派发了一个温度计,学生由温度计展开类比. 首先,他们从相似性着手,从温度计的正负温度值的标度开始,认识数轴的三个基本要素: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 随后,学生从温度计想到了与之相似的刻度尺,但是问题又来了:“刻度尺为何没有负数标度?”这一问题将直接引导学生展开对“绝对值”的探索和认知.

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们从一个生活气息很强的物品入手,引导学生认知了一个抽象性极强的数学概念,整个过程无比自然,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创设富有悬念感的情境,强化探究欲望

事物的神秘感总能激起学生展开探索与研究的欲望. 在衔接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抓住这一点,并通过巧妙而恰当的方式设计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由此激起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 一旦学生产生了欲答不能而又想一探究竟的念头时,他们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这也能为即将展开的问题探究积蓄能量.

比如,引导学生研究平方差公式之前,笔者和学生比拼口算能力:92-42=______,72-62=______,272-262=______,19972-32=______. 显然,笔者采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很快就完成了对问题的处理,而学生却要通过竖式慢慢进行运算. 最后,笔者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老师的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吗?”这种念头本就存在于学生的内心深处,笔者这一问便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出来,他们很希望知晓其中的奥秘,于是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新知识的探索之中.

注重情感激励,创设和谐氛围

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斥着情感交流的平台,教师在进行各项教学活动时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要让师生之间的情感能够相互协调、彼此融洽. 这一点对于衔接教学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学生进入初中之后,他们适应初中学习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这也必然造成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表现非常优异,但在初中阶段由于对环境的适应速度较慢,以致他们在短时间内与其他学生相比出现掉队的情形,对此,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和尊重,同时要富有耐心,对学生出现的困难要及时进行分析和帮助.

在衔接教学中,教师要尝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要通过和谐氛围的创设来建构积极的师生关系. 这样,学生才乐于将自己数学学习中的困难、问题、心得等内容拿出来和老师分享. 当然,教师也要积极地予以回应,这样才能提升彼此间的信任感和默契度.

猜你喜欢

基本策略初中数学
例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教”与“玩”结合
浅谈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