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操作活动
2018-03-03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镇中心幼儿园张晓蓉
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镇中心幼儿园 张晓蓉
幼儿数学教育是一种系统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感到比较困难,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比较枯燥。如何把数学活动生活化、把幼儿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的、生动的、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幼儿在操作性活动感受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了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操作环境,让幼儿乐意参与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与活动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幼儿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改变了“耳听口说”的学习模式。幼儿的很多经验正是在动手操作中形成的。如果仅给幼儿以语言讲解,而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将抽象的数字符号强加给孩子,那么幼儿并不能很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操作活动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自主、独立、愉快地体验某一数学概念的属性,探索数学运算的规律,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在中班学习序数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制作乘小火车的操作材料。包括10节彩色车厢的卡纸小火车一列(每一节车厢上贴有不同数目的点)、1~10数量的小动物卡片10张、1~10的数字卡片10张、小动物乘车记录表2张。通过活动,幼儿既可以练习1~10的数数及点、数、物的对应,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小动物乘坐的车厢序号,感知理解序数的概念,充分体现了游戏材料一物多玩的设计理念。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把幼儿当成合作伙伴,在平等的关系中,让幼儿在心理上感受到安全、放松,加上环境上宽松、和谐,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地“做”和“玩”,就会显得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数学操作活动是一种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觉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之一。
二、贯彻幼儿活动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充分体验
改指令为设疑,引发幼儿自主探索。幼儿进行自主性的探索学习,需要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与方法,还需要有正确的导向。教师在幼儿操作时不能只用指令性指导,也不能“随意放羊”,需要通过对材料的美化、适当的设疑、引疑,既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又对幼儿操作目的有积极的引导,使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很好的发挥主动性。如:教师可设置“这只小猫想出去玩,谁能告诉小猫从哪个门 (教室里有两个门)出去比较近?”于是幼儿尝试运用了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有的用跨步子、有的用笔、有的用绳子、有的用吸管、有用脚掌、有的用手掌等方法,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在后面的自由测量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习用画图形和数量进行记录。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会发现:“我用手掌量桌子的边,量了10下,他怎么才8下?”于是老师又可以引导幼儿幼儿思考:“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得不一样多呢?”进一步地引导测量同样地方的幼儿将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原因。能力强的幼儿总结出:“大的手就量得少下,小的手就量得比较多下”“我的吸管比他的笔长”等。从而引导幼儿了解测量单位的怎么来的。
三、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享受其中
丰富的操作材料是幼儿进行尝试的物质基础,每一次活动前,教师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操作材料具有层次性,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让幼儿有成就感提高自信心。如在梯形的教学中,首先,利用集体操作活动认识梯形的特征,然后,由各种具体的教育目标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将幼儿分成不同 的小组。即:(1)从多种单一图形中找出梯形;(2)在各种组合物体的图形中找出梯形;(3)利用各种材料拼割成 梯形;(4)利用梯形组合成各种实物图形。这四个小组中,难度成阶梯状层层递进,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小组,进行不同层次的操作,在操作中可请各种操作较规范的幼儿进行演示,以指导较差的幼儿,或教师进行 个别辅导,帮助幼儿慢慢地从低层次过渡到高层次,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操作材料具有的暗示性,能诱发幼儿使用学具的欲望。在“有规律排序”一课时,可以选择了大、中、小及红、黄、蓝、绿的“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并设计了底部提示卡,暗示能力差的幼儿进行对应排序,找出它的规律性;让能力强的幼儿自己设计如何给熊的一家排队。操作材料具有验证性,能让幼儿自主地进行学习,较好地与材料进行互动。
四、抓住时机适当的指导,让幼儿和谐发展
教师激励性的语言与动作往往能激发幼儿持续、愉快的探究,能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激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集体的、个别的、有点头、微笑、夸奖、贴粘纸、插红旗、奖励玩具等,当幼儿回答正确时,老师用点头、微笑或夸奖的话等方式表扬他时,会使幼儿产生喜悦、愉快的心情而更积极地参与活动。当幼儿在操作中,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就会感到“我能行”并产生了自信心,当积累了无数细小的成就,自发的内驱力会像泉水一样涌出,幼儿愿意干多次喜欢做的事,对得到表扬的事感兴趣,老师会意的眼神,微微的一笑等,小小的动作就能产生激励的效果。对孩子的表扬因人而异,对于学习积极,反应较快的幼儿要肯定成绩,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比较被动,思维能力弱,反应慢的幼儿,应尽量寻找他们的长处,多表扬他们的进步,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愉快,产生在学习的愿望。大班年龄的幼儿,有了竞争意识,有了荣誉感,在富于竞赛和刺激的操作游戏中,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情绪愉快、积极主动地投入地学习数学。
综上所述,操作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操作尝试方法,是引导幼儿愉快、主动地学数学的最佳方法,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观察力、判断推理等能力。操作活动使幼儿的个性得到了发展,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