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外事工作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2018-03-02张洋

市场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外事高校

张洋

摘 要:高校外事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外的枢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加强国际间的教育交流对于提升我国教育整体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主要分析目前高校外事工作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外事;教育交流

中图分类号:G5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2-0024-02

习近平主席表示:“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理念的变化需要现在高等教育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引进智力人才,提高高校的水准。加强外事工作与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提高学校发展的层次与办学水平,并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 高校外事工作的内容

高校的外事工作主要包括外事接待、因公出国境手续办理、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外教聘用以及留学生的管理五个方面。

(一)外事接待

外事接待通常是一套流程,包含前期的接洽、准备以及接待过程的安排以及接待后的总结。目前大部分外事接待依然停留在“迎来送往”的阶段,如何能够提升外事接待的内涵以及通过一次次的高品质的外事接待不断提升学校的形象,成为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将主要从外事接待方案以及外事翻译方面分析现状。

1. 外事接待方案

做好外事接待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很重要,也是一次成功的外事接待所必须具备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前期接洽,根据对方的行程确定接待方案,与对方商定最终接待方案。在方案确定后,逐条去落实方案中的具体流程,做到细致、精细、周全。并要确保好交通、食宿以及会务安排的细节。在做好每个环节的同时要与对方及时沟通,方案有新的变化,也要及时知晓对方。

2. 外事翻译

在外事接待过程中,翻译是沟通重要的一环,也是检验会谈成效的重要标准。高校的外事翻译,根据活动场合的不同,分为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正式场合通常为室内会场翻译,非正式场合通常为参观游览时的翻译。翻译的方式主要分为同传和交替式翻译,相对于交替式翻译,同传会对译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口译过程中,译者承担着信息输入者与信息输出者的双重角色,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语言转换行为,准确地传输出转换后的语言,这就要求译者具备良好的输入语和输出语言功底,并能灵活运用和转换。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国际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外事口译工作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对口译者也提出了以下要求:

(1)严谨与准确

高校的外事翻译经常围绕学术领域开展,通常探讨学术交流与合作,师生培训项目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口译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相关领域的词汇,以便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应对翻译的内容。口译与笔译不同点在于口译是及时性的语言转换行为,对于每句话不需要做到语法精准无误,只需要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而对于笔译,需要翻译者在翻译时,做到严谨和准确,尤其是书面的合同、备忘录等重要文书,需要反复校对,不仅意思要表达清楚,更要合乎法律。

(2)专业与学术

在会谈中,通常会交流学校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学校的基本情况、学院设置、专业介绍,以及想要宣传学院的一些信息。这就要求翻译者要熟悉教育方面的政策以及热点词汇、学校基本情况、发展思路、学校的学院设置、学科情况等专业知识的对应表达。

(二)因公出国境手续办理

因公出国境手续办理作为高校外事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时长不同,分为短期和长期;根据出国目的不同,分为教育交流、师资培训以及访问学者等多种形式。其中短期教育交流时间短,行程安排较为紧凑,出访目的通常是与外方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建立以及加深联系并探讨可行性合作,为双方接下来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师资培训以及访问学者时长较长,根据具体出访目的确定。

因公出国办理流程大致相同,通常需要在前一年做好外事计划和经费预算,并在当年依照外事计划,遵循因公出国(境)手续逐步办理,层层审批,同时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外事无小事”,外事相关政策性较强,需要外事人员随时关注最新的外事政策法规并按照最新规定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根据教育部2017年数据,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接近2600个,其中1324所是本科以上学历层次。国际合作办学已经取得长足成效,已举办了100多个本科以上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这些数据充分反映我国在中外合作办学上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也更加凸显国际合作交流已然成为外事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合作的开展也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教育水平的差距,也为学生的眼界开阔和学历晋升提供了多种途径。

合作办学主要可以优化专业设置,改善课程结构,同时可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加强学校整体师资水平的建设。对于学生来说,接收到中西方不同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锻炼和提升。

(四)外教聘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近些年,我国高校引进或者招聘了大量的外籍教学人员,极大地提升了师资队伍水平。我国对于外籍人员的聘用有着相应的聘用流程和规定,要求在办理聘用手续时,嚴格遵守规定,逐步办理,在审批通过后方可聘用外籍教师。

(五)留学生管理

留学生工作是衡量一所高校国际化合作开展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对于有意向招收留学生的学校,需要申请招收资质,一般包括教学条件、住宿条件以及相关配套服务条件。

学校具备招录资格的同时,在招生过程中也要对外国留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情况等各方面进行审核。招录后,对于留学生,要做好备案和管理工作,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二、 高校外事工作现状

(一)缺乏外事工作制度

对于外事接待,虽然具备外事接待基本流程与方案,但缺乏应急机制,对于一些可能产生的突发情况缺乏B计划的备案。高校的外事接待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细致,对于接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种种突发情况要提前预想,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尽管如此,在实际外事接待过程中,依然可能发生一些没有预想到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合理规范的应急机制。

应急机制是外事工作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健全的外事工作制度。

(二)中外合作办学开展得不够

不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充分重视国际化交流合作办学,同时,由于区域的语言教学水平、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一些合作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受到阻碍。此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需要具备一定的师资水平、适应课程的学生以及其他基础条件。这对很多院校的师资、教学条件、外事部门涉外沟通协调能力以及推进国际化的实际执行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三)外事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外事部门虽然规模不大,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对外的一个窗口部门,负责接洽和传递学校的各种涉外事务。部门工作性质和内容对于部门人员的素质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良好语言技能和进行有效翻译与沟通的人才,同时需要配备具有良好接待能力的人员。目前部分高校外事部门的相关人员素质不一,这对开展接待和外事翻译以及推动学校国际化交流程度的提升都是不利的。

三、 高校外事工作改进措施

(一)完善外事接待运行机制

学校需要制定外事相关制度和文件,这样利于外事工作在制度的框架下合理开展,使外事相关工作可以朝着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同时,在接待应急机制上,要做好備案工作,对不同的外事接待类型采用相应的应急机制。

(二)完善外事队伍建设

外事工作人员除了具备基本的政治立场、过硬的语言能力以及外事接待能力,还需要具备爱国、乐于奉献的精神。教育交流也承载中国文化的传播,需要外事人员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过硬的政治立场。

(三)改善外事工作理念

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各种平台,积极向外界传递学校的相关信息和最新动态。学校应将因公出国(境)的流程、留学生项目等都放在学校网站上。在日常外事工作开展中,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全面促进学校外事各项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柳桦.高职院校外事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7).

[2]李媚.高校外事管理服务工作改革与创新之我见[J].教育现代化,2015(11).

[3]朱丰.对加强高校外事管理工作的思考[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

[4]宁雪霏.浅谈推动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外事接待工作[J].教育现代化,2018(8).

[5]田一汐.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外事工作管理[J].优化管理策略,2016(10).

[6]沈佳君.浅谈当前高校外事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6(9).

猜你喜欢

外事高校
市政府外办组织开展2020外事礼品企业交流活动
浅谈外事管理人员做好外事工作的必备素质
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外事管理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A View on the American's Pursuit of Values Through Grapes of Wrath
A View on the American"s Pursuit of Values Through Grapes of Wrath
浅谈高校外事翻译工作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