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临床外科中肠梗阻的护理过程监控
2018-03-02熊丽华
熊丽华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肠梗阻患者行护理过程监控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肠梗阻患者, 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 各48例。研究组行护理过程监控管理,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 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90.24±5.15)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2.54±6.24)分, 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t=7.372, P<0.05)。研究组满意45例(93.75%), 不满意3例(6.25%), 参照组满意37例(77.08%), 不满意11例(22.92%);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52, P<0.05)。结论 对肠梗阻患者行护理过程监控管理, 不仅能够改善整体护理效果, 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值得应用。
【关键词】 临床外科;肠梗阻;护理过程监控;护理质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5.098
目前, 临床上通过对肠梗阻外科患者进行护理研究, 并采取合理而又规范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监控, 同时, 加强临床外科的护理分析, 以此为制定合理而又全面的护理方案和制度, 进而确保有关外科肠梗阻护理服务的展开[1]。近几年来, 医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和发展, 临床上对于肠梗阻的护理过程进行全面监控, 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同时, 还能够减轻患者的不良感受, 加之不断改良外科手术的治疗手法和方案, 通过给予不同类型的护理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能够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2]。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96例肠梗阻患者, 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 各48例。参照组男30例, 女18例, 年龄26~59岁, 平均年龄(47.12±10.18)岁;研究组男32例, 女16例, 年龄28~62岁, 平均年龄(47.74±10.3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研究组 行护理过程监控管理。①物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全面评估肠梗阻患者的病情, 采取对症处理措施和方法, 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 避免产生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情况。在实施外科手术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禁食, 当患者肠梗阻症状得到一定缓解后, 可以根据医嘱适当进食, 在此期间, 禁食使用甜食或者牛奶等食物。同时, 严格控制患者胃肠减压的范围, 避免负压产生大量的胃胀气, 降低患者肠道的压力负担, 促进肠内血液循环。同时,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引流情况, 详细记录引流量的变化情况, 一旦患者出现血性液体, 则需要考虑肠梗阻病情的变化情况。同时,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帮助患者呈现半卧体位, 完成呼吸缓解, 解决腹胀问题, 准确判断患者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的情况, 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而言, 则需要采取轻柔腹部的方式完成护理过程的控制。与此同时, 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 避免患者误吸呕吐物, 同时, 彻底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 观察患者呕吐物的性质和颜色, 定期清理患者口腔异物。通过详细记录患者肠梗阻液体总量的方式, 能够及时补充患者体内体液不足的情况, 详细分析患者气血情况, 采取血清电解质的方法补充患者所缺失的体液。采取正确的方式预防细菌感染的发生, 避免产生大量毒素, 严格控制患者的用药方法。对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测量同样重要, 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腹痛等指标, 一旦发现临床病症加重的情况, 则需要考虑肠绞窄的情况。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肠梗阻患者之间的沟通, 避免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采取病友互相激励的方法, 鼓励患者之间的病情交流, 同时, 逐渐完善综合检查的过程, 并以此制定护理方案。对于急性肠梗阻患者而言, 则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对于过于担心手术结果和患者而言, 则需要详细介绍有关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基本流程, 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 加强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信心, 利于临床医学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③术后护理。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完成患者引流液和手术切口的护理干预, 指导患者学习腹带的包扎方法, 进而缓解腹部张力的控制。同时,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 并完成补液的控制, 当患者出现饮食不适的情况时, 则需要改为半流质食物, 进而逐渐缓解患者的胃肠功能, 提高腹部引流的护理控制, 形成完善的数据信息。
1. 2. 2 参照组 行常规护理管理。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评定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分为满意、不满意[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90.24±5.15)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2.54±6.2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72, P<0.05)。
2. 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45例(93.75%), 不满意3例(6.25%);参照组满意37例(77.08%), 不满意11例(22.92%);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52, P<0.05)。
3 讨论
目前, 临床上通过对肠梗阻外科患者进行护理研究, 并采取合理而又规范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监控, 同时加强临床外科的护理分析, 以此制定合理而又全面的护理方案和制度, 进而确保有关外科肠梗阻护理服务的展开[4, 5]。对于手术后出血的患者而言, 则需要立即汇报主治医生, 并及时基于对症护理干预[6-8]。肠梗阻患者术后出现切口红肿、发热以及腹痛等症状时, 则需要注重切口的护理, 避免出现切口感染以及其他综合问题[9, 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90.24±5.15)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2.54±6.2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72, P<0.05)。研究组满意45例(93.75%), 不满意3例(6.25%);参照组满意37例(77.08%), 不满意11例(22.92%);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52, P<0.05)。可见对肠梗阻患者行护理过程控制管理,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护理服务的精准性和护理过程的全程管理。
综上所述, 通过行护理过程监控管理, 不仅能够提高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还能够改善整体护理效果, 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永丰, 刘兴洲, 柳东.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式选择及肠减压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3):126-127.
[2] 苗茁. 外科手术在结肠癌性肠梗阻领域的臨床应用分析. 临床医学, 2015, 35(9):69-70.
[3] 谢新卿, 邵晓宇. 腹部X射线、螺旋CT及超声诊断肠梗阻临床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 23(7):58-61.
[4] 李海军, 王举.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 48(10):1164-1165.
[5] 杨莉莉.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1):278-279.
[6] 刁乃洁. 临床外科中肠梗阻的护理过程控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8):155-156.
[7] 田利红, 靳红微. 中医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64):45.
[8] 汪会珍. 小儿外科肠梗阻手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当代医学, 2016, 22(32):110-111.
[9] 廖汝运. 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3):275.
[10] 蒲伟兰. 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医学信息, 2016, 29(10):147-148.
[收稿日期:2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