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临床治疗中恩替卡韦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8-03-02王迪宋业朋吴春燕李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5期
关键词:恩替卡韦肝硬化临床疗效

王迪+宋业朋+吴春燕+李岩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肝硬化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恩替卡韦的应用价值。方法 8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 各43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 治疗组的Child-Pugh评分为(11.35±3.35)分, 常规组的Child-Pugh评分为(11.12±4.29)分, 两组的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的Child-Pugh评分为(8.16±1.52)分, 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0.39±2.16)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治疗组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为(1538.12±275.34)copies/ml, 常规组的HBV-DNA定量为(1573.51±236.15)copies/ml, 两组的HBV-DNA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的HBV-DNA定量为(929.16±177.39)copies/ml, 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78.41±206.78)copies/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分别为90.70%(39/43)、74.42%(32/43), 明显优于常规组的69.77%(30/43)、53.49%(23/4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6.98%(3/43), 常规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9.30%(4/4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硬化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恩替卡韦的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对于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有着重要的作用, 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 肝硬化;恩替卡韦;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5.062

就目前而言, 我国乙型肝炎的人数已经非常庞大, 一旦出现乙型肝炎, 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 在疾病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大部分患者会发展成为肝硬化。在肝硬化的治疗上,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治疗药物为核酸类药物, 同时还会用到干扰素, 但是治疗效果比较一般, 在肝硬化采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治疗后,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 2]。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对肝硬化临床治疗中恩替卡韦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5例, 女3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 每组43例。常规组中男27例, 女16例;年龄46~75岁, 平均年龄(59.65±5.12)岁。治疗组中男28例, 女15例;年龄47~73岁, 平均年龄(58.82±4.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较性。两组患者皆与《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肝硬化诊断标准相符。

1. 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保肝、降门脉压、退黄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52237, 规格:0.5 mg)进行治疗, 1次/d, 0.5 mg/次, 在进行为期1年的治疗后进行疗效的评定。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采用Child-Pugh 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分级进行评定, 分数越低, 肝功能越好, 反之则越差。观察两组患者的HBV-DNA含量, 采用PCR对血清中的HBV-DNA含量进行测定, 试剂盒检测的下限是1.0×103 copies/ml, 如果最终检测结果没有办法显示, 就记为0, 含量越低, 治疗效果越好。比较常规组与治疗组的ALT复常率, 标志物检测方法为电化学发光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 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的Child-Pugh评分、HBV-DNA定量比较 治疗前, 治疗组的Child-Pugh评分为(11.35±3.35)分, 常规组的Child-Pugh评分为(11.12±4.29)分, 两组的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的Child-Pugh评分为(8.16±1.52)分, 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0.39±2.16)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治疗组的HBV-DNA定量为(1538.12±275.34)copies/ml, 常规组的HBV-DNA定量为(1573.51±236.15)copies/ml, 两组的HBV-DNA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的HBV-DNA定量为(929.16±177.39)copies/ml, 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78.41±206.78)copies/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的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 治疗组的ALT复常率、HBeAg陰转率分别为90.70%(39/43)、74.42%(32/43), 明显优于常规组的69.77%(30/43)、53.49%(23/4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6.98%(3/43), 常规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9.30%(4/4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print

3 讨论

就我国而言, 随着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乙型肝炎肝硬化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但其发病率在慢性肝脏疾病中仍是比较高的, 在治疗时, 通常是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DNA复制, 采取抑制的手段[3-6]。目前, 已经有众多学者在临床研究中都肯定了HBV-DNA的重要性, 指出HBV-DNA载量与肝硬化病情进展、预后, 都有着密切的关联。病毒有呈现持续性复制的特点, 对于肝炎患者来说, 会使肝脏的炎症进一步加剧, 增加肝纤维化, 最终出现肝硬化病症, 因此, 在进行肝炎治疗时, 通常都需要采用抗病毒治疗, 抑制病毒的复制, 这样可以极大的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在肝硬化一般治疗的基础上, 长远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将HBV-DNA的复制抑制住, 或者是将病毒基因完全消除, 从而有效控制肝细胞的纤维化程度, 对于患者的预后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

恩替卡韦属于鸟嘌呤核苷类似物, 在进行肝炎病毒抑制时, 有着良好的效果, 在临床上也得到了证实, 传统意义上治疗肝硬化通常会选择拉米夫定等药物, 其与恩替卡韦虽然都属于核苷类似物, 但是如果长期采用拉米夫定药物进行肝硬化治疗, 很容易产生耐药性, 后期可能会有反弹、复发等情况出现, 对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而恩替卡韦产生耐药性的几率是非常低的。服用恩替卡韦后, 会进入到机体当中产生磷酸化反应, 经过这种反应之后会产生一种新的活性物质三磷酸盐, 三磷酸盐具备活性的特点, 與HBV多聚酶的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进行竞争, 从而对HBV病毒逆转录酶起到抑制作用, 降低其活性, 起到治疗的作用[7]。恩替卡韦的药效一般是15~17 h, 因此, 在服药时一般都是1次/d, 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药频次过高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几率, 具备一定的安全性, 因此, 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在本次研究中,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采用随机的方式将86例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 治疗前, 治疗组的Child-Pugh评分为(11.35±3.35)分, 常规组的Child-Pugh评分为(11.12±4.29)分, 两组的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的Child-Pugh评分为(8.16±1.52)分, 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0.39±2.16)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治疗组的HBV-DNA定量为(1538.12±275.34)copies/ml, 常规组的HBV-DNA定量为(1573.51±236.15)copies/ml, 两组的HBV-DNA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的HBV-DNA定量为(929.16±177.39)copies/ml, 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78.41±206.78)copies/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分别为90.70%(39/43)、74.42%(32/43), 明显优于常规组的69.77%(30/43)、53.49%(23/4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6.98%(3/43), 常规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9.30%(4/4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 在治疗肝硬化的过程中, 恩替卡韦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不仅能够对病毒复制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缓解病情的进展, 还能对肝功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而且不会使HBeAg血清学转换风险有所提升, 安全性、可靠性均较高。

综上所述, 应用恩替卡韦进行肝硬化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 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素素, 张新雷, 徐伟. 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对比观察. 山东医药, 2015, 55(2):65-67.

[2] 朱刚剑, 苏传真, 王健, 等. 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过程中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3):461-463.

[3] 赵迪, 杨爽, 郭振凯. 恩替卡韦治疗33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疗效观察. 中国伤残医学, 2014(3):12-14.

[4] 曾小兵.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3(8):209-210.

[5] 陆永安. 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吉林医学, 2013, 34(33):6954.

[6] 王勇平.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 2009, 28(30):78-79.

[7] 张健, 任姣姣, 李冰, 等.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分析. 传染病信息, 2013, 26(3):158-160.

[收稿日期:2017-1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恩替卡韦肝硬化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安络化纤丸对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评价
注射用核糖核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30例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