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7年上半年衡阳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8-03-02伍彬
伍彬
摘要:工业经济是衡阳市的三块短板之一。自2017年年初以来,衡阳市采取了一系列工业经济“植优补短”措施,主要指标、项目建设、园区发展明显向好。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指标有差距、发展不平衡、占比偏低等问题。唯有加强监测调度、加快“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加快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等措施,方能让工业经济行稳致远。
关键词:衡阳市;工业经济;供给侧改革;体制机制
自2017年年初以来,衡阳市以“工业强市”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为抓手,突出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现状透视
(一)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1. 规模工业企业生产稳定
2017年上半年,衡阳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928亿元,同比增长1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4个百分点。从50户重点调度企业看,增长速度在10%以上的企业28户,占56%,50户企业累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59.1亿元,增长34.4%,拉动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8.3个百分点。
2. 大部分行业稳定增长
2017年上半年,在衡阳市12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保持正增长,其中电子、有色、食品、化工、机械、冶金、轻工等7个行业总产值增速达到两位数以上。在电子行业中,富泰宏去年技术改造新增10条成品组装线和4条电路板生产线,今年上半年产值达到37.5亿元,增长155%,进出口总额居全省第一,预计全年产值将翻番。在有色行业中,五矿铜业今年新增产值18.8亿元,拉动该市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
3. 企业效益稳中向好
1-5月份,衡阳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751.4亿元,增长25.6%,实现利润45.3亿元,增长37.2%,增长速度分别快于去年同期20.8、10.1个百分点。在冶金行业中,衡钢通过降本增效、市场开拓、扭亏为盈等方面持续发力,二季度连续3个月实现盈利,6月份销售毛利突破6000万元,累计同比增加利润5亿元。
(二)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1. 抓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坚持大项目带动大投资,以大投资促进大发展。上半年已安排93个过5000万元的重点工业项目,年内计划投资155.7亿元。1-6月份,已开工项目90个,开工率为96.8%,已完成投资67.1亿元。
2. 加大技术改造投资
今年1-6月,衡阳市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78.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4,同比增长10.5%,高于全省5.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02.7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在全省排名第3。通过技术改造引导工业企业“调结构,转方式”,有色金属冶炼、盐卤及精细化工、钢铁冶炼及钢管材加工、陶瓷加工制造等传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三)供给改革步伐加快
1. 突出创新驱动
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合力叉车、衡山专汽、金则利、衡阳通用电缆等4家公司获评工信部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世纪钨材“高强高韧耐磨蚀超粗晶硬质合金关键技术”入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发展导向目录。
2. 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以提升制造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为目标,加快建立高效、清潔、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启迪古汉、大三湘茶油2家企业成功纳入省绿色工厂创建名单;南岳电控、乐福地医药包材2家企业进入省两型工业企业认证计划;康洁食品、金裕化工、福宏弹簧等7家企业入选工业企业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计划。
3. 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上半年,除祁东县白地市镇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因债务纠纷未拆除炼钢设备外,常宁市锦鑫冶炼有限公司等11家“地条钢”违法企业均按照“四个彻底”的标准拆除了设施设备。规模工业原煤产量同比下降26.1%。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比一季度下降6.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下降0.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8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元,较一季度下降0.2元。工业结构继续优化。规模工业中,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分别增长9.3%和19.6%,同比加快3.3个和11.1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分别提高到38.7%和11.2%,而六大耗能产业同比增长0.7%,较一季度下降3.1个百分点。
(四)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核心增长极来打造,不断夯实基础,提升功能,增强承载能力和长远竞争力。上半年,衡阳市省级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快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省级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64.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6月份,衡阳市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45.45亿元,同比增长11.23%;园区新建成面积5.87平方公里;完成标准厂房建设面积59.64万平方米。
2. 规范规上企业管理
进一步规范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名录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各园区将符合条件的规模工业企业纳入到园区统计笼子。2017年上半年,申报纳入工业园区的22家规上企业已全部由省统计局审批通过,园区工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
3.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
起草了《关于推进衡阳市工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衡阳市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两个文件已于4月22日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即将下发到相关部门,对理顺园区体制机制,促进园区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问题剖析endprint
截至6月,今年衡阳市实体工业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但是,工业经济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指标不尽人意
今年湖南省、衡阳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目标分别为7%和7.5%,1~6月,省、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速分别为7.1%和5.9%,衡阳市5.9%的规模工业增速与年初定的计划指标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差距都很大,而且与全省的差距在逐步扩大,从1~2月的0.5个百分点扩大到1~3月的0.8个百分点、1~4月的0.9个百分点、1~5月的1.1个百分点、1~6月的1.2个百分点,下半年稳增长的压力非常大。1~6月,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2.2%,低于年初预定目标,排名全省第9。1~5月,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8.8亿元,增长7.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8.4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降幅较大。1~6月,工业用电量32.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低于全省0.82%近11多个百分点。
(二)发展仍不平衡
上半年,从行业来看,在衡阳市12个主要行业中,10个行业正增长,2个行业负增长,仅有4个行业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从50户重点企业看,33户企业正增长,17户企业负增长,仅23户企业总产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从县市区来看。市本级对县市区“植优补短”指导督查能力不足,县市区发展也不平衡。1~6月,衡阳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16.0%,12个县市区和3个市直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8个,最高与最低相差50.8个百分点。
(三)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偏低
1~6月,衡阳市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仅排全省第10名。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由于煤炭、采矿、水泥等行业的规模工业企业未坐落在园区,导致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受到较大影响。二是规上企业培育乏力。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提升发展速度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今年衡阳市计划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户以上,截至6月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虽然进度好于往年,但是总体情况中不容乐观。三是企业融资困难。现行融资渠道除了银行贷款融资门槛较高外,企业信用担保融资、小额贷款公司运作尚不成熟,民间借贷利息高企,导致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特别是一批成长性比较好、暂时又面临资金困境的临规企业。四是园区新引进、新竣工投产项目不多、不大。上半年,仅家新建成投产企业纳入统计,居全省第8位,与排全省第1位的永州(41个)相差33个,这也成为园区经济总量不大的重要原因。
三、路径探索
(一)加强运行监测调度,确保经济稳增长
强化县市区、市直两区一园调度工作,提高监测分析的准确率、预见性,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强化50户重点企业调度,着力发挥重点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确保重点企业保持中高速增长。强化新的增长点调度,力争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户。强化关联指标调度,加强与电力、财税等部门协调,强化工业用电、实缴增值税等指标的监测分析,促进各项指标齐头并进。加大工业经济“植优补短”、“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工作的推进及考核力度,将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
(二)加快“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大力提升发展动力
1. 精准施策,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成立衡阳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扎实推进创建试点示范城市各项工作,召开创建试点示范城市推进大会,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在创新体系建设、融资渠道畅通、高端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针对性出台政策。
2. 突出重点,打造新型制造业体系
推进制造业朝高端、绿色及智能化方向发展,着力培育细分行业领军型企业,打造以中核二七二为重点的军民融合产业;以特变电工为核心的输变电产业;以富士康为龙头的信息技术产业;以五矿金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产业;以建滔化工为代表的盐卤化工产业;以南岳生物、启迪古汉、恒生制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鸿富锦为核心的精密模具产业及以南岳电控、天雁机械、湖南机油泵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等具有衡阳特色的新型制造业体系。
3. 培育新动能,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
设立“中国制造2025”产业基金,出台《衡阳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衡阳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计划(2017-2019)》,加强区域间协同协作,如:构建铜精加工、电线电缆制造、输变电及智能电网设备制造等特色产业链条合作平台。依托衡山科学城,积极申报建设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验示范区,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科技成果交易平台。
(三)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1. 强化政策引导
出台《关于推进衡阳市工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衡阳市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破除束缚园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园区经济由政府主导型向自主经营型转变,充分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2. 加快规划编修、实现“多规合一”
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于承接转移,督促做好新一轮工业园区规划修编,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积极引导各园区发展2~3个主导产业,实施园区差异化发展。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产业配套、布局合理的园区新格局。
3. 加大规上企业培育力度
按照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的原则,狠抓项目建设,助推企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培育园区企业上规升级。对临规企业进行重点支持,从达产达标、拓寬市场、降低成本、融资服务、专项培训、综合服务等方面给予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衡阳市统计局.衡阳市2017年1-6月统计月报[Z].衡阳统计信息网,2017.
(作者单位:中共衡阳市委党校、衡阳行政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