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2018-03-02孔祥东李海玲孔霞
孔祥东+李海玲+孔霞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教学的活跃性。让学生真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动起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分析现代课堂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探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起来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教学创新 学生 动起来 课堂气氛
在很多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普遍存在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作为老师要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现代教育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真正“动”起来。
一、制约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因素分析
(一)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关注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一直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是依据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于学生个体缺乏足够的关注,这种“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由于学生的成长条件和家庭背景都有所不同,因此學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会有所差别,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约未来发展。总而言之,这种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制约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形式缺乏创新
受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当前的课堂教学一直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过于注重学生应试成绩的提升,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并不重视,教学实践中,所有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基本都围绕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展开,在这种教育形势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调动。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素质教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成为当前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应试教育一直是教育的主旋律,多数教师都具有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很少会有教师将素质教育真正贯彻到教学实践中。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让学生“动”起来的有效方法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应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积极接受和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把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成长特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过程中,老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也应该有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堂主导者地位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形式的发展,教师应该积极采用有效的教学对策,逐渐弱化自己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转变,除此之外,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和提升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提升。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单一陈旧,课堂氛围十分枯燥乏味,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要想有效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老师应该在更新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敢于打破传统教学形式的约束,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逐渐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特点的全新教学路径。这就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展教师的培训工作,从而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从而使教学素质得到提升。
(三)运用多元趣味教学模式
教师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引导,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可以实现学生思维体系的构建,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符合现代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要求,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采取趣味教学法,这种创新教学方法有比较广的应用空间,同时也契合了现代教学的定位和目标,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也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的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现代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提档升级,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趣味性,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现代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德银.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J].新课程,2015,(07):78-79.
[2]马德平.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J].小作家选刊,2016,(25):127-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