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8-03-02陈玲
陈玲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现在社会的竞争激烈,人们的物质欲望较为强烈,使得心理问题频发,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从小让他们有个相对健康的成长环境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其本身具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优势,可以结合教学寻找渗透的契机,有计划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一、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水平
虽然小学语文老师主要的职责是进行语文专业知识的讲授和传递,可是教师这个职业角色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职责,其中一个职责就是育人。育人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对小学生的思想、心理方面的教育,而我们本文所提到的主题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例如刚刚提到的思想道德问题,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人出现心理上的问题,往往与其思想道德的偏差极有关系,一个人抱有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想,做任何的决定和事情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甚至为了自己利益不惜去损害别人的利益,这样的人与这个世界的其他人没有牢固的情感联结,其情感需求是缺失的,而情感需求是人的不可缺失的需求,因此,这样的人会因为情感的缺失而出现心理危机,甚至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主动去跟学生交流,去关心学生,发现有的学生闷闷不乐的时候,可以主动上前去询问,看看是否可以给他们提供进一步的心理支持帮助。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小学生现在的生活条件是非常恶劣的,这种条件恶劣更多指的是精神条件,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缺乏情感的支撑,这样的孩子内心缺乏力量,很容易在各种方面表现出问题,如果父母的爱不足,那么教师的爱就需要补上,否则这样的孩子非常危险。小学语文老师要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责,积极给予孩子们情感的支持。
二、创建温馨和谐的学习和生活交流平台
从有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小学语文老师要注意给学生创建舒适的学习环境,通过环境形成积极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树立了教师的权威形象,让小学生有心生畏惧。可以说,中国的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教师是普遍持有一种畏惧心理的,而教师在学生中的印象和地位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此教师所讲授课程的接纳力。作为最具有情感性的语文学科,语文教师应该时刻体现出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有动力学习,也才使学生有勇气向语文教师表达相关的看法和想法,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作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师的情绪也会感染学生。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在坚持愉悦性、激励性、差异性、支援性等课堂教学的心理卫生原则的前提下,着力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等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鼓励成功,通过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生生关系来带动课堂的良好氛围。教师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最重要的是态度要柔和,让学生感受到内心充分的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态度是第一位的,有了正确的态度就能够更好的去表现在言语和行动中,言传身教,学生就会受到教师每天正常积极的熏陶。
三、通过语文素养提升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语文素质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鉴于语文的人文工具性质,它较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有着独特的优势。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备各种有利因素以及操作技巧,能在教学中达到优化人才心理素质的目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的现象广泛存在,不仅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而且也存在于态度与品德的学习中”,“学习的迁移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语文学习的迁移效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尤为突出。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数是名家名篇,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格、心理教育因素,能变直接教育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心理健康教育自然的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去。小学语文教师要保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敏感,充分挖掘课文中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四、通过批改作业的环节与学生互动交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批改作业是小学语文老师的一项日常工作,写上评语也是常见的做法,虽然一个简单的优秀或者清楚工整在老师眼里没有太大的分量,可是却是对小学生莫大的鼓舞。尤其在一些造句、看圖说话和写作的作业批改中,老师更是可以针对学生写的内容,做出自己的评价,送出自己及时的温暖和关怀,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会从学生写的内容里面发现他们的困惑,也可以在课下的时候针对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单独的约谈,了解学生的家庭和心理创伤等具体情况,以便更好的帮助他们解决困扰,安心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任耀春.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华夏教师,2017,(05):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