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想要有爸爸妈妈的家

2018-03-02罗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认知疗法

罗丹

〔摘要〕家是心灵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依靠,温暖舒适的家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没有父母的陪伴,寄人篱下的生活会给孩子带来深深的伤害,造成安全感的严重缺失,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案例的来访者正是如此,自小与父母分离,与姐姐寄住在伯父家中,敏感、倔强、自尊心过强,影响了生活和学习。咨询师通过尊重、真诚、共情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使用空椅子技术和认知疗法帮助其疏导不良情绪,重新认识自己,学会承担责任。

〔关键词〕空椅子技术;认知疗法;情绪疏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4-0047-03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一)个人情况

小俊(化名),男,13岁,初一年级学生。身体状况良好,无家族遗传病史,小学时成绩中等,上初中后成绩直线下滑,年级排名倒数。

(二)家庭情况

非独生子,有一个读中专的姐姐,父母一直在本市外镇做木材生意,自小姐弟俩就寄住在伯父家,主要由伯母负责照料。伯父母家中的堂兄弟姐妹均已成家,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与父母关系疏远。

(三)问题概述

小俊自小与父母分离,只有周末偶尔回家相聚。即使相聚,亲子间的话题也是围绕“有没有好好学习、有没有听伯父母的话”等,难以有更深入亲密的交流,更是缺乏实质性的、高质量的陪伴。再者,父母觉得自己为了养家糊口辛苦工作已经很不容易,只盼望子女能够乖巧听话,至于学业上是否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他们自己也是有心无力。小学低年级时,小俊在学校的表现还可以,成绩也处于中上水平。进入三年级后,小俊在学习上有些吃力,特别是寄住伯父家让他感到不自在,曾对父母说过,希望和父母住一起。可父母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常回家,更不能接他到工作所在地居住。后来,姐姐上了职中,伯父家中的堂兄弟姐妹也相继成家,平时家中就只有伯父和伯母,小俊也显得越发叛逆,伯父伯母均表示没有更好的办法教育他。同时,小俊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生疏,平时从不主动打电话、发短信给父母,父母打电话过来也不愿意多谈,发短信就只回一个“嗯”字。就算周末父母回到家,小俊也不愿意回家和父母住一起,而是选择依然在伯父家中居住。

(四)班主任反馈

小俊上课不专心听讲,要么发呆要么做小动作,经常不完成作业。在学校基本没有朋友,爱惹是生非,不讨同学喜欢,放学后或周末常和小学同学玩耍,这些朋友都在其他的中学读书,且成绩都比较差。另一方面,小俊性格倔强,自尊心过强,难以接受任何批评;攻击性强,对批评指责自己的人极易产生报复心理;做错事后极力推卸责任,以逃避可能的指责、批评或惩罚。

二、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当个体对自己的生活事件感到有可控感时,他们大部分时间都会表现得比较乐观和主动,面对问题多采用问题指向的应对方式,对外界的环境适应较快,能够更好地去探索外界环境,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能更好地接纳自我、融入团体,进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反之,缺乏安全感的人,会感到焦虑,缺乏自信,对事物产生不必要的过度担心;同时,内心深处对自己和别人都不够信任,对生活周围的人与事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没有父母在身边,小俊的生活是不完整的。另外,父母周末才回来一次,每一次都是盼相聚,怕相离。长期的分离焦虑导致小俊极度缺乏安全感,从而形成了敏感、不信任他人、倔强的性格,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不负责任、攻击性强、缺乏动机等特点。

小俊第一次来时是被班主任带过来的,当时他是封闭、无所谓的状态,并且觉得自己目前的学习生活状态都很好,没有什么不满的地方,这是一种逃避、不愿面对现实生活的表现。第二次见面是小俊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聊天,我叫他过来一下,他很爽快就过来了。这次小俊表示自己也有愿望,那就是和爸爸妈妈、姐姐一起生活,而平时这种渴望情绪是被压抑的,他不能、不敢、也不会正确地疏导这些情绪。因此,我和小俊商定接下来继续过来找我聊天,并制定了这样的干预方案:运用空椅子技术,纾解积压在心底的不良情绪,尝试着理解父母;与家长沟通,探讨父母陪伴及亲子沟通的问题;通过认知领悟疗法,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学会承担责任。

三、辅导策略实施

(一)第一阶段,即运用空椅子技术,纾解不良情绪,试着理解父母

在一个周四下午的自习课时间,我约小俊来辅导室,小俊是踏着上课铃声走进辅导室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他此刻的状态,我准备了A4纸和笔,让小俊在纸上写下一段话,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要求,也没有限制。小俊稍作思考就写下了几句话:“为什么我的家和别人的家不一样呢?我的同学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住的,可我不是。我想爸爸妈妈,要是能和你们一起生活,那就好了。”

这简单的几句话透露了小俊此刻对现实生活状态的不满、无助,也表达了他内心的渴望。他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不天天回家,和自己、姐姐一起住,或者带着自己和姐姐一起去做生意的地方生活,他很渴望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拥有一个完整的家,而不是寄住在伯父母家。

师:住在伯父母家,你每天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俊:没什么心情,大人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師:跟堂哥堂姐有什么好玩的活动吗?

小俊:他们都结婚了,我都是去找小学的同学玩。

师:如果现在有个阿拉丁神灯,能够满足你的一个愿望,你会许什么愿望呢?

小俊:我希望能和爸爸妈妈、姐姐住在一起,无论我听话还是淘气,爸爸妈妈都不会抛弃我。

说到这里,小俊的语调明显发生了变化,带着委屈、悲伤,甚至还有一丝愤怒。是的,小俊用到了“抛弃”这个词,在他看来,父母不和自己住在一起是抛弃自己的行为。一个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人,当然会产生极度的不安全感。endprint

师:你平时跟父母表达过你的愿望吗?

小俊:没有,他们很忙的,我也不敢说。

父母本是孩子最为亲密和信赖的人,可如今的小俊却不敢向父母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为了能够更好地纾解小俊的这种情绪,我搬来一张椅子,让小俊把这把椅子当成自己的爸爸妈妈,然后向着空椅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妈妈,你和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我很想你们。”

小俊有点艰难地完成了第一次与空椅子的对话,我鼓励他继续说。

“妈妈,我不想住在伯父家,你把我带到你们那边去住好吗?我会听你们话的。我知道我成绩不好,可我不会惹你们生气的,我还会帮你们看一下店。妈妈……”小俊说到这里就哭了,是那种很压抑的哭,低着头,咬着嘴唇,肩膀耸得厉害,发出低沉的“呜呜”哭声。

我给他递上纸巾,静静地听着他哭。几分钟后,小俊停止了哭泣,然后抬起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下次再来行吗?”我知道小俊在刚才的活动中纾解了内心的部分情绪,此刻的他需要一个人安静一下。

第二天,小俊写了一张纸条放在我的办公桌面:“老师,谢谢您,昨天晚上我想了很多,我知道爸爸妈妈也很辛苦。昨天我给他们打电话了,他们说这个周末会回来,老师,我现在很开心。”

(二)第二阶段,与家长联系,探讨父母陪伴及親子沟通的问题

看到小俊的纸条,我觉得到了和他的爸爸妈妈取得联系的时机了。于是,我从班主任那里找到小俊妈妈的电话,进行了电话交流。小俊妈妈说自己也很舍不得与孩子分开,也知道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好,可生活所迫,目前只能这样。面对这些暂时无法改变的现状,我就父母如何提供有效的陪伴及亲子沟通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他们没有回家的时候每天保持和孩子通一次电话,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态,让小俊觉得父母是关爱自己的。同时,要多和孩子表达自己的爱,不好意思口头表达的话,也可以通过发短信等方式。由于孩子寄住在伯父母家,父母更要和伯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的成长变化。每周末与孩子相聚时,要多倾听孩子讲话,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的活动,给予孩子有效的陪伴。

(三)第三阶段,通过认知领悟疗法,帮助小俊认识自己,学会承担责任

小俊的父母听取了我的建议,再忙都坚持给小俊打电话或发短信,不在乎通话的时间长短和内容,只是想让小俊知道父母是在乎他、爱他的。过了一个星期,我再次与小俊的妈妈联系,小俊妈妈表示通过一个星期的沟通,她感受到小俊有了改变,比如小俊的话越来越多,还愿意和父母分享学校里发生的事。于是,我再一次约了小俊过来。

从资料可知,小俊存在认知偏差,性格敏感倔强,自尊心过强,难以接受任何的批评,且攻击性强,对批评指责自己的人极易产生报复心理;做错事后极力推卸责任,以逃避可能的指责、批评或惩罚。这种认知偏差,源于小俊自小与父母分离,寄住在伯父母家,心里一直有“被父母抛弃”的感觉,这让他难以信任周围的人和事,敏感多疑,一方面封闭、孤立自己,一方面又渴望亲情、友情,却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为此,我准备通过认知领悟疗法,来帮助小俊重新认识自己并不是被父母“抛弃”的,目前的生活是暂时性的,要学会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爱,并学会承担责任。

师:近来每天和父母保持通话或发短信,感觉如何?

小俊:很开心,爸爸还答应我下个周末带我去珠海的“海洋王国”玩。

师:哦,那真是太好了。现在还会整天想着要和爸爸妈妈一起住吗?

小俊:当然想啊,不过我知道爸爸妈妈也是没有办法。他们没有什么本领,还要养我和姐姐,妈妈说她也很想和我们一起住,爸爸还说等过几年赚到钱后,他们就回来这边工作或做生意,然后一家人住一起。

师:确实,只要努力,生活会越来越好的。你愿意和爸爸妈妈一起努力吗?

小俊:嗯,我会听妈妈的话,乖一点。

看到小俊的眼神,我知道此次的辅导可以结束了。

四、辅导效果评估

这个案例我大概用了两个月,除了两次时间比较长的辅导,平时在课余时间碰到小俊还会问候一两句并适时地提供一些建议,同时也保持和家长的电话联系,并通过班主任观察小俊的变化。两个月后,经家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反馈发现:小俊和父母的关系有了改善,愿意和父母倾诉,也理解了父母养家糊口的艰辛;在学校,小俊上课比以前专心了些,但还是会发呆或做小动作,虽然作业做得不好,但至少能够完成并上交;和同学的关系也有了缓和,下课后还会和班上的男生一起玩耍、交流。

五、自我反思

在辅导过程中,我一直保持对小俊的积极关注,同时还发动家长、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力量,为小俊的成长变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强大的动力。

这个案例辅导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方面小俊和父母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他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并感受到父母的爱,还在平时的生活中保持与父母较好的联系和沟通;另一方面小俊的父母也对亲子沟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重视家庭教育,积极主动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路。但是在学习方面,由于小俊的学习基础比较差,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因而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不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这些都需要开展进一步的辅导。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永宁中学,中山,528400)

编辑/李益倩 终校/丁 尧endprint

猜你喜欢

认知疗法
小学生恐惧心理辅导个案探析
积极认知疗法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分析
认知疗法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辅导中的运用
一例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咨询案例报告
他为什么害怕吞咽
唤醒心中的“齐达内”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案例分析反思
我的眼神有问题吗?
喜欢给自己“挑刺”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