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2018-03-02黄丽霞
黄丽霞
写错别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那么,何谓错别字?错别字,指“错字和别字”。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或刻错、排错的字”;别字,指“写错或读错的字,比如把‘包子写成‘饱子,是写别字;把‘破绽的‘绽(zhàn)读成‘定,是读别字。也说白字。”本文阐述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错别字现象,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分析
1. 学生层面的原因。
(1) 感知不明。小学生的认知力和分辨力都不太强,对一些同音字或形近字的记忆不太明确,有时会产生混淆,因而乱用,如把“艰苦”写成“坚苦”,“强壮”写成“强状”等。(2) 主观臆断。由于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学生有时能够读出字音,却记不清字形,更不知道字义,于是凭主观想象,随意猜测,最终造成错误。如“竹笋”的“笋”字上面是“竹字头”,学生却凭想象写成“草字头”。(3) 粗心大意。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极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心不在焉就会写错别字。(4) 先入为主。小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后一个字的字形时常受前一个字的影响而造成写错别字。例如:按钮—按扭、拂晓—拂挠。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先学的字影响后学的字,如“暧昧”的“暧”字,受“温暖”的“暖”字影响写成“暖昧”。如果学生弄错初次学习的生字字形,第一印象极为深刻,今后就难以纠正。这种现象,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
2. 汉字自身。
(1) 结构复杂。汉字笔画繁杂,数量众多。仅一般常用汉字就有3000多个。1952年教育部公布的2000个常用汉字,平均笔画为11-12画,17画以上的字就有221个,增加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有些字字形差异很小,例如:“乌”与“鸟”是不同的字,而“县”与“真”字如果多一横或少一横,则都是错字。(2) 同(近)音字多。在普通话中,同音字和近音字难以计数。一音多字的现象很普遍。例如:“年轻—年青” “刚才—钢材” “闹事—闹市”等,都是因为同音字所造成的同音词现象。
3. 教师层面的原因。
(1) 重视不够。小学生写字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可是实际教学时,写字时间被烦琐的阅读分析挤占了。写字教学只能走过场,没有落到实处,学生要想不写错别字都很难。(2) 主观因素。“三字一话”是小学教师的基本功,缺一不可。然而,有些教师觉得自己字不如意,羞于在黑板上写字,无法起到示范作用。更有甚者,教师自己写字马虎,要求不严,板书或作业批改时常出现错别字,自然也就使学生受到影响。
4. 其他原因。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要求学生多识少写,识写分开。尤其是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比例悬殊大。如一年級第一学期,教材要求认识的字达400个,要求写的字才100个。学生能够认识这些字已属不易,而要求正确地写出这400个字就只能因人而异了,若要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就更困难了。因此,这也是学生写错别字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相应对策
造成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深层次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1. 从学生特点出发。根据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粗心大意而导致错别字产生的特点,提出:有意注意的维持依赖于在从事某项活动时加深对活动的理解。因此,我们通过让小学生理解书写正确的规范字的重要性,让他们感受中国方块字的字形美,培养学生写正确、规范、工整汉字的兴趣,从而延长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减少错别字现象的产生。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汉字的构字特点、发展其内涵,比如从造字法上说明其来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汉字找规律,总结经验,提高识字效果。
2. 从教师教学方法出发。(1) 先入为主,积极预防。学生首次接触新字,往往印象深刻。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难以清除。因此在教学新字时,要尽可能的生动有趣。同时针对学生的感知特点,突出容易忽视的部分,如教学易错字时,用彩色粉笔重点标出字形易错、易混淆部位或笔画等,以强化感知。(2) 形近字析形辨义。汉字中,形近字数量庞大,区分形近字任务繁重但又极其重要。教学中,要求学生仔细辨析字形,区别读音,弄清结构,了解字意,再通过不同的练习方法记牢这些字。其中,用形近字辨字组词,是一种很好的辨析方法。
如:既(既然) 末(末尾) 棉(棉花)
即(即使) 未(未来) 绵(绵羊)
(3) 形声字了解特点。中国汉字大多数是形声字。形声字有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写字时要注意这种联系。如“请” “情” “晴” “清”这四个字,它们的形旁都表示某种实在的意义。“钢”字跟金属有关,“恨”字跟心有关,“暖”字跟太阳有关,“讲”字跟语言有关。教师应据此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些有关形声字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尽量少写、甚至不写错别字。
(4) 活跃气氛以激趣。① 编顺口溜。学生们是听着顺口溜长大的,他们对此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编顺口溜能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些难记的字。如:
磨: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两棵木,长在石头上。
敲、鼓:假支“敲”,高高高;真支“鼓”,十个豆子我会数。
戍、戌、戊、戎:点戍横戌戊中空,撇上加横变成戎。
② 念儿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更受同学们的青睐。如:
藏:草字头下一大横,反写“片”字加大臣,斜钩撇点就写成,读“cáng”、读“zàng”它都能。
颐、熙、姬:颐和园里演《蔡文姬》,熙熙攘攘人真挤。
辨、辩、辫、瓣:中间点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中间种瓜长花瓣,中间青丝扎成辫。
③ 猜字谜。字谜能激趣,历来受学生欢迎。猜猜记记,学生兴趣盎然。如:
鲁:上面在水里,下面在天上。上面的新鲜,下面的明亮。endprint
请、情、晴、清:“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
④ 编小故事。
苦: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很苦。冬天,一家十口都挤在一起,没有被子,只盖点草。
虎:第一笔竖是老虎的头,第二笔横是老虎的眼,横钩是老虎的嘴和牙,长长的一撇就像老虎的脊背和尾巴。那“七”和“几”字就像老虎卧着时的前肢和后肢。有牙的老虎真威风!
钩、钓:钓鱼时,应把鱼钩藏起来,只露出一粒鱼饵,所以里面只有一点。如果写成“钩鱼”,鱼钩还露在外面,鱼儿早就跑了,还钓得着吗?
⑤ 拆字游戏。拆字,就是把一个笔画较多的、难记的字拆成几个笔画少的熟悉的字。如“掰玉米”的“掰”字,可以拆成“手-分-手”;“碗橱”的“橱”字,可以拆成“木-厂-豆-寸”;“输赢”的“赢”字,可以拆成“亡-口-月-贝-凡”。这样化繁为简,化難为易,学生记忆就轻松多了。
(5) 螺旋式复习法。小学生年龄小,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做好复习巩固工作,以便达到长久记忆的效果。螺旋式的识字复习法是较有成效的识字巩固方法,也就是在相对的时间内,复习前面教过的生字,如今天复习昨天的,这周复习上周的。如此波浪式前进,到期中再复习一次。通过抄写、听写、默写等方法巩固,还可以用加一笔、减一笔、动一笔的变字游戏,或者同音字找朋友等汉字游戏,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会运用。(6) 开展活动。利用班队课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错别字医院,让学生扮演小医生给每篇“有病”的习作看病。以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契机,带领学生进商场、入社区、下乡村,开展“啄木鸟”行动,专门纠正街道上不规范的汉字,培养他们从小规范使用汉字的习惯。通过开展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识别错别字的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7) 走出教学之误区。① 定位准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字教学的目标明确规定:写字要正确、规范、端正且有一定的速度。这就要求学生写字时一要对,二要好,三要快。我们千万不能将写字教学与书法混为一谈,不能盲目拔高要求,给学生增加负担,从而影响写字质量。② 温故知新。课堂上教学的生字,学生不可能掌握得那么牢固,时间一长就会逐渐回生。教师应适时复习巩固,温故知新,使学生养成复习的良好习惯,进而提高写字的正确率。③ 减负增效。以前,我喜欢让学生机械地将生字抄写若干遍,总以为遍数抄得越多,效果就越好。其实不然,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抢速度,写出来的字东倒西歪,既不美观,又难保正确,费时低效。如今,我让学生把生字描写两遍,临摹两遍,写两遍。这样,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写字,既减负增效,又提高了写字的质量,减少了错别字。④ 以身作则。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会一丝不苟地写字,可其他时间的板书或作业批改时写字却很随意,以致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反之,如果教师持之以恒地写好字,学生必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身教胜于言教!
只要教师重视写字教学,端正学生的写字态度,不断地加强督促,加以引导,就一定会减少错别字的出现,进而达到消灭错别字的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春晓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