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颌面部多发性骨折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

2018-03-02林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钛板张口颌面部

林庚

在螺旋三维CT辅助下,术者可以在直视状态下明确骨折线走形、骨折段移位、解剖结构间的空间关系[1-2],采取合理的手术进路方法与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为探讨颌面部多发性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3例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患者给予骨折复位与软组织清创治疗,效果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3例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患者,男23例,女20例,年龄12~67岁,平均(44.34±3.02)岁,均经X线、三维CT等确诊,以面部不对称、张口受限,咬合关系紊乱为主要表现,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3)与对照组(n=20),组间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院后给予患者止血、抗感染等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进一步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颌间结扎术治疗,开放性伤口的患者,局麻,使骨折断端充分暴露,若骨折较为明显则先行结扎,一并颌间牵引、复位及固定,促使骨折部位功能正常咬合关系恢复。观察组全麻下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法治疗:(1)开放性伤口,若骨折部位存在明显创口,则使用L型、直条型或Y型微型钛板(厚度0.8~1.0 mm),清除骨折断端凝血块,咬合关系调整正常后,在颌骨张力线部位,调整适当位置,观察无张力密合后给予钻孔固定。(2)闭合性骨折,肿胀消退后或尽早行手术治疗。术中注意保护颌面部软组织,避开牙根,术后根据咬合情况适当牵引,并用浓替硝唑漱口液漱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愈合恢复情况。疗效判定:显效:CT显示骨折部位良好愈合,咬合关系、张口度、面容基本正常;有效:CT显示骨折部位愈合尚可,咬合关系经调整后基本正常,张口受限经轻微训练后基本正常;无效:咬合异常、面容双侧不对称、张口受限[3]。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

表2 两组术后愈合、恢复情况比较[n(%)]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19.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经螺旋三维CT成像,患者骨折线影像及骨折移位情况可以清晰显示;结果显示上颌骨合并双侧颧骨、单侧眶外侧壁骨折12例,上颌骨合并单侧弓骨、颧骨骨折10例,双侧下颌骨合并上颌骨骨折9例,单侧上颌骨合并眶外侧壁、下颌骨骨折5例,单侧下颌角部合并颏部骨折3例,双侧裸状突伴颏部骨折4例,其中12例患者粉碎性骨折,合并陈旧伤9例;6例患者髁状突移位明显或伴脱位。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P<0.05),具体见表1。

2.3 两组术后愈合、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伤口I期愈合率大于对照组,患者咬合关系恢复不良、张口度异常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交通业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颌面部多发骨折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颌面部多发骨折后可能会对患者的呼吸、语言、咀嚼及吞咽等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其外观,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影响,故而需对颌面部多发骨折进行及时治疗。由于患者认识不足尤其是闭合性骨折患者,惧怕手术,这类患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传统颌间结扎固定进行治疗,但其适应证较为严格,且存在较大的弊端,术后需实施至少1个月的制动,极易造成下颌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该种手术的固定牢固性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故而对于多发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患者的影响比较明显。近年来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颌间结扎固定术,观察组则实施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法治疗,其钛板在生物兼容性及耐腐蚀性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还具有体积小、规格多、成形容易的特点,在进行手术时,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术后还可早期开展口腔功能锻炼,尽早恢复颞下颌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故而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伤口I期愈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恢复不良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法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受损区功能恢复及外形修复效果。另外,不同部位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需在CT辅助下明确进路以及治疗方案[4-5];若错过骨折一期矫治,易出现骨折断端间错位,引起咬合关系紊乱、颜面畸形、张口受限等障碍[6-8]。两组患者术后均有咬合恢复不良病例,分析原因认为与最佳手术时机被耽搁有关。颌面部多发骨折患者,伤情重且复杂中下颌骨骨折较为多见,因此在治疗时需依照患者受伤原因、部位、伤后临床表现以及CT表现等明确诊断,详细了解骨折数量、部位、类型、牙与骨折线关系、移位情况,明确颌面复杂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与空间结构关系,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总之,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患者多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法有助于提高修复成功率,具有显著价值。

[1] 徐伟,王笃权,王春梅,等. 颌面部复杂损伤个体化治疗的临床评价[J].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3,22(24):2361-2364.

[2] 范毓坤,陈伟彬,张惠英. 正常活体下颌骨CT解剖学测量及分析[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6,25(3):242-243.

[3] 周剑虹,许振华,任常群,等. 耳前长角形切口在颌面部多发骨折中的应用[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7):429-430.

[4] 彭艳霞,唐柱生,赵丽萍,等. 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伤残评定的相关因素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2):139-141.

[5] 胡双,高宝成,张永发,等. 损伤控制性理论在合并颌面部多发粉碎性骨折的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7,3(1):26-29.

[6] 林昊,高翔,蔡鸿儒,等. 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救治策略[J]. 创伤外科杂志,2017,19(10):734-736.

[7] 石海,王美丽. 颌面部多发性骨折的手术治疗[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8):974-975.

[8] 赵存福. 口腔颌面部外伤延期清创7例治疗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51.

猜你喜欢

钛板张口颌面部
轧制方向对粉末轧制多孔钛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仰天大笑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老年人睡醒后口干是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