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探讨

2018-03-02张骏宝冉项权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体位盆腔

张骏宝 冉项权

放射治疗是治疗各类盆腔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高精度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受到较大关注,但由于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数量众多,部分医疗单位无法满足高精度适形调强放射治疗需要,在较长时间内常规放射治疗仍是盆腔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1]。放射治疗过程中摆位误差会直接影响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本文选取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放射治疗的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年龄为34~76岁,平均年龄(52.8±7.1)岁。肿瘤类型:宫颈癌52例、子宫内膜癌18例、直肠癌7例、卵巢癌3例。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配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用于临床对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使用模拟机根据盆腔标准体位实施固定,指导患者仰卧于模拟机床上,双手置于胸前,双脚并拢将脚尖朝前,然后使患者的体正中线与定位床正中线重合,冠状面和矢状面分别与定位面保持平行和垂直关系,然后在患者体表标记出水平、垂直、纵向三组“十”字激光线[2]。完成上述操作后,研究组患者以两侧体表“十”字激光线作为放疗摆位标准,对照组则以零度体表“十”字激光线为摆位标准,然后通过模拟定位机对患者的X、Y、Z轴误差值进行测量[3],所有患者均每周测量一次,观察和比较两组连续测量3周的摆位误差值。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所收集数据纳入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在X轴位的误差值为(4.4±2.5)mm,略低于对照组的(4.6±2.7)mm,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Y轴位的摆位误差值分别为(2.7±1.2)mm和(6.5±2.9)mm,经统计学比较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8,P<0.05)。两组在Z轴上的摆位误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放射治疗在盆腔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摆位误差所导致的照射野位置的不准确性直接影响放疗的效果,所以如何减少放射治疗摆位误差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4]。摆位误差很容易导致靶区受照不足或正常器官过度照射的情况,造成治疗失败[5]。摆位误差主要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主要与设备精确到和技术人员摆位标准有关,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而随机误差主要与设备的稳定性、技术员操作误差以及患者摆位时体位变动有关[6]。所以,随机误差应尽量控制在2.5 mm以内,而系统误差则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降低[7]。

本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摆位标准,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摆位误差优于对照组,说明以两侧摆位激光线作为摆位标准,能够有效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摆位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所以,对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应尽可能选择舒适放松的体位,进行良好体位固定,摆位前检查患者的体表放疗摆位线是否清晰[8],并指导患者平静胸式呼吸,以降低摆位误差。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摆位误差结果对比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摆位误差结果对比

组别 例数 X(mm) Y(mm) Z(mm)研究组 40 4.4±2.5 2.7±1.2 3.5±2.6对照组 40 4.6±2.7 6.5±2.9 3.7±2.8 t值 - 0.350 7.658 0.331 P值 - 0.727 0.000 0.742

总而言之,在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以身体两侧激光线为摆位基准线对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进行摆位,有助于缩小摆位误差,提高放疗效果。

[1] 顾小林. 60例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摆位误差调整[J]. 医学信息,2014,27(10):422-423.

[2] 彭庆国,尹勇,余宁莎,等. 三种体位固定技术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比较[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12):974-977,983.

[3] Vanasek J,Odrazka K,Dolezel M,et al. Searching for an appropriate image-guided radiotherapy method in prostate cancer--implications for safety margin[J]. Tumori,2014,100(5):518-523.

[4] 姜秀贤. 锥形束CT(CBCT)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324-325.

[5] 谢红亮,曹洋森,孙永健,等. 锥形束CT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J]. 系统医学,2016,1(9):121-123.

[6] 黄艳萍,张国军,马国锋,等. CBCT图像指导盆腔肿瘤放疗的摆位及其外放边界[J]. 医疗装备,2016,29(13):31-32.

[7] 吴冰,何俊翔,付敬国,等.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5,39(4):299-301.

[8] 郭振能. 下腹部肿瘤俯卧位固定摆位误差100例临床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9):21-22.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体位盆腔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部超声诊断在盆腔肿块中的应用研究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