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广电新闻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8-03-02

大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闻学通识广播电视

刘 昶 甘 露

以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成立计,中国新闻学教育发端至今整整百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新闻人才培养逐渐规模化、体系化。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将“广播与电视”列为“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范围的二级学科,下设“广播电视史”“广播电视理论”“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播音”等三级学科。[1]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广播电视成为我国一个独立的学科,广电新闻人才培养和相关学科建设日益进步,进而形成了不同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广播电视新闻教育风格。梳理和分析我国广播电视学科新闻人才培养现状,对比国外高校的经验,无疑有助于完善和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契合中国广播电视发展趋势并具有全球视野的专业人才。

一、我国广电新闻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现状

在中国,广播电视相关学科的设置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广播电视工程等三个专业名列其中;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技术指向性十分鲜明,广播电视相关专业有二,分别是隶属于“广播影视类”的“广播电视技术”和“电子信息类”的“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到了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广播电视相关的专业原先的“广播电视新闻学” 演化为广播电视学(内涵和外延均得以扩展)并列于广播电视编导和广播电视工程。相关教育目录的设置也进一步合理化,除了将原“广播电视技术”和“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合并为了“广播电视技术”之外,可以接续中职专业和本科专业的“广播电视学”相关的专业也相应增多,例如“声像工程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和“影视编导”。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的规模也持续扩展。目前,高校中开设有新闻传播院系或专业的多达1,080个。在办学风格上,有的大学在广播电视学的本科教育中呈现出厚基础的鲜明特征,学生不仅要学习广播电视新闻的必修课程,还必须学习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多门课程,涵盖数学与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哲学与心理学类、历史学类、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类别,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征,并注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或在传媒专业的深度上发力;有的大学则采用多个模块的培养方式,分别强调学生的英语与计算机基础技能学习、通识教育的思政与人文历史经典内容学习、传媒专业课程学习、体育/心理/国防等素质拓展学习、实践学习和学校对学生的发展指导教育,同时还非常注重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还有的大学的本科阶段培养体现了极强的广播电视人才培养专业性,必修课程涵盖了广播电视史、论、法、实务及交叉学科的教学,并辅以新闻学部分课程的教育,体现了培养广播电视专才的培养目标,而在研究生阶段则对广播电视专业学生的教育突破了新闻学的视野,加入大量传播学的课程,从传播学的视角反观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的学习,扩大了研究生阶段学生的专业学习的宽度和广度;也有的大学一方面对本科低年级学生进行“厚基础”为目的的通识教育,打通各专业;另一方面根据学生考研、出国、就业或者校际联合培养为高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灵活多样的课程模块。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在学院指导下选择课程过程中形成自己专业或专业方向,以及鼓励专业设置跨专业课程,帮助学生形成传媒交叉视野,重视学科交叉。

二、国外广播电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现状

较之国内高教界广电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理念,欧美的同行亦保持了自己的特色。

(一)美国广播电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现状

在美国,多所名校在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方面,非常注重专业特色建设,各学校之间的培养计划差异较大,各自具有某一教学领域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一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闻学院不仅课程不同于侧重传播学教育的机构,而且设置十分细化,例如密苏里新闻学院将课程细分为36个方向,方便学生们可以联系自己的兴趣定制课程。美国高校的新闻学院对媒体技术的培养和新闻实践非常重视,还要求学生们选修政治、经济、历史、计算机、外语等其他学科的专门知识。有的高校不开设本科教育,而锁定硕士教育,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还有的与校内其他学院合作开设专题性新闻报道课程,如纽约大学新闻学院与校内著名的Stern商学院合办财经报道硕士项目,再如有的新闻学院与业界合作开设新媒体课程。

(二)欧洲广播电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现状

在欧洲一些国家,承担广电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机构主要有三类:一是侧重新闻传播理论教学的高校;二是专门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的记者学院;三是与业界培训结合在一起的传媒专业教育机构。通常,以理论教研见长的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培养学历层次较为完整,从本科教育、到硕博研究生教育、再到博士后教育已成系统,都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普遍开设历史、政治、法律和社会学等课程),只是有的大学新闻学院的本科在大学三年级招生——招收大一和大二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记者学院则多属本科教育,不过毕业生的新闻业务素养明显超过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与传媒业界培训相结合的广播电视人才培养一般没有本科教育,或在专硕或学硕层面,或分专题定向培养。此外,欧洲公立高等新闻教育机构的办学和培养水平比较接近,而私立的高教机构的教学水平则参差不平。基于近些年来传媒生态的急剧变革,欧洲广电新闻人才的培养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即传统上偏重理论的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加大了新闻业务能力方面的训练,增加了媒体实习的比重;而特别强调实操训练的高等记者学院也开始在教学中添加理论知识的比重。

相对于西方国家新闻从业人员数量缩减的情形,德国高校传媒学科的学位供不应求,对学生录取亦格外严格,准入门槛较高,对逻辑思考、数学、策略、语言表达(沟通,特定文体的语言与修辞)、学科常识(如政治,经济,大众传媒与文化)、英语、阅读理解、推理、图表分析、心理素质等均有要求。对于筛选录取的学生,则灵活设置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多样化的传媒机构及其生态环境、精通各种业务能力的全媒体人才。

三、我国广电学科建设和新闻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高校新闻学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现存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新闻教育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既取得了不少经验,也存在一定的特点和不足。若根据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来考察课程和教学问题的基本框架,当前我国新闻学专业的教学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将得以清晰地出现。当前学科研究领域普遍认为,确定教育目标主要基于学科转接的建议,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以及对学生的研究三个方面。本文述者试图从现代课程理论的三大模式——学科结构模式、社会改造模式和学生中心模式出发,解析国内一些新闻院校本科的培养计划。

本文选取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十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和整理这些高校本科课程的文献和相关数据,分析现阶段我国各新闻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等。在研究方法上,除了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法来进行观察,同时采用比较研究法(既分析相关院校实现课程三大模式的具体情况,又通过比较目标模式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分析相关高校的课程安排与其培养目标的对应度),从而完成对我国高校在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方面的现状及其格局的探究。

1.三大目标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比较

通过研究相关高校对培养计划和目标的表述,可以发现其课程目标主要有三种类型: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培养计划,强调为社会、国家或机构培养新闻传播人才;以学科结构为导向的培养计划,重视专业教育的学术性,旨在将学生培养为从事专业研究的人才;以学生中心为导向的培养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各种活动的机会,以满足学生主动学习,提升自己的需要。

培养目标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设置得以实现,不同的目标模式是否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可以透过通识课程与非通识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考察。本文认为新闻学专业的一般性通识课程可以分为语言、政治、历史、体育、自然科学、计算机基础和研究方法六个领域,因而在研究中比较了以三大目标模式为驱动的通识课程的开设情况。

表3-1 一般性通识课程数量比较(必修)

表3-2 一般性通识课程数量比较(选修)

新闻学的学理依据往往吸收借鉴了其他社会学科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本文按照与新闻学联系紧密的学科,将新闻专业的、学生所涉及的具有专业背景的通识课程分为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国际关系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类。从而比较不同目标模式下的专业性通识课程的开设情况。

表3-3 专业性通识课程比较(必修)

续表

表3-4 专业性通识课程比较(选修)

在新闻学的专业课程方面,则通过分为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三类,来比较三种目标模式下专业课程的开设情况和侧重。

表3-5 专业课(必修)

表3-6 专业课(选修)

2.主要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向意识不足

总的来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以社会适应模式为主导的高校以及清华大学等偏重学生中心模式的高校在选修课程中开设了较多的经典阅读、社会学研究方法、职业生涯规划等一般性通识课程,体现了社会不同职能部门对学生在文化素养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普遍需要。而以学科结构为主导的高校往往开设了较多的专业性通识课程,在与新闻学相关的其他学科以及交叉学科方面都有相当的比重,并且较为系统的对专业性的通识课程按照传媒经济、新兴媒体、广播电视艺术等结构进行分类。无论哪种目标模式的高校都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务和操作能力,专业课程中,新闻业务开设的课程数量和学分要求都明显高于新闻理论和新闻史。并且,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互匹配。其中,强调精通外语,掌握国家政策法规,促进国家之间交流的高校开设了更多关于英语演讲写作、法学以及国际关系的课程,而强调适应适媒体融合和技术变革的高校则开设了更多关于新媒体、新技术的课程。

通过对各大高校在通识和专业课程方面的比较,不难发现,专业课程和一般性通识课程主要通过必修课的方式安排学生学习,而专业性通识课程往往通过选修课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并通过对学分的要求,使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有所侧重,其中实践性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当前我国主要的新闻专业课程在组织方式上呈现出以融合、广域课程与核心课程相结合的特点。这种跨学科的课程组织方式体现了从科目本位向知识整合的大学教育理念的推进。以追求效率为目的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化和工具化,专业分工形成的学科之间的界限容易造成知识整体性的割裂和窄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层出不穷,在适应全球化、技术革新以及反思学科专业化的过程中,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并且在培养目标中提出“具有广博的文化、社会科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化以及职业流动性的不断增加,过于专业性的教育难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对他们的需求。各高校更加重视通识教育的培养,通识课程占有较大的比重。然而,通识教育中所包括的“自由教育”的理念难以在各高校的培养目标中得以体现。通识教育追求塑造独立、自由、理性的公民,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方面应当有所加强。

我国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和课程设置之间基本符合,开设课程的内容和对课程学习的要求基本能够体现其培养目标。然而各高校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首先,各高校在培养目标方面,目标模式之间有所重合,没有发现单一模式的高校。主要的新闻专业院校都在三大目标模式中有所侧重,其中尤以社会适应导向为主的目标模式居多,以学生中心为导向的目标模式较为缺乏。高校的教育更加重视满足社会和新闻业界对人才的需要,相应地忽视了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和自身发展的认识和自主选择。其次,部分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方面存在疏漏,对目标的表述不够明确,难以作为考察其课程模式的重要依据,也难以分析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之间的关联性。诸如“培养高级人才”“具备广博的知识涵养”等目标较为笼统,对于课程的开设和构建学科结构不能发挥指导意义。

(二)广播电视学科建设与新闻人才培养思路

1.平衡广播电视学科建设主体

目前国内本科阶段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与广播电视学专业的高校较多,既有研究成果关注该层次的人才培养较多,对于专科阶段广播电视人才培养重视度亟待提升。鉴于专科毕业的广播电视人才具有更高的职业稳定性,加之专科毕业的广播电视人才将成为地方媒体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或可借鉴欧洲的传媒教育经验,在层次上、目标上体现各自的特色,以满足广电传媒业未来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对于广电新闻学科建设的主体,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都应得到相同的重视。

2.精准定位广播电视新闻学科建设

一所高校的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即为培养目标的设定,通常针对本学科培养人才的目的,相关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设置应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目的来展开。因此,广播电视学科建设必须设立精准、清晰的培养目标。目前,部分国内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方面对目标的表述不够明确,例如“培养高级人才”“具备广博的知识涵养”等目标较为笼统,对于课程的开设和构建学科结构难以发挥指导意义。

因此,广播电视学科建设应该审视自己的培养方案,力求清晰表达人才培养层次(大专、本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指向性(理论型、应用型、兼顾型)和本校人才培养特色上,避免笼统而无差别的培养目标,这方面或可借鉴美国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特色定位方式,展现共性下的个性定位。

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广电学科建设导向

本文研究涉及的相关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兼顾了三大目标模式(没有秉持单一模式的高校),其中尤以社会适应导向为主的目标模式居多,高校的教育更加重视满足社会和新闻业界对人才的需要,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出口为导向进行学科建设,但弊端在于以学生心中为导向的目标模式的较为缺乏,或给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和自身发展的认识和自主选择带来反向影响。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模块化课程设置的方式,各大模块分别指向学生某一能力的培养,设置的初衷是为了满足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传媒学子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新一代的大学生个性鲜明、兴趣迥异,未来的发展很难以某一种或几种岗位类型来完全承载。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学习、跨专业学习的欲望更加强烈。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化以及职业流动性的不断增加,过于统一的教育难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对他们的需求。这促使广播电视学科建设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导向,南京大学的经验值得借鉴,在师资允许的范围内,课程的模块设置中应尽量考虑到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和自身发展的认识和自主选择,满足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兴趣和不同发展取向的同学间的差异性需求,体现高校的学生导向和包容性。

4.融合广播电视新闻学科建设目标

国内高校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有两个宏观取向,一为致力于专业广播电视专才培养,一为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的通才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层出不穷,在适应全球化、技术革新以及反思学科专业化的过程中,各高校在广播电视学科建设上应该依托自身资源和业界资源,在课程设置中落实学科交叉融合,以期培养复合型人才。

跨学科的交融不仅体现在学科内的专业交叉,如新闻学与传播学、网络与新兴媒体等的交叉,同时也需要传媒类专业和其他人文社科类的交叉。如是,广播电视学科建设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跨媒体能力,避免专业界限分明造成整体性的割裂和窄化。

5.拓展广电新闻人才的全球视野

相比欧美的传媒教育,我国的广播电视学科建设在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层面有所不足。新时代既需要广电新闻人才具有认识国内外各种问题的全球意识,也需要了解和掌握国际广播电视同行的先进经验,但我国广播电视学科建设在这方面仍比较欠缺,除少数几所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对此培养目标比较重视外,大多数高校或因缺乏相关师资而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广播电视学科建设中培养和拓展未来新闻人才视野的全球化,除了开设相关课程,还可以通过外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组织学生境外实习以及学生国际交换等方式来实现。

基于以上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思路,笔者以为,契合我国广播电视学科建设目标,既要坚持学生为中心的导向,注重差异化教育,也要兼顾通才与专才结合的教育,在学科交叉中培养广电专业学生的跨媒体综合素养,还要强化实践能力,并拓展未来新闻人才的全球视野。除此之外,我国的广电学科建设还应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功能,针对目前广电传媒业在职人员对培训的期待,与业界合作,为在职人员提供广电新闻的继续教育,以适应时下全球传媒生态深刻变革带来的挑战。

注释:

[1].赵玉明,王福顺.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前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新闻学通识广播电视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加强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分析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