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28簧传统加键笙的研发
2018-03-01杨磊
摘 要:传统笙的发展只是适应不同地域音乐的自然选择。为了适应演奏者自己的演奏,需要对现有的传统笙进行改良,使其更加精良,演奏更加方便。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中,通过汇总各式传统笙的样式以及音位图,进行了实用新型28簧传统笙的改良,改良后的28簧传统笙重量减轻,降低了演奏负担、扩展了受众面、扩展了可演奏曲目量、实现了音色统一。
关键词:实用新型 28簧 改良
张振涛所著《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①和景蔚岗博士所著《中国传统笙管乐申论》②,二者主要是对传统笙的形制研究,并无涉及改良笙的形制研究。其他涉及笙形制的研究论文有杨荫浏先生的《笙—竽考》③及范元祝先生的《笙的音位排列研究》④等几十余篇,均是以叙述介绍为主,并没有太多对于发展方向的归纳和总结,缺乏一定的现实意义。并没有对中国传统笙乐律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而徐超铭教授的《笙演奏技术的创新——现代笙曲提出的挑战》⑤等少数文章,相对只是集中于某些作品和流派的演奏艺术研究,研究演奏艺术发展为主。
高沛在《笙的沿革和发展——兼谈笙的规范化》⑥一文中,将其演变总结为:笙型的方方圆圆,笙苗的长长短短,笙嘴长短的沉沉浮浮,笙簧的增增减减,簧片、笙斗变迁的林林总总,笙规范化的前前后后。建国后,随着生产力发展,中国民族乐器的改良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随之各地涌现了一大批传统笙改良后的演奏家和代表曲目,他们把笙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于传统笙的改良由来已久,但是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传统17簧笙到目前我们所用的传统笙,其音位排练规律大致不变,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路是传统笙能沿用至今的精髓所在。各个流派都有自己惯用的传统笙、代表曲目以及传承人,虽然传统笙的样式并不统一,但他们在自身领域均取得了很高的成绩。传统笙很难统一已是客观存在,它是适应不同地域音乐的自然选择,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因此,为了适应自己的演奏,可以考虑对现有的传统笙进行改良,使其更加精良,演奏更加方便。笔者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通过汇总各式传统笙的样式以及音位图,在2018年初,萌发改良传统笙的想法,与河北涿州著名制笙大师赵宏亮先生以及笔者研究生期间导师孙友教授一起讨论,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推敲,最终在2018年10月份制作出成品,并迅速用于实践教学。
一、关于实用新型28簧传统笙改良方面的概括
1.音位排列
在不改变传统笙常用音位排列的前提下,结合北方常用传统笙以及南方普遍使用的传统笙音位排序,进一步整合,固定在D调28簧(22苗加6颗键子),使之尽可能兼顾到南北风格差异下所衍生出的经典曲目。音位图如下(包含斗径、键子的偏尾角度、按孔高度标记):
2.笙体重量
解决笙体重量主要从扩音管、键子入手,考虑它们的材质问题。
⑴原来的铜质扩音管较重,为演奏者、尤其是女性演奏者带来很大的负担,新设计制作的28簧笙,变铜质扩音管材料为合金铝材,极大地降低了笙体重量,为演奏者减轻了负担。
⑵新型28簧传统笙所加入的6颗铜质按键继续保留,但在键杆上打小孔,既保证了稳固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笙体的重量。如下图示:
3.键杆改良
采用降噪处理。以往的传统笙加键往往一杆到底,演奏时触键噪音大,影响了音乐表现的完美程度,本课题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解决键杆触碰噪音太大的问题,即以分节式键杆代替,加入轴承,大大降低噪音。
4.笙斗的改良
除了斗的直径要有所控制之外,笙斗的捧持问题学问很大,不少演奏者在实际演奏中不难感受到:演奏时笙斗会慢慢顺着手心往下滑落,得在演奏间隙中不断作出调整。笔者参照沙漏的构造以及酒杯花瓶类的样式,在与制笙大师赵宏亮先生深刻讨论后,将传统类的笙斗样式彻底打破改良。这样,笙斗捧持在掌心里更加牢固,不易下滑,相反,演奏时如有动作过大也不易上滑。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①笙斗材质为合金铝材。②斗盖和斗底都是可以旋转拆卸的,方便晾晒、卫生。③笙的吹嘴也是可以拆卸的,便于晾晒,排除湿气。图示如下:
二、关于实用新型28簧传统笙在实践中的运用
1.重量减轻降低了演奏负担
新型28簧传统笙从笙斗到扩音管都改为合金铝材,这样大大减轻了笙体自身的重量。以往的传统扩音笙从笙斗到扩音管均为铜制材料,因此当一把传统笙音苗到达24簧时,重量明显加大,演奏时负担重,影响发挥。
2.扩展了受众面
使用乐器的人可以从小学一直延伸到高校。以往的情况是:小学生因为手指短小,承重力不够,所以大都使用21簧笙,随着年龄增加逐步换音域更广的传统笙。新型28簧传统笙大大降低了笙体重量,因此小学生亦完全可以承受。
3.扩展了可演奏曲目量
以往的传统笙(21~27簧),更多的是演奏北方笙流派的一些代表曲目,而对于南方以上海音乐学院笙专业为核心的代表曲目涉猎甚微,笔者通过对音位以及按孔高度的研究,在新型28簧传统笙的音位布局、按孔高度上做了小的调整,这样可以演奏《送茶》、《林卡月夜》等有复调片段的曲目。如下图谱例:
4.音色统一
新型28簧传统笙采用合金铝材扩音管,系所有音全扩,音色非常统一,保障了演奏时笙的扩张力。另外,合金铝材扩音管的运用与铜质扩音管略有不同,音色更加温润。
结语
结合北方常用传统笙以及南方普遍使用的传统笙音位排序,改良后的笙固定在D调28簧,使之尽可能兼顾到南北风格差异下所衍生出的经典曲目。从扩音管、键子的材质问题入手,解决笙体重量。以分节式键杆代替,加入轴承,解决键杆触碰噪音太大的问题。参照沙漏的构造以及酒杯花瓶类的样式,将传统类的笙斗样式彻底打破改良,使笙斗捧持在掌心里更加牢固。总之,改良后的笙降低了演奏负担、扩展了受众面、扩展了可演奏曲目量、实现了音色统一。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力求使之更加完美。
注释:
①张振涛:《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
②景蔚岗:《中国传统笙管乐申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
③杨荫浏:《笙—竽考》,《乐器科技简讯》,1974年第3期,第20-35页。
④范元祝:《笙的音位排列研究》,《乐府新声》,2000年第3期,第38-41页。
⑤徐超铭:《笙演奏技术的创新——现代笙曲提出的挑战》,《音乐艺术》,1997年第1期,第70-73页。
⑥高沛:《笙的沿革和发展——兼谈笙的规范化》,《乐器》,1986年第1期,第1-4页。
参考文献:
[1]唐富.古今论笙[M].《中国笙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孙友.活塞式平均律三十七簧扩音笙[M].中国笙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唐大志.笙演奏法[M].吉林出版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4]王建民,徐超铭.笙、芦笙曲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5]杨磊.认识活塞式平均律37簧笙[J].艺术科技,2013.
[6]张振涛.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注:本文系2018年浙江省文化廳文化科研立项课题,编号:zw201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