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的作用

2018-03-01王恩科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历史课堂作用

王恩科

摘要:教育教学理论在近几年的发展、更新速度飞快,且对我国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历史教师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需要,积极的更新教育理论知识,大胆的引进开放式教学方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历史课堂 开放式教学 作用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历史教学课堂长期以来都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填鸭式教学法传授知识。这种模式不仅使课堂气氛压抑无比,同时也打消了学生历史知识的积极性,降低了历史教学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引进开放式教学,发挥新型教学法作用,优化教学效果。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理论根据1.建构主义理论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当中,明确的指出“学生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结论的机器,填鸭式教学法以不适合教育教学,且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索、分析问题,组建自身的知识构架”。当前是一个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交互发展、相互融合的大时代,当代信息正呈现指数大爆炸的形式快速的增加、发展,所以这就给当代人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们逐渐的形成了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的观念。并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已经不在适用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其授之以鱼,那就不如授之以渔。为了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生存能力,就必须帮助其建立自主学习信息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开放式教学对学生的自学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十分具有现实应用意义。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出现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在国外知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中,通过基于人类的需求,建造“顶峰体验理论”后,进一步确认了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并开始提倡开发人类的潜能与价值,因此这也成为了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以传统教育理论为对比对象,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强调的则偏向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动机,重视学生在学习期间个人潜力的发挥、挖掘与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更加重视。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为现代教育打开了新的大门,并强调“教师要给予学生尊重,为学生创造独立发展空间,全面了解学生内心想法与渴望,做好学生个人特征和学科特点的融合,诱导学生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知识,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的原则。

二、初中历史开放式课堂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开放式教学法,需要教师紧密的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学校教学条件等,科学合理的制定灵活多变的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常见的开放式教课堂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历史情景模拟法即引导初中生时光穿越到某个历史时期,模拟当时的历史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例如,历史事件“百家争鸣”,可请几位同学来扮演战国时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并让他们研究同一个辩论课题,并且针对辩论课题进行激烈的辩论。2.历史剧表演法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编制历史剧,然后鼓励学生参与到历史剧的表演当中,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历史剧的表演中,更加透彻的了解知识,掌握知识。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中飞夺泸定桥的环节,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形式与教学内容所要表达的含义,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水平。3.小组教研竞争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人数均等的若干个小组进行历史课课堂知识要点的讨论交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竞争与合作能力。比如,在“明朝君權的加强”一课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其君主加强权利的方法、内容等,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的细化知识、掌握知识。

三、初中历史课堂中开放式教学的作用1.进一步彰显历史教学的时代特色历史科目的考试内容正在与时代发展的特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很多重要的历史考试中,都会将近些年时事新闻与历史问题结合到一起,若学生对新闻事件了解过少,必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与历史知识点的衔接处,进而影响考试成绩。所以,开放式教学明确指出“教学内容要与时代特色紧密结合,亦步亦趋”。比如,在“三个世界的形成和演变”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使用网络工具的方式,主动的去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知识脉络。学生通过资料的查询与分析,学生对“波黑战争”“巴以关系”“车臣危机”等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明确了两极格局解题后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开放式教学具有激发学生探索意识、提高学生探索能力及知识分析、处理、理解能力的作用。2.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掌握比较法与联想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因此教师要在历史课堂中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要积极的将学习方法融入到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让学生了解得出历史结论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学习方法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大体相同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穿透现象去分析本质,进而发现差异与共同点,探究其幕后本质;如淝水、巨鹿、官渡、赤壁等以少胜多的优秀战例,让学生通过内容的分析与比较,了解民心的得失、经济基础厚薄、参战人员勇怯等才是战争胜负的影响要素,然后教师可以顺势提出“试比较1894年与1937年日寇两次侵华的原因,分析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为何一败一胜。”这个问题,进而帮助学生磨练掌握的学习方法。因此,开放式教学不仅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有帮助学生数量掌握、运用学习方法的作用。3.开放式探究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学生培养历史学系批判性思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历史教学中为学生培养敢于质疑、反思、批判的思维,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得到全新的思维成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研究能力,使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要求得以实现。因此,在历史开放式教学期间,教师要积极、热情的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探究,利用第二课堂的作用于价值,把历史问题引入学生的生活、家庭当中,让学生通过与身边人的讨论,获得多样化的历史评价结果,从而为学生开拓眼界,掌握更多的历史问题分析思路。如《汉书》中对王莽的评价:“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自书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这段历史人物评价范文,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历史批判新问题分析法,为学生培养历史批判性思维。因此,开放式教学法,还有磨练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开拓、培养历史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开放式教学法,不仅可以彰显时代特色,同时也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方法掌握运用的效果及为学生培养历史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红叶.初中历史开放式教学的思考[J].考试与评价,2016,(03).

[2]王晓锐.解析开放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4,(01).

[3]黄建平.浅谈合作性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4,(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放式教学历史课堂作用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开放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