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探讨
2018-02-28詹秋发
詹秋发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这种以问题为载体、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思维品质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要概述了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内涵,探讨了借助综合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生智力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对学生而言,不但是智力核心,同时也是学生素质能力提高的基礎与关键。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积极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激活学生主动思维及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及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1.数学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为个体思维中智力特长体现,映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特征的本质属性。思维品质内涵包括思维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及敏捷性等,属于个人智力水平的重要体现。数学思维品质的基础为数学概念,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后,可借助数学推理来揭示数学知识并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1]。对小学生而言,数学思维品质属于衡量数学思维质量的标准及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与形成的核心因素。
2.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1)在问题提出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时期[2]。因此,教师在“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中,就可结合数学课程实际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各种生活问题进行数学符号化,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
比如,教学小学数学“掷一掷”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如此进行教学:在掷骰子的游戏中,明确骰子各个面出现概率相同后,教师可创设一个商场购物满200元抽奖的情境,学生在掌握课程相关知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两骰子掷出点数之和的可能性大小与单一骰子掷出各点数可能性相同,顾客的获奖机会大吗?在展现这样的问题后,学生进行反复操作及交流,可以从中敏锐发现问题。同时在思考中还需遵从以下顺序:不合理现象如何—不合理原因—不合理改进策略。学生按照这三个问题进行思考,可以不断提升与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系统性。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是“综合与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调用自己已学的知识内容,同时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帮助学生逐渐完善数学模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提出问题时引导学生去发现、猜想与证明,用数学观点、思想进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系统性。
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先为学生讲解课程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有基础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教师提问:用平均数分析方法获得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在这一问题提出后,可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学生借助交流及讨论以逐步体会相关的知识,如了解到平均数可以应用到大数量的数据统计中及人口调查中。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数字越多,计算出的平均数越准确吗?平均数的计算有哪些方法?将这些问题作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对学生进行点拨,可以让学生在迷茫中找到探究方向。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指引,这样可以让学生思维的方向更加准确,并在具象及抽象的交替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3)在数学模型应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模型应用的核心在于借助已掌握数学知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模型应用中要重视探究并凸显出思维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活动体现出了模型应用价值,借助实践应用可以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并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
借助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来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及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 敏.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数学实验”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2017(1).
[2]王 昊.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探讨[J].赤子,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