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工匠精神内涵意蕴与体系构建研究

2018-02-28王东辉

商业经济 2018年2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制度构建工匠精神

王东辉

[摘 要] 工匠精神在中国不是舶来品,其贯穿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中。改革开放之后的产业模式与需求定位,使得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近些年,经济的稳定增长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层次性提升,“物美”与“价廉”出现悖论,需求与供给出现层次性脱节。经济“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的命题之下,重拾工匠精神意义重大。基于工匠精神相关文献及内涵,分析了浙江产业模式特征与转型升级,并详细论述了产业转型升级对工匠精神的诉求。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政府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完善市场管理体系;创新薪酬体系,保障工匠群体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激励;发挥职业教育职能,完善工匠人才的可持续培养体系。

[关键词] 工匠精神;产业转型升级;制度构建;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2-0117-04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1]。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建筑工匠“祖师爷”鲁班、棉纺织家黄道婆、赵州桥建造者李春等都是优秀工匠的典型代表,这些人因高超的技术技艺赢得了百姓的敬仰与尊重。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工匠文化传承延续,“匠心匠气”的工匠精神融入在中国古代文明、科技、工程、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工匠精神”以政府战略的形式重回大众视野,被社会各界关注,在经济“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的命题之下,体现了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发展阶段研判的准确性与历史传承的方向感。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发展现状与体系构建,将成为一个既体现历史传承,又具有创新发展的新命题。

一、“工匠精神”的文献綜述与内涵意蕴

(一)文献综述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工匠精神”不是舶来品。“庖丁解牛”的工匠技艺,《天工开物》的工匠宝典,长城、都江堰的工匠工程,丝绸、瓷器的工匠产品,中国古代的工匠们创造了创造了令世界叹为观止的中华文明。

然而,公元10世纪之后,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工匠精神方面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开。一方面,固守农业与封建体制、抵触工业与市场,科举制度为代表的“官本位”社会人才选拔机制,思想文化的保守与职业教育理念落后等一系列因素阻碍了工匠精神的发展。另一方面,中世纪后的欧洲,人文主义与科学精神复兴,极大的提高了工匠的劳动价值与社会地位[2]。思想层面的大解放与社会制度革命的大背景下,城市手工业的制度创新与技术革新,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逐渐成形,推动了工匠精神与西方工业产业、市场经济的融合,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生产力。

目前,欧洲的德国、亚洲的日本在工匠精神与工业产业的融合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人称道。李工真(2005)的《德意志道路》分析了“德国制造”的发展之路,工业发展初期,德国产品以仿造英国而出名,亦是山寨的代名词,“工匠精神”的倡导与兴起推动了德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与品质提升,在欧盟整体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德国制造业支撑的国家经济保持着强劲的势头[3]。姚先国(2016)的研究认为,德国人的“工匠精神”,是在市场竞争与转型升级机制重构为直接动因,通过宏观层面的管理与治理体系创新,而构建的“勤于思考学习、崇尚科学实践”的社会氛围和民族特性[4]。李曾婷(2016)通过对德国、日本的工匠精神的调研,从企业微观视角着手,提出了“独特产品”可以弥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资金、人力与品牌方面的不足,而工匠精神是造就“独特产品”的重要基础[5]。薛栋(2013)研究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认为其核心在于道德精神层面,在“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前提下,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实践过程,最终磨砺出道德精神、职业精神与民族精神,技艺与作品是其精神的物化与体现[6]。

通过对“工匠精神”相关文献的参阅与分析,总结如下。首先,绝大多数研究文献都肯定了我国古代工匠精神及其所形成的文化品质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深远,学者们一致认为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升级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很多研究文献在对比了德国、日本的工匠体系后,认为普遍缺乏工匠精神是我国现阶段面对的现实问题,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产业发展模式、法律制度影响、体制机制障碍、人事认定限制等诸多方面;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构建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进行制度创新与实践努力,是一个社会、政府、企业、教育、个体均要参与的系统工程。工匠精神具有典型的层次性,体现在技能、管理、文化、社会的不同层面中。

(二)内涵意蕴

工匠精神在不同的层面与对象之间,内涵意蕴各异。从个体的角度而言,工匠精神是“专业技能”、“职业操守”与“品德精神”的体现与提升。工匠是专业岗位上掌握高超技能、技艺、技术的人,其“匠”不同于一般性的技术掌握、熟练操作与经验积累,是非机械的、非固化的操作,而是创新的、主动的、精湛的柔性化体现。工匠精神在基层操作上体现为专业技能,在岗位管理上体现为职业操守,在精神上体现为品质品德。从组织的角度而言,工匠精神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上表现为“技艺工艺”、“企业文化”与“民族精神”。当人们对德国的工匠精神表示赞赏时,会将其表达为日耳曼民族的一种普遍精神,这正是工匠精神在宏观层面的概况与外显。

工匠精神的含义层次图

工匠精神是一种源于职业技能,又高于职业技能,体现在职业操守与品德品质中的,对专业技艺精益求精,坚定探索,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是专业追求与品德培养的精神体现。工匠精神既可以体现在个体的行为、品格中,又可以是组织文化,乃至民族特征的外显。

二、浙江产业模式特征与转型升级

(一)浙江产业模式特征与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浙江的工业化道路、市场化进程,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在“浙江人”的企业家才能精神的引领下,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农村工业化、城镇经济为支撑,“块状”产业集群为组织形式,民间诱致型制度创新为动力,走出了一条适合的产业发展道路,赋予了浙江经济极强的生命力[7]。然而在国际贸易分工与产品供给端,浙江产品的定位与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层次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近些年,市场需求倒逼下的供给侧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始终是浙江产业经济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endprint

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群体支撑着浙江的产业经济,劳动密集型的生活消费品为主导供给。国内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市场需求的层次性提升,导致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国内市场为例,需求与供给量都很巨大,然而两者的层次性矛盾,导致了消费者买不到需要的优质产品,厂家产品大规模积压。因而,出现了一方面消费者疯狂的到国外扫货,另一方面生产厂商库存超限的现象。浙江的中小企业一直以市场为导向,但近些年的市场表现反映了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脱节,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二)基于需求层次的分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发表的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五个由低到高的层次[8]。反映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中,这五个层次对应产品的功能、质量、品牌、品质与理念。

消费者的需求会随着收入的增加呈现出层次性的变化,依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商品需求亦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变化。在生理需求阶段,商品的功能性是最主要的消费需求,只要价格实惠、功能完善就是好产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只要产品的功能在,产品的价值就存在。为了迎合这个层次的需求,产品供给将成本控制作为第一生产力,廉价劳动力、规模效应、模仿复制等方式屡见不鲜。

安全需求阶段,消费者不仅要注重产品的功能,也会考虑产品对身体可能存在的危害,产品是否通过了国家认证、添加剂是不是超标成了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就像一句广告词所表达“八十年代我们喝的是味道,九十年代我们喝的是品质,今天我们还要喝健康”,这是需求在产品中的直观反映。这个层次的供给必须抓牢产品安全的底线,标准化、认证化、检测化是核心。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市场需求与供给表

社会需求是消费者希望融入群体,进行交际的需求,他们希望消费的产品能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更好的进行社交活动。同样的一双鞋,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会得到大众认可。一般而言品牌代表了整体的质量水平,挂上知名商标会给消费者更多的自信、有“面子”。厂家在这个阶段会将成本的很大比例用于品牌塑造与宣传,提高客户忠诚度。

尊重需求是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层次,消费者不仅要融入社会,更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那些对工艺精益求精、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产品将是这个层次消费者需求的核心所在。例如奔驰、宝马的产品,做工精良、性能优越,更是财富、地位、成就的代名词,因而会得到尊重需求消费者的青睐。厂家为了达到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往往会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产品的各个方面,从设计、研发、工艺、制造、检测,到公司文化、企业管理、客户体验,都要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自我实现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这个层次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往往与自己的人生理念、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追求那些与自我价值趋同的工艺设计、品牌内涵。这个层次的产品供给,往往是通过产品的物化,引发理念内涵的共鸣。

(三)物美价廉的悖论

改革开放之后40年里,我国曾被誉为“世界工厂”,以浙江为代表的制造型省份,通过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和国际贸易,源源不断地将各式各样的产品发往世界各地。我们的产品被世界普遍认可,“物美价廉”的标签吸引着全球各地的采购商前来采购。

严格地说,物美价廉在经济学中并非一个均衡状态,如果“物美”而且“价廉”,那么需求就会增加,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就会上涨;价格上涨之后,供给增加,价格又会回落。在经过价格的波动性变动之后,基本稳定在一个平均利润率的水平上,从而达到了均衡状态。那么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何产品始终能够保持“物美”且“价廉”的状态。

这与产品的定位、环节有着密切的关联,或者说中国的制造只是整个产品生产的一个环节。产品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品牌、售后等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中完成其价值增值,从而确定市场价格。这个系统工程赋予了产品功能、质量、品牌、品质与理念,以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中国制造的产业模式与产品定位,往往只能賦予产品功能、质量的属性,因而只能降低利润率与附加值,追求“物美”与“价廉”的兼备。同时,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中所对应的城镇化进程为工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生产要素,夯实了“物美价廉”的基础。

这个阶段化的现象不能推翻“物美价廉”的悖论。一方面,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与国外的设计、品牌与售后等环节结合后,市场终端的售价并不便宜;另一方面,“物美价廉”的产品定位只能满足“功能性需求”层次的消费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需求层次的提升,“功能性需求”产品的市场会逐渐萎缩。近些年,国内日用品进口贸易量的持续走高,直观的反映了消费者需求层次的提高,价格已经不再是消费者关注的首要问题。

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从国家战略、产业部署的政策调控,从需求倒逼、供求博弈的市场引导,从产品定位、企业管理的微观转型,都显示出了市场参与各方的理性选择——适应市场迎合需求。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言,企业的理性选择,源自市场需求引导的“收益-成本”的最大化。

三、产业转型升级对工匠精神的诉求

工匠精神在我国现代工业化阶段的缺失有其必然性,需求层次的阶段性特征与产业定位的市场导向在一定时期内削弱了工匠精神的价值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增长、消费者收入的提高,需求的层次性提升必然要求工匠精神的回归。全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悄然兴起,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

(一)经济新常态战略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

“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15”、“互联网+”这些战略的提出,是“转型升级提质”在新常态下的深入推进与路径选择。供给侧改革是市场需求倒逼下,传统企业“去产能、精细化、提品质、求创新、打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的途径。工匠精神所体现的精益求精、创新专注、知行合一的特质,必将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当前产业高耗能、低回报、粗放式的主要特征,必将迎来创新带动的产业升级,从而对理念、效率、科技、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个过程需要“创造力”与脚踏实地的“工匠制造”的结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工匠精神,新兴产业的培育也要体现工匠精神。endprint

(二)企业管理需要工匠精神的实践

作为微观层面的主体,企业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基层,是各项战略能否推进、落地的核心与关键。企业的转型升级体现在市场供给中,适合市场需求是转型升级效果的标准。面对越来越品质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精益求精的制造理念、管理体系与产品体验是必不可少的。要实现“制造”向“智造”的转变,企业必须构建一套工匠体系,在设计、工艺、创新方面形成良性循环的系统工程,提高产品的品质与档次,赢得市场的认可。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工匠精神并不欠缺,中国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也很“讲究”,国民收入的增加必将激发这种需求与供给,企业的转型与实践势在必行。

(三)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升级需要工匠精神的融入

中国制造正处于由“大”向“强”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升级是决定因素。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前提下,机械的、简单的、低附加值的劳动已经没有竞争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越发的稀缺与珍贵。例如,雷克萨斯汽车的制造具有高度的机械化,但关键的质检环节还是以经验丰富的工匠人工检测为主。劳斯莱斯更是以手工打造而闻名于世。具备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工匠精神的培训不仅仅是产业、企业的工作,而是整个社会体系的责任,涉及教育、文化、市場、制造等方方面面的参与。

四、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德国和日本的“工匠精神”是在一整套高标准、严要求的制度体系监管下,激发了全民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说,工匠精神只是“外显”,而隐藏其后的制度、教育、氛围才是工匠精神的主体。或者说,社会体系的制度创新与构建造就了工匠精神的普及,进而推进了整个社会层面的产业升级与持续发展。

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工匠精神属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尊重哲学属性,打好社会存在的基础,薪酬、市场、制度正是建设工匠精神意识形态的基础。工匠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激发工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制度体系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保障与前提。

(一)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完善市场管理体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体系还在不断的建设与完善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始终是学术热议的焦点,目前得到共识的观点是要充分尊重市场的引导作用。市场是需求与供给的对接,是反映需求、调节供给的最直接手段。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客观的反映在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中。当消费需求层次提高之后,供给调整势在必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也会发挥作用。因此,市场的需求应该直接地传达到供给侧的企业,让企业意识到创新与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让工匠精神体系建设源自内生性的动力。政府应该完善市场管理体系,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鼓励创新、提倡改革、顺应市场,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准入条款、奖惩机制,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从而更好地为市场机制提供补充。

(二)薪酬体系创新,保障工匠群体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激励

薪酬制度改革是经济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改革的导向性直接关系到工匠群体的激励效果。在一些企业里,制度相对灵活,对工匠的激励效果明显,但如何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提高工匠群体的收入和地位,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激励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问题。例如,有媒体报道,顺丰快递的用人理念,“给高中生发硕士的工资,干小学生的事”,不唯学历论,从而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激励,一样可以把业务做到精益求精,把服务做到行业第一,这个案例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劳动者自身的修为,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培养职业精神与技能,这些都是精神方面的追求,坚实的物质保障必须是基础。社会化的薪酬体系创新,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多样性,避免唯学历的“独木桥”,从而实现人才的多样化发展道理。

(三)发挥职业教育职能,完善工匠人才的可持续培养体系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匠精神培育的载体。职业院校通过专业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理论教育、实践顶岗实习等系统课程,培养高技能实践人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师资外聘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方法。当务之急是要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变职业教育的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给职业学生更好的生涯规划,使得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专业技术的学习有机融合,并且内化为受教育者成长成才的无形力量。

五、结语

工匠精神的需求源自于市场,也必将回馈市场,从而推动需求与供给的层次性升级,这是市场发展的规律所在。现阶段的产业定位与发展阶段决定了需求与供给的层次性脱节,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劳动者作为产业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要素,是转型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此过程中,既要充分尊重市场的引导作用,将市场需求传导给供给侧,又要主动的进行制度创新,助力转型升级的顺利进行;既要从微观层面激励与引导,实现短期效用,又要从宏观层面规划与创新,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新华网.(2016-03-05)[2016-06-20].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3/05c_128775704.htm.

[2]张旭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战略诉求与创新转换——兼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推进策略[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3]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2005(5).

[4]姚先国.德国人的“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J].人民论坛,2016(18).

[5]李曾婷.德国和日本工匠精神的启示[J].电器,2016(7).

[6]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

[7]罗卫东、许彬.区域经济发展的“浙江模式”:一个总结[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1).

[8]刘烨.马斯洛的人本哲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赵磊]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升级制度构建工匠精神
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论消费者后悔权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与物流园区联动关系分析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纠纷解决的路径选择
试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