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被学术逐新流行病击中的数字出版研究
2018-02-28任殿顺
任殿顺
世界变化真是快。不知不觉间,曾是出版业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数字出版”,似乎也要变成一个“过气”概念了。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VR/AR、知识付费、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生名词的裹挟和夹逼中,“数字出版”显得有些落寞,有些OUT。
作为一个受技术驱动的产业,出版业近些年的数字化转型也伴随着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造词运动”,欧美学者们几十年如一日在一个学术领地深耕,而国内的研究者们好像更喜欢追逐热点,抢占领地,把控话语。但当新鲜感和惊喜劲褪去时,那些为应一时之景而炮制出的浩如烟海的研究文献,真正能给人启发的成果少之又少。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陈洁副教授的新著《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研究》,没有被学术逐新“流行病”击中,她沿用最朴实的概念——数字出版,探究最核心的问题——商业模式,力图发现产业中普遍的、长期的、本质的规律。作者从消费端、生产端、产业形态三个方面梳理了面向移动阅读的数字出版的发展特点与行业变革,并重点剖析了面向移动阅读的数字出版可行商业模式,提出了交叉补贴免费共享模式、產业融合互动模式和终端需求带动重组模式。著作中的结论和建议,对于指导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早在2005年前后,数字出版概念刚刚诞生之初,陈洁就是最早的研究者之一。她和张立、徐丽芳、张志林等一批学者,敏锐地参与到了数字出版的概念界定和学术体系构建当中。他们的交流、碰撞和争鸣,奠定了数字出版作为一个学科的理论基础。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陈洁师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教授,也正是这一段求学经历,让她的研究不拘于单调的技术分析和纯粹的学理推演,而是紧密结合产业实际情况,注重出版与政策、环境、市场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和互动。这也让她的研究更接地气,成果更能为行业所用。
5000多年的人类阅读史上,每当伴随着技术进步而出现全新的阅读载体与读者时,阅读的形态、方式、意义都将被重新诠释、构建。在对移动阅读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研究中,陈洁特别关注到“互联网共享精神”对出版业的影响。她指出,免费促成了数字出版多种商业模式,使同一实质所产生的利润在不同群体、不同产品、不同时空之间转移,而这,正契合了数字出版“内容为体”的本质。
作为文化传媒领域最后的“堡垒”,出版业常常被诟病“缺乏互联网精神”。互联网高举的“免费大旗”曾让我们很受伤,也让出版业的近亲——新闻报刊业丧失了最后的转型机遇,这让出版人闻免费而色变。但不可否认的是,传媒属性是互联网最根本的属性之一,互联网从诞生之初,就必然意味着对某些旧有传媒业态的替代和毁灭,这个必然进程并不以出版人的意志为转移。出版业的内容封闭并不能阻挡知乎、得到成为最有粘附力的知识生产平台,我们崇尚的版权私有也并不能改变网文大神变成流量明星。即便是在知识付费大行其道的今天,免费、捆绑、交叉补贴这些概念,依然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正视这一点需要勇气,而公开宣扬免费精神则更需要魄力,陈洁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学人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和写作期间,陈洁还漂洋过海去往全球顶级学府——英国剑桥大学访学,她进一步汲取养分拓宽视野,并把这些感悟与收获集纳在了这部著作中,与读者分享。
正如柳斌杰教授在序言中提到的:实践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技术更迭的速度永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数字出版始终在快速发展,许多理论问题还没有深入开展,许多实践又因为技术而向前跨越了。但不管外在环境怎么变,出版的内在本质没有变,数字出版的必然逻辑不会变,这一点,值得我们持续去发现、去探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