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预防糖尿病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2018-02-27冯彬柳玉芳刘文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2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生活质量

冯彬 柳玉芳 刘文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对预防糖尿病骨折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治疗所具有的护理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骨折76例,采用数字抽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予以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予以研究组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指标变化,护理满意度情况及血糖指标。结果 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和血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对各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预防糖尿病骨折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可在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及护理质量的同时,通过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预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循证护理;糖尿病骨折;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1(b)-0161-02

糖尿病骨折患者在骨折后的临床治疗中易发生创口感染、血糖水平不稳定等并发症,影响患者健康恢复水平及生活质量状况,对此就需要在临床治疗中予以患者有效护理,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升治疗及恢复效果[1]。因此,为分析研究对预防糖尿病骨折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对患者所具有的护理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所具有的影响,故选入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该院76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骨折76例,采用数字抽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其中常规组38例患者,男24例,女14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6.02±5.41)岁,糖尿病病程3~11年,平均(6.98±1.51)年,下肢骨折25例,髋骨骨折13例;研究组38例患者,男22例,女16例,年龄47~63岁,平均年龄(55.41±5.23)岁,糖尿病病程2~13年,平均(7.56±2.14)年,下肢骨折27例,髋骨骨折12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糖尿病病程一般资料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在知晓该次护理研究方法后同意参与,签署治疗协议;经诊断后确诊为糖尿病骨折患者并于该院接受治疗;无精神或意识障碍者。排除标准:存在骨折治疗禁忌证者;存在多处脏器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者。

1.2 护理方法

在实际护理研究开展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包括一般临床治疗护理,以及药物施用及指导等。在此基础上予以研究组循证护理,通过护理前医护人员对患者基本病情及疾病护理要点的循证掌握,为患者制定相应护理计划,并加强对其治疗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基础教育干预:医护人员可在常规护理工作的开展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并通过沟通向患者进行基础健康知识教育,帮助患者正确看待糖尿病骨折,也可在每次用药治疗时候,向患者介绍此种药物的主要作用及疗效,使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增加治疗依从度。(2)康复训练:患者在治疗恢复期内,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骨折部位及患者恢复情况安排相应的康复训练,如下肢骨折患者,应现在医护人员辅助下进行站立、行走等基础康复训练,并随着患者恢复情况的不断改善增加负重、肌耐力及下肢运动功能训练,促进患者运动机能的有效恢复,并提升整体康复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安排训练内容及强度,避免患者二次受伤[2]。(3)并发症风险干预:糖尿并骨折患者在实际治疗护理中,易因为自身机体炎症反应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类严重并发症,对其治疗恢复及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对此就需要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护理预防力度。①医护人员需要每日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并帮助其了解血糖水平变化对其康复所具有的影响,并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糖药。而对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医护人员需增加其每日糖分摄入,而对于情况严重者,应予以葡萄糖溶液滴注治疗;②糖尿病患者受到其体内血糖水平变化的影响较大,所以治疗创口具有一定的感染易发率,需要医护人员在予以患者清创换药的同时,注意创口变化情况,并及时予以相应预防措施[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指标变化,护理满意度情况。①生活质量采用SF-36评分指标进行测评,主要对患者生理功能、生理机能、健康概况及躯体疼痛进行测评,每项总分为100,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②护理满意度采用该科自制调查表,由患者对其自身主观护理感受进行填写后,并予以评价。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分析,其中护理满意度情况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生活质量指标为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对比

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相较于护理前已有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經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均有明显提升,但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提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对各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变化对比

护理前,对照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指标分别为(8.37±1.35)mmol/L和(11.65±1.51)mmol/L,研究组各项分别为(8.49±1.32)mmol/L和(12.04±1.67)mmol/L。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5.98±0.64)mmol/L、(7.42±1.25)mmol/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81±1.45)mmol/L、(10.26±1.23)mmol/L。(t=7.117 4、9.982 9;P=0.000 0)。

3 讨论

骨折作为糖尿病患者具有高发病率的并发症类型,多由患者血糖水平持续较高,导致其骨质流失及骨质结构情况均出现异常,使其骨骼韧性降低,增加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4]。在常规护理中仅对能够满足患者的常规护理需求,且缺乏对疾病知识的有效掌握,患者治疗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影响其预后恢复。

循证护理作为目前临床护理中所采用的一类新型护理方法,可通过对患者疾病信息的有效循证,把握护理要点增加护理有效性[5]。该次研究结果表明,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均有明显提升,但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95.28±3.26)分、(92.12±4.47)分、(91.05±5.59)分、(92.57±5.43)分提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81.27±5.58)分、(75.17±4.35)分、(84.12±5.54)分、(76.08±5.46)分,(P<0.05);相较对照组(78.9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74%)显著偏高(P<0.05);经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5.98±0.64)mmol/L、(7.42±1.25)mmol/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81±1.45)mmol/L、(10.26±1.23)mmol/L(P<0.05)。分析原因:相较于常规护理,循证护理主要具有以下优势:①通过基础教育干預措施的实施,帮助患者加深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和认知,在使患者建立对及疾病正确认识的同时,进行相应心理指导与干预,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②通过各项康复训练的实施,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肢体运动功能,且康复训练的进行可有效刺激患者肾上腺素的分泌,提升自身免疫力和抗炎能力,进一步促进恢复;③医护人员通过询证对糖尿病骨折患者并发症类型及护理要点的有效掌握,可针对患者治疗恢复阶段,予以相应的并发症预防护理,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从而实现对治疗并发症的有效规避[5]。

[参考文献]

[1] 纪春红.循证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101-103.

[2] 陈丽岩,张桂林,王竟茁,等.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0):152-153.

[3] 郭静.循证护理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6):169-171.

[4] 刘慧琴.循证护理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骨折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8):4026-4027.

[5] 王秀霞.回顾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3-4.

(收稿日期:2018-08-16)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生活质量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