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内、外营养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术后恢复的作用

2018-02-27陈丽敏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2期
关键词: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胰腺癌

陈丽敏

[摘要] 目的 比较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在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术后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从2017年6月—2018年8月诸多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12例实施研究,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两组患者均在术后早期给予营养支持,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相当,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有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胰岛素耐受情况,促进患者血糖得到更加合理的控制,从而提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胰腺癌;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1(b)-0146-02

目前临床上用于胰腺癌术后的营养方式主要有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为了探究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最佳的营养支持方式,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间该院收治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该文以下就对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在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术后恢复中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12例实施研究,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观察组56例患者,包括男29例,女27例;其年龄为33~78岁,平均年龄(59.8±6.5)岁。对照组56例患者,包括男30例,女26例;其年龄为31~76岁,平均年龄(59.5±6.8)岁。以上两组患者组间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上报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实施。

1.1.1 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诊断、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胰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②符合手术指征且同意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③患者均能够理解并同意本次研究内容的患者,签署了入组同意书[1]。

1.1.2 排除标准 ①Ⅰ型糖尿病患者;②合并低血压、酮症酸中毒等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③合并重症感染、外伤、心肺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④临床研究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⑤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心理障碍、听力障碍或由于其他病理、客观因素影响而无法进行正常沟通的患者[2]。

1.2 临床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早期给予营养支持,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

1.2.1 肠内营养 均在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术后1~2 d滴入生理盐水250~500 mL,术后第3天泵入糖尿病专用EN乳剂500 mL,并逐渐增加到1 500 mL/d,匀速滴入,连续支持7 d。

1.2.2 肠外营养 采取全肠外营养支持,静脉营养配伍方案与肠内营养组相同,总热量约为110kj/(kg·d),给予静脉支持。

1.2.3 护理配合 ①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术后实施营养支持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患者营养支持过程中需注意配合的事项。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避免患者出现抵触情绪。②妥善固定和处理营养管,避免营养管出现扭曲、弯折、脱落。营养支持全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积极预防感染。严密观察管口堵塞问题,一旦出现则采取温开水压力冲洗和负压抽吸,用手对体外部分的管道进行捏挤,必要时使用尿激酶和碳酸氢钠溶解纤维凝块和蛋白质,保证管道畅通。

1.3 统计方法

SPSS 21.0统计学软件为数据处理工具,其中的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和(x±s)表示并录入,且对以上不同类别数据的比较,分别采取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糖化血紅蛋白值均相当,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有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蛋白水平和住院时间比较

术后的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方式对胰腺癌进行治疗。但是近年来由于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导致胰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数量显著增多[3]。而对于胰腺癌患者来说一旦合并糖尿病,则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给手术治疗和术后恢复均带来不利影响。一方面由于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会导致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感染风险增大,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手术应激的影响可诱发胰岛素耐受情况,导致术后血糖控制难度更大,患者极易出现血糖过高或血糖过低等问题[4]。临床研究指出,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术后早期及时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改善胰岛素耐受情况,促进血糖合理控制,提高术后恢复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5]。目前,临床上对于胰腺癌手术患者的营养支持主要有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两种。

从该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肠内营养是胰腺癌合并糖尿患者术后最佳营养的支持方式。主要是由于肠内营养治疗更加符合人体生理状态,肠内营养剂是经过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到肝脏的,这种营养支持方式不仅对机体循环干扰较小,同时利于蛋白质的生成和调节。同时肠内营养支持方式有助于维持患者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利于保持肠道固有菌群的正常生长,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和肠源性高代谢,从而实现快速改善重症疾病患者营养状态的目的。

综上所述,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胰岛素耐受情况,促进患者血糖得到更加合理的控制,从而提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娄秀辉,王萍,葛欣,等.特殊护理方式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营养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3):48-49.

[2] 张频.肠内营养对胰腺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 (z2):65-66.

[3] Nair V,Sreevalsan S,Basha R,et al. Mechanism of metformin-dependent inhibition of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and Ras activity in pancreatic cancer:role of specificity protein(Sp)transcription factors[J]. J Biol Chem,2014,289(40):27692-27701.

[4] 申屠敏姣,钱振渊,孙元水,等.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护理[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4, 22(2):112-114.

[5] 王广胜.胰腺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9):133-135.

(收稿日期:2018-08-16)

猜你喜欢

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胰腺癌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危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分析
早诊早治赶走胰腺癌
中西医结合护理晚期胰腺癌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