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

2018-02-27汪丽远肖苏燕林玉琼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2期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汪丽远 肖苏燕 林玉琼

[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2018年3月9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在降糖治疗期间对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3个月后,两组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评分均提升,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但参照组的提升以及下降程度不如实验组明显(P<0.05)。参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82.22%)明显低于实验组(95.56%)(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不但可以深化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还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1(b)-0120-02

糖尿病为发生率较高的代谢性疾病,以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患者以消瘦、多饮、疲乏无力等为主要表现。若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升高状态,可导致患者的心、肾等脏器功能发生障碍,进而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当前临床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以降糖药物治疗为主,但因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不充分,不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从而导致降糖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应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从而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2-3]。该研究将2016年7月—2018年3月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并以45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的糖尿病患者为参照,就两种护理干预模式在该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对比性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均无意识障碍、语言障碍以及所用降糖药物的相关禁忌证,对该研究均知情同意。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其中,参照组女21例,男24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1例,高中和中专学历18例,大专学历5例,本科学历1例;年龄最小为49岁,最大为75岁,平均(59.31±4.15)岁。实验组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本科学历2例,大专学历4例,中专和高中学历16例,小学和初中学历23例;患者的年龄在47~76岁之间,平均(59.28±4.22)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降血糖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给予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如简单讲解相关注意事项,交待患者按时用药,监测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等。

实验组在治疗期间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法如下:①建立档案:患者确诊后,护士了解患者的资本资料以及病情,为患者建立个人就诊和护理档案,详细记录患者在各阶段的病情;建立健康教育小组,明确各组员的工作职责,分工合作。②疾病知识宣教:护士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并通过向患者发放糖尿病健康知识手册、播放相关宣传视频、口头讲解等形式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并向患者强调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③用药健康教育: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所用药物以及医师的嘱咐向患者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作用以及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及其对应的处理方法,让患者严格按要求规范用药,进而提升降糖药物的治疗效果[4]。④生活健康指导:护士纠正患者的吸烟、熬夜、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轻度运动。给予患者饮食干预,让患者减少摄入高糖食物,并对热量的摄入量进行控制,从而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1.3 观察指标

用糖尿病健康知识了解评估表评估两组患者在护理前以及护理3个月后对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所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对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方法、注意事项等,共计100分,得分越低表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越浅。

在患者治疗期间注意监测其血糖,将患者护理干预前以及护理干预3个月后的血糖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患者在治疗以及护理期间对医护服务的配合程度评估其治疗依从性,标准[5]如下:若在治疗与护理期间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嘱咐均能遵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则可视为完全依从;若患者大多数情况下均会遵从医护人员的嘱咐,基本上可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则可视为部分依从;若患者大多数情况下均不遵从医护人员的嘱咐,治疗与护理配合度较差,则可视为不依从。将各组患者的治疗完全依从率以及部分依从率之和视为依从性。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该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评分比较

护理前,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了解评分均较低(P>0.05)。经过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

2.2 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前,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比护理干预前降低(P<0.05);且实验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

2.3 治疗依从性比较

该研究实验组45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5.56%,而参照组的治疗依从性为82.22%,两组治疗依从性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为探讨高效的糖尿病护理干预模式,该次研究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参照组)以及全身健康教育护理(实验组)。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血糖水平均较高,而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评分较低(P>0.05)。护理3个月后,實验组对疾病知识的了解评分高于参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参照组(95.56%>82.22%)(P<0.05)。该结果可能是因为常规糖尿病护理内容较片面,且针对性不强,从而导致患者的依从性不高、血糖降低程度不明显[6]。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内容较全面,且针对性较强,从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至疾病知识宣教、用药健康指导、生活指导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使得患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疾病,了解治疗方法,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故患者的血糖也随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而降低[7]。

综上,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更充分,治疗依从性更高,血糖控制情况更好,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7):180-181.

[2] 钟丽洁,薛燕丽.观察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7):171.

[3] 邓洁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16):44-45.

[4] 殷少飞,赵瑶瑶,孙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3):194.

[5] 谢文慧.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4):141-142.

[6] 韩雪梅,刘晓红,杨茜,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5):99-100.

[7] 刘桂芳.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8):190,194.

(收稿日期:2018-08-15)

猜你喜欢

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糖尿病患者食用无糖食品的现状调查与思考